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環(huán)境公民訴訟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
[Abstract]:Environmental citizen litigation emphasizes that any private subject (individual or organization) can play the role of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law in the light of environmental illegal acts, which is the main mean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legal authority. More because it m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full of competition lead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Canada, which focuse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s,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atic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litigation, which has detailed legal provisions from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ivil litigation cases, the qualifications of plaintiffs, and the procedures of defendants to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litigation. It is worthy of our country to absorb and lear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our country should allow citizens to bring environmental crimin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hould change from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o "civil execution trinity";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judges should be allowed to use their discretion to examine the plaintiff's litigation qualification. The burden of proof should be reasonably distributed in environmental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基金】:湖南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 司法部課題“環(huán)境法律有效實施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12SFB3039) 湖南省教育廳課題“推進湖南‘兩型社會’建設之環(huán)境法制教育研究”(12B078)
【分類號】:D971.1;D9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彭建軍;胡彬彬;;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倫理困境及其制約機制[J];湖南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2 別濤;;環(huán)境公益訴訟立法的新起點——《民訴法》修改之評析與《環(huán)保法》修改之建議[J];法學評論;2013年01期
3 劉艷;;從普通消費者到生態(tài)公民: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一種主體性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4 張穎;;美國環(huán)境公共信托理論及環(huán)境公益保護機制對我國的啟示[J];政治與法律;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薇;;論公民個人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J];法制與社會;2013年16期
2 楊潔;;淺析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類型[J];法制與社會;2013年18期
3 劉璐;;消費公益訴訟的法律構造[J];法學;2013年07期
4 張艾妮;;美國漁業(yè)公共信托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域外經驗與啟示[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5 阮麗娟;;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性質識別、原告尋找與審理機關專門化[J];北方法學;2013年06期
6 孫旭偉;劉瑋;;淺析我國環(huán)保NGO的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3年12期
7 宋宗宇;郭金虎;;擴展與限制:我國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原告資格之確立[J];法學評論;2013年06期
8 溫波;;“反思的問題學”研究范式2012年研究綜述[J];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3年00期
9 馮春萍;;論環(huán)境司法中的公眾參與:一個法理和制度分析的框架[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10 蔡彥敏;;對環(huán)境侵權受害人的法律救濟之思考[J];法學評論;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萍;自然資源使用權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學玲;論我國法官自由裁量權及其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胡彬彬;論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道德控制[D];南華大學;2010年
3 李英一;綜合評估法下的評標專家自由裁量權的產生機理及規(guī)范路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2年
4 陳朝暉;行政和解的道德審視[D];南華大學;2012年
5 王天增;我國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完善[D];蘭州大學;2012年
6 楊丹萍;我國環(huán)境信息公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7 李震;論離婚糾紛中對抵押貸款房屋及增值部分的處理[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8 石琛;跨行政區(qū)域河流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吳新芝;我國環(huán)境公益訴訟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10 許鑫;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資格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黎昕;民間環(huán)境意識與現(xiàn)代環(huán)境保護——關于沿海地區(qū)民間環(huán)境意識的調查分析[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年02期
