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上的類推解釋
本文關鍵詞:刑事訴訟法上的類推解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類推解釋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上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意義。刑法基于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原則上禁止類推解釋,尤其是相似條文之間的類推解釋;只有在有利于被告的前提下,才允許事實比較意義上的類推解釋。但在刑事訴訟法上,即使承認程序法定原則,也只是禁止擴張國家權力的類推解釋,而不應禁止保障國民權利的類推解釋。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類推解釋 法律漏洞 程序法定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在刑事訴訟法上,類推解釋的運用范圍應當取決于其存在理由,而類推解釋的存在根據(jù)和服務目標應當決定其運用的方向和收放尺度。如果不否認刑事訴訟法是用來規(guī)制國家權力、保障國民權利的,那么,對于國家權力而言,應當要求其在法定范圍內(nèi)且依法定方式行使。換言之,權力須得法律明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熊秋紅;;中國量刑改革:理論、規(guī)范與經(jīng)驗[J];法學家;2011年05期
2 黎宏;;“禁止類推解釋”之質(zhì)疑[J];法學評論;2008年05期
3 黃士元;;程序是否需要“法定” 對“程序法定原則”的反思性評論[J];中外法學;2006年04期
4 萬毅;;“曲意釋法”現(xiàn)象批判——以刑事辯護制度為中心的分析[J];政法論壇;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ù)[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李曉新;;憲法經(jīng)濟制度的規(guī)范化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陳嬰虹;論農(nóng)民利益的缺失——從國家與農(nóng)民契約關系的角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4 韓軼;;論刑罰目的與量刑原則[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陳穎洲,徐鈍;基本人權:憲法之終極追求[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付曉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與失[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李佑標;;在滅火救援中確立安全撤離權的法學思考[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吳裕民;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與人權保障機能的關系[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王中華;;論美國律師政治參與的歷史演進[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陳興良;;犯罪:規(guī)范與事實的雙重視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禮華;;死刑問題探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郭云忠;;檢察權謙抑性的法理基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王春光;周楠;;淺談我國土地征用補償法律制度[A];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高層論壇專輯[C];2006年
4 楊毅;;野蠻拆遷的文明衍進——我國征地拆遷行政補償機制的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松;;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犯罪對象研究[A];第十六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6 方世榮;;論私有財產(chǎn)權的行政法保護[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石佑啟;;私有財產(chǎn)權公法保護之路徑選擇與制度設計[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肖北庚;;公民財產(chǎn)權行政法保障之完善——基于2004年修憲的思考[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楊解君;顧冶青;;公益收用之界定與行政補償之完善[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賓華;;私有財產(chǎn)法律保護模式之探微[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姜文秀;美國“囚犯戰(zhàn)爭”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關曉銘;財產(chǎn)權利的政治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6 徐鵬;論傳播技術發(fā)展視野下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雪鳳;知識產(chǎn)權全球治理視角下NGO功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劉素英;中國政府規(guī)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武文霞;英美城市變遷與政黨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龔少情;獨一執(zhí)政黨發(fā)展的動力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志科;我國農(nóng)村集體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爽;尼克松總統(tǒng)的歲入分享改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曉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郭春陽;司法能動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納案”之辯[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尤維麗;美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黑人投票權的實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謝麗莉;論嚴格責任在我國刑法中的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唐閏杰;實用刑事推定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馬朗;犯罪的二次性違法屬性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劉基華;論罪刑法定原則在當代中國的實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熊青;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閔春雷;定罪概念及原則的刑事一體化思考[J];當代法學;2004年04期
2 楊志斌;;英美量刑模式的借鑒與我國量刑制度的完善[J];法律適用;2006年11期
3 虞平;;量刑與刑的量化——兼論“電腦量刑”[J];法學家;2007年02期
4 張明楷;法治、罪刑法定與刑事判例法[J];法學;2000年06期
5 陳志軍;;刑法司法解釋應堅持反對類推解釋原則[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孫國祥;;寬嚴皆失:貪污賄賂犯罪的量刑失衡之亂象及紓解[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7 顧永忠;;刑事辯護制度的修改完善與解讀[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8 李潔;;論量刑規(guī)范化應當緩行——以我國現(xiàn)行刑法立法模式為前提的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9 呂萍;刑事立案程序的獨立性質(zhì)疑[J];法學研究;2002年03期
10 白斌;;刑法的困境與憲法的解答——規(guī)范憲法學視野中的許霆案[J];法學研究;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N];檢察日報;2001年
