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的適用困境及演進展望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08:02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堅持全面、依法、重點、有效適用的原則,但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是我國當前司法實踐過程中的難題。一方面受傳統(tǒng)的對抗性訴訟模式的影響,辦案機關對重罪案件一般注重懲罰打擊被追訴人;另一方面重罪案件認罪、認罰的標準及從寬的幅度難以把握。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是法定的,不能僅因所涉及案情的嚴重性、標準及幅度的爭議性,不給予被告人適用制度的機會。檢察機關應當充分發(fā)揮在認罪認罰案件中的主導作用,保障被告人的有效辯護權,尊重辯護律師與值班律師的地位,在保證證明標準不降低的前提下,注重教育轉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發(fā)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社會治理價值。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的適用困境
(一)傳統(tǒng)理念、政策、技術的阻礙
(二)“認罪”、“認罰”的成立標準及“從寬”幅度不明
(三)檢察職能與辯護職能作用的發(fā)揮存在偏差
(四)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存在降低的風險
二、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必要性分析
(一)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學理分析
(二)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實踐意義
三、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演進展望
(一)凸顯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的社會治理價值
(二)準確理解“認罪”“認罰”與“從寬”的含義及邏輯關系
(三)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在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適用中的主導作用
(四)完善重罪案件認罪認罰中當事人權益保障問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論與實踐[J]. 苗生明,盧楠. 人民檢察. 2018(17)
[2]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究[J]. 陳衛(wèi)東. 中國法學. 2016(02)
本文編號:3256071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的適用困境
(一)傳統(tǒng)理念、政策、技術的阻礙
(二)“認罪”、“認罰”的成立標準及“從寬”幅度不明
(三)檢察職能與辯護職能作用的發(fā)揮存在偏差
(四)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存在降低的風險
二、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必要性分析
(一)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學理分析
(二)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實踐意義
三、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的演進展望
(一)凸顯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的社會治理價值
(二)準確理解“認罪”“認罰”與“從寬”的含義及邏輯關系
(三)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在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適用中的主導作用
(四)完善重罪案件認罪認罰中當事人權益保障問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論與實踐[J]. 苗生明,盧楠. 人民檢察. 2018(17)
[2]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究[J]. 陳衛(wèi)東. 中國法學. 2016(02)
本文編號:3256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25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