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交由他人使用的銀行卡掛失非法獲取存款如何定性——以韓某某盜竊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11:24
盜竊罪與侵占罪如何界分是刑事司法中的疑難問題,關鍵在于對侵占罪中"占有"的認識。在韓某某盜竊案中,被告人將交由他人使用的銀行卡掛失,非法獲取卡內(nèi)的存款,對此行為的定性,應從刑法角度對"占有"的含義作有別于民法的獨立判斷,以社會一般觀念為指引考察占有,將此行為類型化為破壞共同占有關系之行為。同時,應對盜竊罪和侵占罪界分的傳統(tǒng)法理進行反思,對盜竊罪的行為特征作更進一步的解構(gòu),明確侵占罪中的"代為保管"需有合法來源,最終得出行為人成立盜竊罪的結(jié)論。
【文章來源】:法律適用.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案情與問題的提出
二、刑法中的占有及判斷標準
(一) 民刑分離—對“占有”事實的獨立評價
(二) 規(guī)范效應—從社會一般人角度考察“占有”
三、破壞共同占有關系行為的刑法認定
(一) 關于破壞共同占有關系行為定性的爭議
(二) 韓某某的行為應構(gòu)成盜竊罪
(三) 韓某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侵占罪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事法理中存款占有問題的教義學邏輯建構(gòu)——基于刑民一體化的進路[J]. 楊路生.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3)
[2]存款貨幣的權(quán)利歸屬與返還請求權(quán)——反思民法上貨幣“占有即所有”法則的司法運用[J]. 朱曉喆. 法學研究. 2018(02)
[3]論我國無因管理的司法實踐[J]. 萬方. 法律適用. 2016(10)
[4]財產(chǎn)罪占有之立場:緩和的事實性占有概念[J]. 梁云寶. 中國法學. 2016(03)
[5]刑法上存款占有的歸屬[J]. 張燕龍.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6(01)
[6]存款名義人掛失銀行卡領取他人存款的刑法問題研究[J]. 趙金偉. 新疆社會科學. 2016(01)
[7]占有不是財產(chǎn)犯罪的法益[J]. 車浩.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5(03)
[8]法秩序統(tǒng)一性視野下違法判斷的相對性[J]. 王昭武. 中外法學. 2015(01)
[9]論侵占罪處罰漏洞之填補[J]. 陳璇. 法商研究. 2015(01)
[10]掛失提取賬戶名下他人存款的行為性質(zhì)[J]. 楊興培. 法學. 2014(11)
本文編號:3197669
【文章來源】:法律適用.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案情與問題的提出
二、刑法中的占有及判斷標準
(一) 民刑分離—對“占有”事實的獨立評價
(二) 規(guī)范效應—從社會一般人角度考察“占有”
三、破壞共同占有關系行為的刑法認定
(一) 關于破壞共同占有關系行為定性的爭議
(二) 韓某某的行為應構(gòu)成盜竊罪
(三) 韓某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侵占罪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事法理中存款占有問題的教義學邏輯建構(gòu)——基于刑民一體化的進路[J]. 楊路生.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3)
[2]存款貨幣的權(quán)利歸屬與返還請求權(quán)——反思民法上貨幣“占有即所有”法則的司法運用[J]. 朱曉喆. 法學研究. 2018(02)
[3]論我國無因管理的司法實踐[J]. 萬方. 法律適用. 2016(10)
[4]財產(chǎn)罪占有之立場:緩和的事實性占有概念[J]. 梁云寶. 中國法學. 2016(03)
[5]刑法上存款占有的歸屬[J]. 張燕龍.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6(01)
[6]存款名義人掛失銀行卡領取他人存款的刑法問題研究[J]. 趙金偉. 新疆社會科學. 2016(01)
[7]占有不是財產(chǎn)犯罪的法益[J]. 車浩.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5(03)
[8]法秩序統(tǒng)一性視野下違法判斷的相對性[J]. 王昭武. 中外法學. 2015(01)
[9]論侵占罪處罰漏洞之填補[J]. 陳璇. 法商研究. 2015(01)
[10]掛失提取賬戶名下他人存款的行為性質(zhì)[J]. 楊興培. 法學. 2014(11)
本文編號:31976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19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