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主導制
本文選題:行政主導 + 制衡配合 ; 參考:《政治與法律》2014年01期
【摘要】:對香港特區(qū)政治體制特征的描述從制衡配合到行政主導,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轉變。基本法中雖未出現"行政主導"的字眼,但是其制度配置已經鮮明地體現了行政主導的特征和要求。行政主導制隱藏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之中,重提行政主導是重申循序漸進原則的要求,也是維護香港繁榮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的要求,符合基本法的精神。行政主導從制度配置變成現實效果并非易事,目前尚未實現,其原因是極其復雜的,包括制度配置、社會政治環(huán)境、權力行使、管理體制、政府自身表現等各個層面。要真正建立行政主導、樹立行政權威,需要各種努力,其中重要的途徑是組建牢固的管治者同盟或是建立聯盟政府;而從長遠來看,應考慮鼓勵政黨政治的良性發(fā)展。
[Abstract]:The descrip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HKSAR from checks and balances to executive-led is a remarkable change. Although there is no word "executive-led" in the basic Law, its system allocation has clearly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executive-led. The executive-led system is hidden in the principle of gradual and orderly progress. It is mentioned again that the executive-led system is a requirement to reaffirm the principle of gradual and orderly progress and to safeguard Hong Kong's prosperity,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t is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basic Law. It is not easy to change the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from institutional allocation to realistic effect. The reasons are extremely complicated, including system allocation,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power exercise, management system, government's own performance and so on. All kinds of efforts are needed to truly establish the executive leadership and the executive authority. The important way is to form a strong coalition of rulers or to establish a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the long run,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encourag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party politic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自設項目“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普選的制度設計”(項目編號:1309123)的研究成果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分類號】:D921.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蕭蔚云;對未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治體制的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2 程潔;;香港憲制發(fā)展與行政主導體制[J];法學;2009年01期
3 曹旭東;;香港政黨政治的制度空間[J];法學;2013年02期
4 許崇德,王振民;由“議會主導”到“行政主導”——評當代憲法發(fā)展的一個趨勢[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5 肖蔚云;;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治體制中的幾個主要法律問題[J];中國法學;1990年04期
6 曹旭東;;博弈、掙脫與民意——從“雙非”風波回望“莊豐源案”[J];政治與法律;2012年06期
7 許崇德;略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政治制度[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嘉琪;;管治者同盟:完善香港行政主導體制的有效制度安排[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10年04期
2 張敏;;憲制轉型視野下的香港行政主導體制[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10年04期
3 曾華群;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芻議——對外事務實踐的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2年01期
4 李林;;改革開放30年與中國立法發(fā)展(上)[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李勛;;香港對沖基金監(jiān)管制度研究[J];財會月刊;2007年26期
6 吳樂樂;;權力配置與國家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憲政特色分析[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李啟欣;;略論粵港兩地司法協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途徑[J];當代港澳;1997年01期
8 郭天武;莫景清;;《香港基本法》解釋制度的分析[J];當代港澳研究;2009年01期
9 曾文輝;;香港行政主導問題研究[J];當代港澳研究;2010年02期
10 王禎軍;;對《憲法》和《基本法》在特別行政區(qū)地位的思考——由香港“吳嘉玲案”判決而感[J];大連干部學刊;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崔國振;;專利無效宣告制度的價值及其優(yōu)化研究[A];專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2 馮邦彥;李媛媛;;香港回歸與“一國兩制”的實踐[A];2007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香港回歸1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7年
3 張定淮;;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性質、困境與發(fā)展[A];2007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香港回歸1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7年
4 馮邦彥;李媛媛;;香港回歸十年“一國兩制”的實踐經驗[A];港澳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新探索[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恩玉;法律位階及相關適用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潘俊強;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的法理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徐紅;財權掌控與財政民主[D];復旦大學;2006年
