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主義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種法解釋路徑的備忘錄
本文關鍵詞:概括主義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種法解釋路徑的備忘錄
更多相關文章: 行政訴訟 受案范圍 法解釋 概括主義 列舉主義
【摘要】:針對我國《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列舉式規(guī)定,法解釋的主要方向也是列舉主義屬性。但是,該法律施行至今,其實還客觀地存在著與此不同的概括主義法解釋路徑。該路徑依據(jù)實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范規(guī)定,通過全項列舉或另定根據(jù)規(guī)范等方法,消解了列舉主義"受案范圍"的局限性,而這些方法同樣能夠適用于對新法內容的解釋。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關鍵詞】: 行政訴訟 受案范圍 法解釋 概括主義 列舉主義
【分類號】:D925.3
【正文快照】: 目次一、問題的提出二、立法上的列舉主義及其內在擴張三、概括主義解釋方向四、既有解釋方式對新法的可能影響五、結語:解釋路徑的特點一、問題的提出1989年4月4日頒布的《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舊法”)在“受案范圍”〔1〕的規(guī)定中采用了列舉形式。2014年11月1日新修改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何海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頁司法權的實踐史(1990—2000)[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2 江必新;是恢復,不是擴大——談《若干解釋》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規(guī)定[J];法律適用;2000年07期
3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fā)畢業(yè)證、學位證行政訴訟案[J];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9年04期
4 陳越峰;;中國行政法(釋義)學的本土生成——以“行政行為”概念為中心的考察[J];清華法學;2015年01期
5 張樹義;;論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劃分標準[J];中國法學;1993年01期
6 張樹義;再談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劃分——答楊翔、宋曉輝二同志[J];中國法學;199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述紅,黃仕紅;應對WTO挑戰(zhàn)的司法審查制度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2 李攀貴;;論我國高校與學生教育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李全慶;;簡析土地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設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8期
4 呂震乾;;擴大行政復議前置范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何海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頁司法權的實踐史(1990—2000)[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6 李賀霞,劉茵;論行政訴訟第三人的確定標準和范圍[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胡乾坤,陳智元;濫用職權罪的客觀要件解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周安平;行政程序法的價值、原則與目標模式[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9 曲義銘;談國家賠償法精神損害賠償?shù)募尤隱J];商業(yè)研究;2003年02期
10 章志遠;行政公共性理論初探[J];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中華;;法律解釋論視野下的中國環(huán)境公益行政訴訟制度之建構[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牟旭;陳翔熙;;論行政裁決訴訟模式的選擇——“形式當事人訴訟”在我國的實現(xiàn)[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何海波;;晨光初現(xiàn)的正當程序原則[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李勇;;行政復議制度問題研究[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王振清;;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原告資格問題研究[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宋華琳;;轉型時代的中國行政程序立法[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程雁雷;;大陸司法審查介入高校學生管理糾紛范圍的界定[A];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C];2005年
8 朱芒;;關于《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七條公共企事業(yè)單位信息公開的研究報告[A];201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2年
9 唐文;;正當程序原則在行政訴訟中適用的困惑與出路——以最高法院所發(fā)布九個權威案例為核心的調研[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下冊)[C];2013年
10 于元祝;徐冉;;沖突與選擇:論回應型行政裁判模式之構建——以行政糾紛實質性解決為視角[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下冊)[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婧婧;憲政視野下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訴訟處理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3 唐清利;公私權模糊場域的合作治理與規(guī)則自治[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 龔鈺淋;行政法視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師法律地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蔡文斌;行政訴訟先行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章志遠;行政行為效力論[D];蘇州大學;2002年
7 趙保慶;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胡衛(wèi)列;行政訴訟目的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馬生安;法治理念下的行政行為[D];蘇州大學;2003年
10 王太高;行政補償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畢波;論行政調查[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孫會麗;論稅務行政復議制度[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小娜;論行政授權[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孫煥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原告資格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林青;地方立法聽證主體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耿如昕;反思與重構:我國行政訴訟被告認定規(guī)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徐濤;我國行政訴訟實踐中職權確定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孫瓊;我國專利確權行政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王鵬;非訴行政執(zhí)行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鐘志亮;行政強制相對人的權利保障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海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頁司法權的實踐史(1990—2000)[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2 于立深;;中國行政法學30年的理論發(fā)展[J];當代法學;2009年01期
3 魯鵬宇;;論行政法學的阿基米德支點——以德國行政法律關系論為核心的考察[J];當代法學;2009年05期
4 王天華;;行政行為公定力概念的源流——兼議我國公定力理論的發(fā)展進路[J];當代法學;2010年03期
5 金俊銀 ,邱星美;試論我國行政訴訟的范圍[J];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6 朱新力,宋華琳;現(xiàn)代行政法學的建構與政府規(guī)制研究的興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高鴻;抽象行政行為可訴性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8 趙廉慧;;判例研究作為法學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實踐方法——以東京大學民事判解研究會為參照[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江必新;是恢復,不是擴大——談《若干解釋》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規(guī)定[J];法律適用;2000年07期
10 王錫鋅;;英美傳統(tǒng)行政法“合法性解釋模式”的困境與出路——兼論對中國行政法的啟示[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弘霞;;探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受案范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2 黃學賢;梁s,
本文編號:970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97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