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之取款行為的性質(zhì)判定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9:14
司法實踐中關(guān)于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犯罪中取款人的行為定性一直存在爭議,區(qū)分詐騙罪共同犯罪與贓物罪的關(guān)鍵在于對核心條文"事前通謀的,構(gòu)成共同犯罪"進行正確解讀,"事前"指幫助犯的參與時間,理論上無論是犯罪既遂說還是犯罪既遂后實質(zhì)性完成說都存在一定缺陷,實行行為終了才應該是成立幫助犯的時間界點;"通謀"既不同于共謀,也不同于明知,要求雙方就為犯罪提供幫助進行了意思聯(lián)絡(luò)。通過總結(jié)司法判例中取款人的行為特征,將取款人分為三種類型:單獨取款人、職業(yè)取款人和兼職取款人,分別可能是無罪、詐騙罪共犯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文章來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18(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引入
二、“事前”:時間界點之判斷
(一)犯罪既遂說之否定
(二)犯罪既遂后實質(zhì)性完成說之否定
(三)本文觀點:實質(zhì)性終了說之肯定
三、“通謀”:主觀要件之解析
(一)通謀與共謀之區(qū)分
(二)通謀與明知之比較
(三)立足于司法解釋條文的具體分析
四、電信詐騙中取款人行為類型及定性
(一)單純?nèi)】钊?br> (二)職業(yè)取款人
(三)兼職取款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電信詐騙外圍幫助共犯的主觀認定[J]. 奚山青,黃翀. 上海公安學院學報. 2019(04)
[2]集資詐騙罪審理中常見疑難問題認定與證明[J]. 王兆忠,雷濤,劉旎. 法律適用. 2019(16)
[3]電信詐騙取款人的刑事責任[J]. 張明楷. 政治與法律. 2019(03)
[4]電信詐騙中的若干難點問題解析[J]. 黎宏. 法學. 2017(05)
[5]論信息時代犯罪主觀罪過的認定——兼論網(wǎng)絡(luò)共犯的“通謀”與“明知”[J]. 郭旨龍. 西部法學評論. 2015(01)
[6]事前通謀與共同犯罪成立[J]. 姜濤.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4(05)
[7]我國刑法中“明知”的含義和認定——基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分析[J]. 王新.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1)
[8]論共謀共同正犯——以德日學說比較為中心[J]. 陳珊珊. 時代法學. 2006(04)
本文編號:3297733
【文章來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18(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引入
二、“事前”:時間界點之判斷
(一)犯罪既遂說之否定
(二)犯罪既遂后實質(zhì)性完成說之否定
(三)本文觀點:實質(zhì)性終了說之肯定
三、“通謀”:主觀要件之解析
(一)通謀與共謀之區(qū)分
(二)通謀與明知之比較
(三)立足于司法解釋條文的具體分析
四、電信詐騙中取款人行為類型及定性
(一)單純?nèi)】钊?br> (二)職業(yè)取款人
(三)兼職取款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電信詐騙外圍幫助共犯的主觀認定[J]. 奚山青,黃翀. 上海公安學院學報. 2019(04)
[2]集資詐騙罪審理中常見疑難問題認定與證明[J]. 王兆忠,雷濤,劉旎. 法律適用. 2019(16)
[3]電信詐騙取款人的刑事責任[J]. 張明楷. 政治與法律. 2019(03)
[4]電信詐騙中的若干難點問題解析[J]. 黎宏. 法學. 2017(05)
[5]論信息時代犯罪主觀罪過的認定——兼論網(wǎng)絡(luò)共犯的“通謀”與“明知”[J]. 郭旨龍. 西部法學評論. 2015(01)
[6]事前通謀與共同犯罪成立[J]. 姜濤.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4(05)
[7]我國刑法中“明知”的含義和認定——基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分析[J]. 王新.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1)
[8]論共謀共同正犯——以德日學說比較為中心[J]. 陳珊珊. 時代法學. 2006(04)
本文編號:3297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29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