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憲治國的思想教化與行動邏輯
本文關鍵詞:依憲治國的思想教化與行動邏輯
【摘要】:我國"國家憲法日"的確立,凸顯了憲法的地位和權威,是依憲治國的重要表征。依憲治國需要以憲法日的紀念為契機,加強憲法教育,對公民進行思想教化,培養(yǎng)憲法信仰。依憲治國更需要有效推進憲法的實施,亦即需要實施憲法的行動。憲法實施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憲法規(guī)范監(jiān)督國家公權力行為;二是通過適用憲法規(guī)范解決憲法爭議,保護受侵犯的公民基本權利。在我國,通過憲法規(guī)范的直接實施對公權力行為的憲法監(jiān)督和對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法保護還不甚理想。我們應當在培養(yǎng)憲法信仰的基礎上,完善違憲審查制度,加強公權力的憲法監(jiān)督,建構憲法司法救濟制度,加強基本權利的憲法保護,實現(xiàn)憲法的實施,進而推進依憲治國。
【作者單位】: 山東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依憲治國 國家憲法日 憲法信仰 憲法實施
【分類號】:D9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設立國家憲法日,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明確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決定還要求“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我國行憲史上一件非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費善誠;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法訴訟制度探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范進學;;憲法實施:到底實施什么?[J];學習與探索;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紹林;;試論法律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征漢年;劉玲;;習慣權利基本問題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3 黃文藝;;論法律信仰的類型——兼析中國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4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5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6 朱軍;謝芳;;美國高校學生違紀的準司法裁決制度探析——以陪審團制度為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7 王圣揚;楊國萍;;辯護律師與刑事法官關系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8 趙坤;;論移植憲法的權威性[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9 章禮福,李衛(wèi)東;“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孫洪坤;沉默權的代價[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恒;;檢察官職業(yè)道德建設略論[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伍俊斌;;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對策分析[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項的經(jīng)濟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7 張睿麗;;議會政治:憲政民主的運作[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8 羅依平;;深化我國政府決策機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馬起輝;徐敏寧;;政府職能定位的三維考量[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楊慧;;“口語”的革命動力學——略論瞿秋白的“文藝大眾化”思想[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jīng)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5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6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海燕;現(xiàn)代性視野中的陳獨秀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鄭少霖;航空聯(lián)盟反壟斷豁免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黃湘平;政府公信力評價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葛令磊;法律與發(fā)展運動述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汶慶;論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的作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倩;論新形勢下的審判公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肖麗;論網(wǎng)絡輿論監(jiān)督權與司法正的良性互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劉基華;論罪刑法定原則在當代中國的實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黃辛;經(jīng)濟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振民;我國憲法可否進入訴訟[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05期
2 費善誠;;論憲法的適用性[J];法學家;1996年03期
3 韓大元,劉志剛;試論憲法訴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學評論;1998年03期
4 韓大元;;憲法與社會共識:從憲法統(tǒng)治到憲法治理[J];交大法學;2012年01期
5 周永坤;論憲法基本權利的直接效力[J];中國法學;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玉芳;;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J];民主與科學;2008年05期
2 莫紀宏;;要學會如何“依憲治國”[J];領導科學;2013年15期
3 ;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首項要義是依憲治國[J];人民之聲;2000年11期
4 米鳳君;;依法治國最根本的是依憲治國[J];吉林人大;2004年05期
5 米鳳君;;依法治國最根本的是依憲治國——學習貫徹憲法的點滴體會[J];中國人大;2004年08期
6 熊立勝;;憲法與憲政[J];求實;2012年S2期
7 ;法治博覽[J];人民政壇;2013年01期
8 莫紀宏;;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核心是“依憲治國”[J];前線;2013年03期
9 文友華;;依憲治國的新進展及其發(fā)展路徑[J];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04期
10 秦前紅;;中國共產(chǎn)黨未來長期執(zhí)政之基——憲法共識下的依憲執(zhí)政、依憲治國[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鄺少明;張威;王蘭平;;依憲治國與黨的執(zhí)政方式的轉變[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陳軍;;依憲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3 陳軍;;依憲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輯)[C];2003年
4 馬艷;;論憲法的執(zhí)行[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紀宏;法治方式的內(nèi)涵就是“依憲治國”[N];學習時報;2012年
2 本報評論員;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N];法制日報;2012年
3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王利明;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N];光明日報;2012年
4 本報評論員;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N];人民日報;2012年
5 莫紀宏;要學會如何“依憲治國”[N];學習時報;2013年
6 本報評論員;依法治國必先依憲治國[N];法制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梁捷;敬畏憲法 依憲治國[N];光明日報;2014年
8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黨建政法所副所長 溫萬名;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N];山西日報;2014年
9 陜西省委黨校法學部教授、省法學會常務理事 傅小青;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N];西部法制報;2014年
10 ;為什么說依法治國最根本的是依憲治國[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靜;論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36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03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