4 陳暉;中國區(qū)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陳友清;1997-2007:一國兩制法治實踐的法理學觀察[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6 黃小廣;港美經濟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趙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與立法關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郝建臻;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與立法的關系[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魏建新;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10 羅晉京;論跨國銀行法律規(guī)制對國家主權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晴;協調憲法與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關系的若干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庚;論《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協議)的法律性質[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劉燕燕;《香港基本法》第158條的完善[D];暨南大學;2011年
4 潘國建;從“一國兩制”看中央與地方關系法治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達標;人民幣離岸金融國際法規(guī)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姜洋;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機關與立法會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中開;論我國行政權與檢察權的權力配置及相互關系[D];山東大學;2011年
8 李寧;香港基本法解釋體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馬佳娜;論法官任命之立法會同意權[D];廣東商學院;2011年
10 楊樺;授權立法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肖蔚云;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幾個問題[J];法學雜志;2005年02期
2 梁美芬;;基本法之下立法、司法與行政的制衡[J];時代法學;2007年06期
3 姚國建;;論普通法對香港基本法實施的影響——以陸港兩地法律解釋方法的差異性為視角[J];政法論壇;2011年04期
4 強世功;;文本、結構與立法原意——“人大釋法”的法律技藝[J];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5 楊建平;;論香港實行行政主導的客觀必然性[J];中國行政管理;2007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平;;香港、澳門、新加坡行政主導比較[J];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02期
2 孔德明;;香港政黨的政治影響力及其局限性淺析[J];傳承;2008年16期
3 馬進保;朱孔武;;“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政黨制度[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馬進保;朱孔武;;《基本法》框架下的香港政黨制度[J];學術研究;2007年10期
5 胡錦光;朱世海;;三權分立抑或行政主導制——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體的特征[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程潔;;香港憲制發(fā)展與行政主導體制[J];法學;2009年01期
7 吳旅燕;;論美國公共預算中的立法控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郭天武;陳迪;;《澳門基本法》實施問題探討[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9 湯靜;;博弈,而非行政主導[J];旅游學刊;2011年02期
10 曹陽波;;中美商業(yè)秘密保護立法宗旨比較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吳敬璉;;目前的一個大問題是行政主導發(fā)展[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與市場定位”座談會發(fā)言匯編[C];2011年
2 楊君;;行政主導型新農村建設:效用及其限度[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羅昌瀚;;論“以藥養(yǎng)醫(yī)”的深層機理及解決途徑[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張定淮;黃國平;;香港政府咨詢制度:雙重條件下的功能分析與“雙普選”后的趨勢推演[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5 鄒平學;;關于特別行政區(qū)制度研究的若干思考[A];2010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中國經濟特區(qū)建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林尚立;;公民參與:中國民主深度發(fā)展的動力之源——基于杭州“民主促民生”實踐的考察[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代、變革與轉型:“協商民主與社會和諧”政治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朱世海;;比較視野下的香港政黨政治[A];變革世界中的政黨政治——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五輯)[C];2012年
8 張祖群;;試論當前維護社會穩(wěn)定形勢與危機路徑:基于中外城市比較視野[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撰稿 晏耀斌;執(zhí)法權限劃分再征意見 《反壟斷法》遭遇行政主導缺位[N];中國經營報;2010年
2 王攀;行政主導下的慈善更是一種無奈[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3 ;走出“行政主導的投資推動型”增長方式[N];中國信息報;2004年
4 武明;社會學家接受誰的“訂貨”?[N];中國財經報;2003年
5 李飛;山西煤炭企業(yè)重組需“三思”[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6 魏英杰;抗災也應發(fā)揮民間積極作用[N];東方早報;2008年
7 郭田勇;應淡化行政主導[N];江蘇經濟報;2007年
8 孫緒聞;產權轉讓應遠離行政主導[N];首都建設報;2007年
9 武建東;區(qū)域試點推動統(tǒng)一地權改革[N];中國財經報;2007年
10 郝遠超;云南煙草業(yè)醞釀二次重組 行政主導下難題待解[N];中國經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與立法關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郝建臻;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與立法的關系[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章偉;預算、權力與民主:美國預算史中的權力結構變遷[D];復旦大學;2005年
4 楊成果;澳大利亞共產黨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羅華榮;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權益保護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露;大規(guī)模侵權行政主導救濟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2 汪波;論WTO下我國地方政府行政主導格局變遷[D];蘇州大學;2002年
3 姜洋;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機關與立法會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1年
4 楊敬博;區(qū)域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聯盟政府管理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5 聶小明;從行政主導到多元治理昆山城市管理模式轉型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陳智霖;澳門協商治理模式及其借鑒意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張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制度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8 張曉明;香港憲政秩序初探[D];山東大學;2006年
9 楊瑩亮;從行政主導到多元參與的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邊寧;長株潭經濟一體化中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59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85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