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溯及力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1 10:17
刑法修正案,是具有立法權的機關,在不改變刑法結(jié)構(gòu)的情況下,制定的對刑法部分條文進行修改的規(guī)范性文件。刑法修正案通過總則內(nèi)容的修訂,包括減輕行為人刑罰、增加行為人刑罰、程序性規(guī)定和創(chuàng)設新的制度;對分則條款的修訂,包括增設新的犯罪、提高刑罰、降低犯罪行為構(gòu)成要件的標準、擴大主體范圍、減輕刑罰、創(chuàng)設新的制度和技術性調(diào)整來對刑法典進行修訂。刑法修正案生效后,對生效前的行為是否能溯及適用,不能一概而論的采用“從舊兼從輕”原則,而應將修正的條款類型化之后來判斷刑法修正案是否應當具有溯及力。行為時刑法指的是犯罪行為開始至行為終了之前的法律,犯罪行為和量刑行為可以分別判斷溯及力。新舊刑法“從輕判斷”時,存在新舊刑法總則條文與分則條文、分則條文之間存在有利于行為人條款和不利于行為人條款相互交叉,應當“分別適用”新舊刑法中有利于行為人的條款。保安處分的溯及力,應當以是否剝奪人身自由為標準,涉及剝奪人身自由的保安處分不具有溯及力,不涉及剝奪人身自由的保安處分(從業(yè)禁止制度、禁止令制度),不受刑法溯及力原則的制約。終身監(jiān)禁制度是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替代執(zhí)行方式,按照從舊兼從輕原則應當具有溯及力。社區(qū)矯正,只是刑法執(zhí)行方式的改革,未對社區(qū)矯正的行為人增加法律責任,應當適用裁判時法。涉及技術性調(diào)整法條的修訂,對于程序性規(guī)定的不涉及溯及力問題,對于抽象規(guī)定的應結(jié)合對司法實踐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司法解釋、省級標準,來判斷新舊刑法的輕重,最終決定新刑法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4.3
本文編號:2705013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4.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第一部分 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性質(zhì)和歷史沿革
一、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性質(zhì)
二、我國刑法修正案的歷史沿革
三、刑法修正案的主要內(nèi)容
第二部分 刑法溯及力概念、原則和價值分析
一、刑法溯及力概念
二、刑法溯及力的原則
三、刑法溯及力的價值分析
第三部分 刑法修正案溯及力的司法實踐
一、行為時刑法的判斷
二、新舊刑法“從輕”原則的判斷
(一)不構(gòu)成犯罪的刑法的判斷
(二)“處刑較輕”刑法的判斷
三、保安處分與刑法溯及力
(一)從業(yè)禁止制度
(二)禁止令制度
四、終身監(jiān)禁的溯及力判斷
五、社區(qū)矯正溯及力判斷
六、技術性調(diào)整法條的溯及力問題
(一)程序性規(guī)定
(二)抽象規(guī)定的溯及力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龍長海;;刑事禁止令與刑法溯及力[J];求是學刊;2015年02期
2 楊新京;;《刑法修正案(八)》溯及力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李振林;;從舊兼從輕原則之“不能承受之重”——對最高院《關于〈刑法修正案(八)〉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之反思[J];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4 張紹謙;;《刑法修正案(八)》對我國刑罰制度的修改與補充[J];中州學刊;2011年03期
5 張波;論刑法修正案——兼談刑事立法權之劃分[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2年04期
6 林維,王明達;論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以晚近司法解釋為中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本文編號:2705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70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