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網(wǎng)絡詐騙犯罪刑事責任的評價困境與刑法調適——以100個隨機案例為切入

發(fā)布時間:2019-01-18 15:34
【摘要】:傳統(tǒng)詐騙犯罪的刑事責任評價標準為"數(shù)額+(升格刑)情節(jié)",其中以數(shù)額為中心標準,情節(jié)依附于數(shù)額。對于網(wǎng)絡詐騙而言,詐騙次數(shù)、被害人人次等等,甚至利用網(wǎng)絡發(fā)送詐騙信息的手段行為,均屬于網(wǎng)絡詐騙刑事責任的評價要素。這些變化,現(xiàn)行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均未予以重視,使得詐騙犯罪刑事責任評價體系表現(xiàn)出明顯的局限性和滯后性。為改變當前以"數(shù)額"為中心的評價體系,須以"人次標準+物次標準"的形式對責任刑要素進行必要的擴容,并將其中部分要素置于和數(shù)額同等的評價地位,同時,重視一般預防刑,增加其在立法中的考量比重,以彌補刑事懲罰的不確定性,遏制網(wǎng)絡詐騙的犯罪態(tài)勢。
[Abstract]: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criminal liability of traditional fraud crime is "amount (upgraded punishment)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amount is the central standard and the circumstances are attached to the amount. For network frau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fraud, the number of victims, and even the use of network means to send fraud information, all belong to the evaluation elements of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network fraud. These changes have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current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criminal judicature, which mak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riminal liability of fraud crime show obvious limitation and lag.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with "amount" as the center,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elements of liability penalty in the form of "standard material standard", and put some of them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evaluation as the amount,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general preventive punishment and increase its proportion in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uncertainty of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curb the crime situation of network fraud.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97刑法以來刑事立法理由的實證分析與反思”(項目編號:15CFX02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4.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早生;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合同詐騙犯罪[J];鐵道部鄭州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田孝民;論經(jīng)濟詐騙犯罪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J];山東審判;2003年06期

3 鄧志偉,丁念紅;詐騙犯罪目的論探析[J];法律適用;2005年09期

4 張國忠;新時期防范票據(jù)詐騙犯罪之我見[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5年05期

5 李東生;力尚斌;;試論合同詐騙犯罪的特點及對策[J];科學之友(B版);2007年09期

6 陳繼山;;論加強對經(jīng)濟詐騙犯罪的打擊和防范[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張志君;;利用銀行ATM機詐騙犯罪形式及防范對策[J];金融經(jīng)濟;2009年14期

8 李少云;;淺析詐騙犯罪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09年11期

9 郭騰達;劉炳坤;;淺析農(nóng)村詐騙犯罪的特點及預防[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4期

10 錢洋;;電信詐騙犯罪偵查難點及對策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廣三;陳雷;;網(wǎng)絡詐騙犯罪的常見手段研究[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2 殷明姝;;合同詐騙犯罪遏制對策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褚紅云;;論虛假信息詐騙犯罪的防控[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雙其;;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偵查[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志勇;;網(wǎng)絡詐騙犯罪的特點及其打防對策[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6 楊志勇;;網(wǎng)絡詐騙犯罪的形式、特點及偵破對策[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7 廖錦屏;;淺談街頭詐騙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A];湖南省犯罪學研究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8 李亞軍;;我國經(jīng)濟體制轉型過程中合同詐騙犯罪——以西安市未央?yún)^(qū)檢察院近年起訴案件為例[A];道路·創(chuàng)新·發(fā)展——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金融危機與陜西經(jīng)濟發(fā)展專題學術論壇論文選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鄭東;當前詐騙犯罪的新動向[N];江蘇法制報;2007年

2 張春波 付炎天;重拳打擊整治虛假信息詐騙犯罪[N];閩西日報;2008年

3 記者 孫為林;江蘇打掉電話詐騙犯罪團伙62個[N];人民公安報;2009年

4 通訊員 張春波 魏哲;我市警方開展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N];閩西日報;2010年

5 記者袁玉靈;我市啟動防范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N];黃山日報;2010年

6 記者 李曉群;嚴打電信詐騙犯罪[N];安徽日報;2010年

7 記者 吳藝;上海開展電訊詐騙犯罪防范集中宣傳[N];人民公安報;2011年

8 特約記者 沈宮軒 記者 李海明;江蘇警方打擊跨國境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擴大戰(zhàn)果[N];江蘇法制報;2012年

9 ;東盟與中日韓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研討會舉行[N];人民公安報;2012年

10 記者 李U,

本文編號:24108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4108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779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