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憲法論文 >

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理論探索與實踐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01:29

  本文關鍵詞: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理論探索與實踐考察


  更多相關文章: 城市居民自治 社會自治 基層民主 民主政治


【摘要】:我國的城市居委會發(fā)端于建國之初各地群眾為維護社會治安自發(fā)組織起來的群眾組織。1982年《憲法》和1989年《城市居委會組織法》將城市居委會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伴隨著我國居委會從無到有、從不規(guī)范到規(guī)范的發(fā)展過程,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也逐漸制度化、規(guī)范化。執(zhí)政黨對于基層民主建設的逐漸重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城市居民自治的發(fā)展。城市居民自治在性質上屬于社會自治的范疇,自治主體是一定區(qū)域范圍內(nèi)的全體居民。城市居民自治與政府治理之間的關系是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關系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這意味著城市居民自治得以真正實現(xiàn)的前提是合理劃分居民自治與政府干預的界疆。 根據(jù)我國《憲法》和《城市居委會組織法》的規(guī)定,并借鑒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的相關內(nèi)容,城市居民自治可被界定為:城市居民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種制度。城市居民自治的內(nèi)涵既包含四個“民主”和三個“自我”,還意味著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社會由國家的全面干預向政府管理與社會自治相結合的轉變;意味著居民通過對社區(qū)事務的廣泛參與增益中國的民主政治!冻鞘芯游瘯M織法》建構了一套完整的居民自治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劃分了行政事務與自治事務的范圍。在居民自治體系里,自治的主體是城市居民,“決策組織”是居民會議,“辦事組織”是居民委員會。 城市居民自治與農(nóng)村村民自治、企事業(yè)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共同構成了我國的基層民主制度。由于基層民主本質上與政權歸屬并不相關,所以基層民主相對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而言屬于次級民主的層面。即便如此,作為基層民主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城市居民對于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仍然具有戰(zhàn)略意義:首先城市居民自治作為社會自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對民主政治的首要功能應是制衡國家權力。其次,城市居民自治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形式。再次,城市居民自治是“最大的民主演習”,城市居民自治組織是“民主訓練班”。 當下我國城市居民自治的發(fā)展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如政府對居委會干預過多,居委會對基層政府全面依附等,成為城市居民自治進一步推進的羈絆。要突破城市居民自治發(fā)展的瓶頸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舉措:理順政府與居委會的關系,合理劃分和分擔各自的事務;強化黨組織在基層的領導能力和示范作用、教育作用;構建合理的社區(qū)資金來源機制和社區(qū)財務制度,保證居民自治的經(jīng)濟能力;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居民自治平臺,并積極構建多元化的社區(qū)自治組織,培育廣大居民的自治能力。
【關鍵詞】:城市居民自治 社會自治 基層民主 民主政治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1.8
【目錄】: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導論12-17
  •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12-13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13-16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歷史發(fā)展17-20
  • 第二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理論基礎20-33
  • 第一節(jié) 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20-26
  • 一、城市居民自治的主體20-22
  • 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是社會自治22-26
  • 第二節(jié) 城市居民自治的內(nèi)涵26-29
  • 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26-27
  • 二、政府管理與社會自治結合的治理模式27-28
  • 三、居民的廣泛參與增益我國的民主政治28-29
  • 第三節(jié) 城市居民自治的體現(xiàn)29-33
  • 一、行政事務與自治事務的合理分擔29-31
  • 二、居民參與自治事務的多元化平臺31-33
  • 第三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政治功能33-42
  • 第一節(jié) 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層民主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33-36
  • 第二節(jié) 城市居民自治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戰(zhàn)略意義36-42
  • 一、分解和制衡國家權力36-38
  • 二、最廣泛的民主實踐38-40
  • 三、培育公民民主素質40-42
  • 第四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問題與對策——基于實證的考察與分析42-59
  • 第一節(jié) 被調研社區(qū)基本情況介紹42-44
  • 第二節(jié) 我國城市居民自治呈現(xiàn)的特點44-45
  • 一、居民參與不足44
  • 二、自治程度較弱44-45
  • 第三節(jié) 我國城市居民自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45-50
  • 一、選舉環(huán)節(jié)漏洞較多45-46
  • 二、居民參與熱情較低46-47
  • 三、居委會對政府依附過重47-49
  • 四、居民參與機制不暢49-50
  • 第四節(jié) 促進我國城市居民自治的建議50-59
  • 一、政府職能、角色、治理模式轉變51-52
  • 二、行政事務和自治事務的合理分擔52-53
  • 三、理順黨組織與社區(qū)的關系53-54
  • 四、完善居委會換屆選舉制度54-55
  • 五、切實發(fā)揮居民會議的職能55-56
  • 六、培育多元的社區(qū)自治組織56-57
  • 七、構建合理的社區(qū)財務機制57-59
  • 結語59-60
  • 參考文獻60-64
  • 致謝64-6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5-66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海波;;古希臘民主制度起源和形成的社會史考察[J];北方論叢;2008年03期

2 浦興祖;以人大民主為重點繼續(xù)推進中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劉松山;;民主為什么不能只從基層開始[J];法學;2007年03期

4 郭道暉;;以社會權力制衡國家權力[J];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1999年00期

5 葉長茂;市民社會: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基礎和動力[J];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6 杜承銘;論結社自由權的憲法權利屬性、價值及其限制[J];河北法學;2002年06期

7 胡駿;;古希臘民主城邦制與西方民主憲政思想的萌芽[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8 劉君德;中國的城市社區(qū)自治怎么走?——上海濰坊街道社區(qū)居委會民主建設實踐的啟示[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桂勇,崔之余;行政化進程中的城市居委會體制變遷——對上海市的個案研究[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費孝通;中國現(xiàn)代化:對城市社區(qū)建設的再思考[J];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本文編號:10343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0343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928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