2 羅吉華;;文化差異與教育選擇——一項教育人類學個案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3 李培超;;中國環(huán)境倫理學本土化建構的應有視域[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4 潘耀明;康銳;;信托之困境抑或信托業(yè)之困境——論我國《信托法》下的資產管理市場[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侯宇;;美國公共信托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J];中外法學;2009年04期
6 肖澤晟;;社會公共財產與國家私產的分野——對我國“自然資源國有”的一種解釋[J];浙江學刊;2007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簡先生;移民首選加拿大[J];出國與就業(yè);1995年02期
2 劉藝工,楊士虎;試論加拿大的法制傳統(tǒng)[J];社科縱橫;1996年06期
3 寧淑勤;;加拿大駐華使館簽證說明會筆錄[J];出國與就業(yè);1998年01期
4 ;出國情報[J];出國與就業(yè);1998年06期
5 郭睿;加拿大青年援救中國情敵[J];三月風;1999年08期
6 木子;;加拿大移民有關問題解答[J];今日湖北;2000年11期
7 孫侃;;格林先生對中國同行的忠告[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10期
8 孫侃;;加拿大技術移民評審新法何時出臺?[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23期
9 段言;加拿大新移民落地準備(一)[J];出國與就業(yè);2004年11期
10 潘盈;雕翎箭;;在加拿大遭遇火災[J];東北之窗;2006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露;;加拿大:在解決資金上做文章[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業(yè)服務年會?2)[C];2003年
2 胡澤卿;;加拿大的法律精神病學概況[A];中國法醫(yī)學會司法精神病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孔曉星;;加拿大印染企業(yè)的運作[A];2002全國染整行業(yè)技術改造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張建一;;美國和加拿大冷庫操作調節(jié)中的節(jié)能技術研究[A];2000年中國食品冷藏鏈大會暨冷藏鏈配套裝備展示會論文集[C];2000年
5 黃鋒;;加拿大醫(yī)院病案管理現(xiàn)狀[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次全國病案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宋立偉;孫東禮;;HPD在加拿大海道測繪中的應用[A];中國航海學會航標專業(yè)委員會測繪學組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6年
7 王小鋼;;從環(huán)境行政權力到環(huán)境公共利益——中國環(huán)境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賀俏毅;陳松;;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經驗對我國的啟示[A];城市規(guī)劃和科學發(fā)展——2009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賀建梅;;加拿大、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10 何萍;;加拿大反洗錢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專家為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陳倫壽;專家談中化牌加拿大鉀肥合理施肥技術[N];農資導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吳綺敏 鄒德浩;橫跨太平洋 矚望新機遇[N];人民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費常泰;加拿大土儲公司中國賣地:另一個騙局?[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4 楊士龍;加拿大:不干涉大學生結婚,卻制定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管理政策[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5 周肇光 (作者系上海金融學院國際經貿學院院長、教授);高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實現(xiàn)四個轉變[N];中國改革報;2007年
6 辛玲玲;加拿大、沈陽冶金礦業(yè)環(huán)保研討會在沈陽召開[N];中國貿易報;2006年
7 記者 付君;AAB與加拿大海若萊克強強聯(lián)手[N];中國特產報;2006年
8 宋念申 自由撰稿人;美國算不清的一筆賬[N];東方早報;2007年
9 本版編輯 記者 劉振國 丁全利;汪民會見加拿大客人[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陳小三;中加商談可再生能源合作[N];國際商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曉東;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復旦大學;2004年
2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3 王文華;加拿大與中國經濟詐欺犯罪比較[D];北京大學;2002年
4 劉云寶;一、苦繩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二、苦繩中甾體苷類成分ESI-MS裂解行為研究及HPLC-ESI-MS/MS~n在線結構測定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付成雙;加拿大西部地方主義研究[D];北京大學;2000年
6 劉悅;大理白前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大理白前中甾體苷類化學成分ESI-MS裂解行為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王波;中國木質家具產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9年
8 褚宗勉(Jantzen C.M.Chu);農作物基因專利對專利侵權的沖擊[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徐珊珊;多邊貿易體制下海關確定成交價格的法律問題[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向燕;搜查與隱私權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文旭;加拿大反補貼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孫倩;從“自發(fā)”到“自治”—試論加拿大社區(qū)發(fā)展[D];山東大學;2009年
3 李昕;為生存尋求第三條道路[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馮建宇;加拿大戰(zhàn)后初期外交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鄭莉;從瑪格麗特·勞倫斯的馬納瓦卡小說看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合理性[D];四川大學;2006年
6 馮雅靜;中加經貿合作現(xiàn)狀和趨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劉思明;平民合作聯(lián)盟形成原因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朱曉英;從加拿大對《京都議定書》的態(tài)度看其環(huán)境政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季發(fā);加拿大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D];山東大學;2008年
10 趙海英;當代加拿大保守黨分裂的原因及影響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36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13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