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17:05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是地方政府和國土部門順應“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需要所進行的我國土地制度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成果。這幾年來,通過實施土地收儲及招拍掛,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還存在一些有待于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環(huán)境、土地制度和房地產開發(fā)制度的安排下,這些問題正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存在著,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本文首先在綜合分析國內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研究進展基礎上,綜合運用土地市場理論、市場失靈理論、政府經濟學理論等經濟理論,提出了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理論依據;其次,對我國現(xiàn)有的三種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典型模式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分析;最后,以呼和浩特市為典型案例,從機構、運作程序、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如何構建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在對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進行了績效分析,針對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情況,從發(fā)展和完善本制度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義
1.2 本論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1.2.1 研究方向
1.2.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內涵和相關理論基礎
2.1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基本內涵
2.1.1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概念
2.1.2 我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運作程序
2.2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理論基礎
2.2.1 資源經濟學理論
2.2.2 土地市場理論基礎
2.2.3 市場失靈理論
2.2.4 政府經濟學理論和政府管理理論
第三章 我國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行模式比較與分析
3.1 代表性城市土地收購儲備運作模式特點及效果
3.2 代表性城市土地收購儲備運作模式的類型及其特點
3.2.1 以上海市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運作模式
3.2.2 以杭州市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運作模式
3.2.3 以武漢市為代表的政府指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運作模式
3.3 三種典型模式的主要優(yōu)缺點分析
3.4 三種典型模式的適用范圍分析
3.5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實踐效果
3.5.1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建立,使政府完全壟斷了土地一級市場,增強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3.5.2 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有利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3.5.3 盤活企業(yè)存量土地資產,服務城市企業(yè)改革
3.5.4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推進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調控了土地市場,刺激了經濟發(fā)展
3.5.5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證城市規(guī)劃的實施,加快舊城改造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行機制
4.1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實施現(xiàn)狀
4.2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營情況
4.2.1 土地收購儲備情況
4.2.2 開發(fā)整理情況
4.2.3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情況
4.2.4 融資情況
4.3 呼和浩特市2008年—2010年土地市場運行情況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5.1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5.1.1 自主整理項目少,土地市場難以形成競爭
5.1.2 招商引資土地整理項目資金投入不足,進展緩慢
5.1.3 政府“五統(tǒng)一”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多頭供地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造成大量未批先建項目
5.1.4 地價款收繳困難
5.1.5 拆遷管理不規(guī)范
5.1.6 自有資金短缺,抵押物不足,嚴重影響融資規(guī)模
5.2 完善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建議
5.2.1 嚴格土地供應的總量控制
5.2.2 轉變土地供應方式、規(guī)范土地供應行為
5.2.3 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社會化運作的資金循環(huán)機制
5.2.4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土地整理模式
5.2.5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供應計劃,加強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土地儲備運行中的財政風險——基于土地價格變動的分析[J]. 郭鴻勛,武康平. 財政研究. 2005(04)
[2]我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比較研究[J]. 代冕. 學習與實踐. 2005(03)
[3]城市儲備土地供應方式的創(chuàng)新[J]. 盧新海,何興. 中國房地產. 2005(03)
[4]論土地儲備資金的籌集[J]. 劉兆云,李文玉. 社會科學輯刊. 2003(01)
[5]從近代地價的急速攀升看中國土地的增值空間[J]. 趙津. 中國房地產. 2002(08)
[6]城市土地儲備量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 沈兵明,羅罡輝,嚴驍,盧春強,祝軍. 經濟地理. 2002(03)
[7]建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探討[J]. 楊繼瑞,朱仁友. 管理世界. 2002(03)
[8]城市土地資源的“隱性浪費”及其原因[J]. 黃耿,張志勇. 城市問題. 2002(02)
[9]建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 實現(xiàn)政府壟斷土地機制[J]. 陳建設. 經濟問題. 2001(01)
[10]論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運作機制[J]. 王秀蘭,董捷. 理論月刊. 2001(01)
本文編號:3556524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義
1.2 本論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1.2.1 研究方向
1.2.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內涵和相關理論基礎
2.1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基本內涵
2.1.1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概念
2.1.2 我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運作程序
2.2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理論基礎
2.2.1 資源經濟學理論
2.2.2 土地市場理論基礎
2.2.3 市場失靈理論
2.2.4 政府經濟學理論和政府管理理論
第三章 我國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行模式比較與分析
3.1 代表性城市土地收購儲備運作模式特點及效果
3.2 代表性城市土地收購儲備運作模式的類型及其特點
3.2.1 以上海市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運作模式
3.2.2 以杭州市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運作模式
3.2.3 以武漢市為代表的政府指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運作模式
3.3 三種典型模式的主要優(yōu)缺點分析
3.4 三種典型模式的適用范圍分析
3.5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實踐效果
3.5.1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建立,使政府完全壟斷了土地一級市場,增強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3.5.2 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有利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3.5.3 盤活企業(yè)存量土地資產,服務城市企業(yè)改革
3.5.4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推進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調控了土地市場,刺激了經濟發(fā)展
3.5.5 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證城市規(guī)劃的實施,加快舊城改造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行機制
4.1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實施現(xiàn)狀
4.2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營情況
4.2.1 土地收購儲備情況
4.2.2 開發(fā)整理情況
4.2.3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情況
4.2.4 融資情況
4.3 呼和浩特市2008年—2010年土地市場運行情況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5.1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5.1.1 自主整理項目少,土地市場難以形成競爭
5.1.2 招商引資土地整理項目資金投入不足,進展緩慢
5.1.3 政府“五統(tǒng)一”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多頭供地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造成大量未批先建項目
5.1.4 地價款收繳困難
5.1.5 拆遷管理不規(guī)范
5.1.6 自有資金短缺,抵押物不足,嚴重影響融資規(guī)模
5.2 完善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建議
5.2.1 嚴格土地供應的總量控制
5.2.2 轉變土地供應方式、規(guī)范土地供應行為
5.2.3 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社會化運作的資金循環(huán)機制
5.2.4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土地整理模式
5.2.5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供應計劃,加強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土地儲備運行中的財政風險——基于土地價格變動的分析[J]. 郭鴻勛,武康平. 財政研究. 2005(04)
[2]我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比較研究[J]. 代冕. 學習與實踐. 2005(03)
[3]城市儲備土地供應方式的創(chuàng)新[J]. 盧新海,何興. 中國房地產. 2005(03)
[4]論土地儲備資金的籌集[J]. 劉兆云,李文玉. 社會科學輯刊. 2003(01)
[5]從近代地價的急速攀升看中國土地的增值空間[J]. 趙津. 中國房地產. 2002(08)
[6]城市土地儲備量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 沈兵明,羅罡輝,嚴驍,盧春強,祝軍. 經濟地理. 2002(03)
[7]建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探討[J]. 楊繼瑞,朱仁友. 管理世界. 2002(03)
[8]城市土地資源的“隱性浪費”及其原因[J]. 黃耿,張志勇. 城市問題. 2002(02)
[9]建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 實現(xiàn)政府壟斷土地機制[J]. 陳建設. 經濟問題. 2001(01)
[10]論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運作機制[J]. 王秀蘭,董捷. 理論月刊. 2001(01)
本文編號:3556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tudifa/355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