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死者名譽之刑事救濟:間接誹謗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18-05-02 09:49

  本文選題:死者名譽 + 誹謗罪 ; 參考:《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12期


【摘要】:"權(quán)利"與"法益"的概念需要予以區(qū)別,死者沒有名譽權(quán),但卻擁有社會生活中的利益,對其社會評價也應當予以刑事救濟保護;死者的名譽,更多的只是宗教立場的結(jié)論,刑法上對于死者名譽的保護,本質(zhì)上是對遺族虔誠感情的保護;在死者的社會評價受到他人誹謗的場合,從間接誹謗的角度來說,同時可以認為是對死者近親屬名譽的損害,滿足誹謗罪的犯罪構(gòu)成。
[Abstract]:The concept of "right" and "legal interest" need to be distinguished. The deceased does not have the right of reputation, but has the interests in social life. The social evaluation of the deceased should also be protected by criminal remedies, and the reputation of the deceased is more likely to be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ligious stand. In criminal law, the protection of the reputation of the deceased is essentially the protection of the devout feelings of the bereaved; on the occasion when the social evaluation of the deceased is slandered by others, from the angle of indirect libel, it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damage to the reputation of the near relatives of the deceased. Contentment constitutes a crime of libel.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暍哲夫;王充;;法益概念與多元的保護法益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2 關哲夫;王充;;現(xiàn)代社會中法益論的課題[J];刑法論叢;2007年02期

3 江傳堤;;搜查法益探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龔健;;論刑法法益的功能[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5 魯菲菲;;論行為構(gòu)成要件與刑法法益之關系[J];韶關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6 劉楨;;論刑法的法益本位重構(gòu)[J];法制與社會;2011年07期

7 蘇青;;法益理論的發(fā)展源流及其啟示[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8 劉軍;;為什么是法益侵害說一元論?——以法益的生成與理論機能為視角[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杜文俊;陳洪兵;;復法益犯既未遂及競合問題研究——以典型個罪為視角展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05期

10 楊萌;;德國刑法學中法益概念的內(nèi)涵及其評價[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焦艷鵬;戚道孟;;論核心生態(tài)法益及其刑事保護[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2 王亞楠;;受賄行為侵害法益之新探[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3 蔣蘭香;周訓芳;;從傳統(tǒng)法益到生態(tài)法益——20世紀各國環(huán)境刑法法益保護觀的變遷[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 邵棟豪;走進社會法益保護的新時代[N];檢察日報;2011年

2 周軍邋胡渝;共同犯罪定性應引入“法益衡量”理念[N];檢察日報;2007年

3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檢察院 徐清;駕車“碰瓷”:侵犯法益有差異[N];檢察日報;2009年

4 田甘霖;濫伐林木罪的法益分析[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5 西南政法大學 邵棟豪;侵犯社會法益犯罪的修法方向[N];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檢察院 蘇建召;財產(chǎn)罪法益范圍應作寬泛理解[N];檢察日報;2010年

7 劉海紅;連續(xù)傷害多人構(gòu)成同種數(shù)罪[N];檢察日報;2001年

8 閆立海;見危不助不應入刑[N];江蘇法制報;2012年

9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楊白輝;肇事后送傷者就醫(yī) 被抓獲應認定自首[N];檢察日報;2011年

10 張新江;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不是簡單的“逃離現(xiàn)場”[N];檢察日報;2001年

,

本文編號:183339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83339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82f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