2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石獻智;[N];檢察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徐日丹;[N];檢察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李明耀 通訊員 朱亞峰 何偉;[N];檢察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黎虹;[N];人民法院報;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良英;刑事訴訟法與我國人權保障[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2 鄒明理;關于我國《刑事訴訟法》有關“偵查部分”立法修訂的建議[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3 張錫章,李明海;立法的缺陷與解釋的尷尬——對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guī)定的剖析[J];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4 王霞;自由:我國刑事訴訟法理想的終極價值目標[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1期
5 謝佑平,萬毅;刑事訴訟法原則:概念演進和辨析[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6 謝佑平,萬毅;反思與祛魅:我國刑事訴訟法解釋體制重構[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尹麗華;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失衡與矯正[J];律師世界;2002年03期
8 陳浩銓;對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條的意見[J];法治論叢;2002年05期
9 沈惠章,石小燕;《刑事訴訟法》的貫徹執(zhí)行與審訊工作的深化改革[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10 ;刑事訴訟法概述[J];理論與當代;2002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衍路;;新《刑事訴訟法》對案件管理工作的影響[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2年
2 王淑娟;;淺析刑事訴訟法控辯平等對抗理念與原則[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3 鐘文華;王遠偉;;尊重和保障人權在新修訂刑事訴訟法中的落實[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4 程天民;;新刑事訴訟法視野下的人權保障[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5 侯倩倩;鄭嫻;;尊重和保障人權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以貫徹新刑事訴訟法為視角[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6 徐從衛(wèi);;反貪偵查如何應對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偵查程序的修改與檢察工作應對[C];2012年
7 孫銳;;中國社會的轉型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8 孟群;王X;;人權保障的落實[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9 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檢察院課題組;;關于新刑事訴訟法“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思考[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強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執(zhí)行[C];2012年
10 李佩華;王贊;;論公訴環(huán)節(jié)聽取被害人意見的實現(xiàn)[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權條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實[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光中;關于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幾點思考(上)[N];檢察日報;2003年
2 王敏遠;刑事訴訟法應確立“禁止雙重危險”原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3 蔣安杰邋本報實習生 賈志軍;新律師法如何與刑事訴訟法銜接[N];法制日報;2008年
4 蔣安杰;關注刑事訴訟法修改的立足點 重點 難點[N];法制日報;2008年
5 記者 王艷華;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貫徹實施《刑事訴訟法》執(zhí)法檢查[N];菏澤日報;2008年
6 游偉;刑事訴訟法需要一次全面修訂[N];法制日報;2011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熊秋紅;刑事訴訟法再修改應當尊重司法規(guī)律[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孫祟鴿;聚焦刑事訴訟法“大修”[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2年
9 楊濤;“尊重和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的指明燈[N];深圳商報;2012年
10 屠銘釗 記者 趙聯(lián)洗;嚴格規(guī)范司法行為 懲罰犯罪保障人權[N];吉林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雷小政;刑事訴訟法學方法論導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塔娜;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交互作用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王芳;美國刑事訴訟法對隱私權的保護[D];山東大學;2012年
4 潘利平;刑事搜查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李宜光;兩岸律師辯護制度之比較[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趙琳琳;刑事冤案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楊佩正;涉訟犯罪論[D];吉林大學;2006年
8 雷建昌;口供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陽;《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指引下我國刑事訴訟法完善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07年
2 吳尹;論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保障[D];安徽大學;2013年
3 何雪峰;中俄法院與檢察院刑事訴訟中權責劃分差異的啟示[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朱曉潔;論《律師法》的修改對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影響[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徐悅;從新《刑事訴訟法》的角度淺析職務犯罪案件的偵辯關系[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6 孫民方;刑事訴訟法第42條之修改建議與論證[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林喜芬;基本權實現(xiàn)與權力行使:美國“憲法性刑事訴訟法”的邏輯展開[D];四川大學;2006年
8 吳萍;論刑事訴訟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王劍鋒;獨立財產(chǎn)沒收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10 賀燕琴;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50條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刑事訴訟法上的類推解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1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0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