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訴訟法論文 >

從第七號指導性案例透析民事抗訴的類型化

發(fā)布時間:2018-07-20 14:17
【摘要】:對于私益性質(zhì)的錯誤的生效民事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時確立了"當事人中請再審在先原則"。當事人應先行申請再審,只有再審申請被法院裁定駁回后或者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情形下,方可請求檢察院抗訴,此抗訴為救濟型抗訴。對于公益性質(zhì)的錯誤的生效民事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檢察院應立即抗訴,此抗訴為主動型抗訴。兩類抗訴在啟動方式、案件受理范圍、舉證等方面存在差異。
[Abstract]:The civil judgment, adjudication, mediation, and the amendment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2012 have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retrial in the parties". The parties should apply for the retrial first. Only wh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trial is rejected by the court, or the court is overdue to make a ruling on the retrial application, the procuratorate may request the procuratorate. Protest, this protest is a relief type of protest. The civil judgment, ruling, mediation, procuratorate should immediately protest against the wrong effect of public welfare. The protest is an active protes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wo types of protest in the starting way, the scope of case acceptance, and the proof of proof.
【作者單位】: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政法學院;
【基金】: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CLS2013C70) 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博士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浩;;構建再審之訴的三個程序設計[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2 李浩;;處分原則與審判監(jiān)督——對第7號指導性案例的解讀[J];法學評論;2012年06期

3 齊樹潔;構建我國三審終審制的思考[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袁榮房;袁榮海;;論民事執(zhí)行檢察監(jiān)督的啟動程序[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5 廖永安;論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時獻;;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訴問題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胡思博;;論雙階段型再審立案審查程序的構建——以對再審之訴的雙重審查為基礎[J];研究生法學;2011年05期

3 林蕾;;民事再審程序的修訂:進步與挑戰(zhàn)并存[J];福建法學;2008年02期

4 周暉國;;民事再審改革的理論分析與制度架構[J];法律適用;2006年10期

5 潘劍鋒;;第一審民事案件原則上應由基層法院統(tǒng)一行使管轄權[J];法律適用;2007年06期

6 吳獻雅;;《民事訴訟法》關于當事人申請再審程序修改之影響[J];法律適用;2008年05期

7 應秀良;;民事抗訴案件的審理范圍與訴答程序[J];法律適用;2011年06期

8 陳雪萍;從信托的角度談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的正當性基礎[J];法學雜志;2005年04期

9 齊樹潔;;再審程序的完善與既判力之維護[J];法學家;2007年06期

10 林時獻;;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訴問題探討[J];法學與實踐;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魏娜;;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論析[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1輯)[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魏文超;民事立案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李妍;中美民事上訴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胡軍輝;民事既判力擴張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4 劉小飛;論民事再審之訴[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劉秀明;民事缺席審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曉;我國民事再審程序啟動主體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王娜;民事再審事由探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王瑜;構建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黃志興;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夏陽;民事訴訟再審事由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彭鐵文;論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的構建[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胡坡;人權保障背景下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之理論問題探析[D];山東大學;2010年

8 王曉穎;論我國案外人再審之訴制度的構建[D];沈陽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文娜;民事再審程序的反思與完善[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齊星;論民事再審事由之完善[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永波,張悅;建立一審終審與三審終審相結合的審級制度[J];法律適用;2003年06期

2 郭興蓮;曹琳;;民事執(zhí)行檢察監(jiān)督的范圍、方式及相關的程序設計[J];法學家;2010年03期

3 張衛(wèi)平;論民事再審事由審查程序的法定化[J];法學;2000年02期

4 常怡,唐力;民事再審制度的理性分析[J];河北法學;2002年05期

5 楊立新;民事行政訴訟檢察監(jiān)督與司法公正[J];法學研究;2000年04期

6 楊榮馨;;略論強制執(zhí)行的檢察監(jiān)督[J];人民檢察;2007年13期

7 孫加瑞;;檢察機關實施民事執(zhí)行監(jiān)督之程序設計[J];人民檢察;2007年13期

8 朱孝清;;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完善(上)[J];人民檢察;2009年09期

9 楊立新;新中國民事行政檢察發(fā)展前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齊樹潔,黃斌;德國民事上訴制度的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桂平;;如何適應民事訴訟法的修改,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民事抗訴工作[J];法制與社會;2009年11期

2 卜磊;;“新的證據(jù)”啟動檢察機關民事抗訴程序研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李君;;民事訴訟若干問題分析[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1年01期

4 彭碧旭;郭輝;;民事抗訴若干問題探析[J];法學與實踐;2007年02期

5 梁豐;試析民事抗訴的法律后果[J];中國刑事法雜志;1996年05期

6 王樹嶺,楊秀環(huán);民經(jīng)案件抗訴再審程序若干問題探討[J];山東審判;1998年09期

7 唐春蘭;民事抗訴書應送達當事人[J];人民檢察;2001年08期

8 林萍;民事抗訴若干問題[J];檢察實踐;2001年06期

9 王錦熙;檢察機關依“新證據(jù)”提起民事抗訴質(zhì)疑[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石小申;;試論人民法院對民事抗訴案件能否指令再審[J];政治與法律;199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云忠;;《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話語變遷[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石全瑜;;論律師對刑事案件的介人權[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周東平;白璐;;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與我國刑事再審程序的重構[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4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zhì)疑[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5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zhì)疑[A];貴州法學論壇第三屆文集[C];2001年

6 楊翔;谷國艷;;民事再審發(fā)回重審制度的正當性考察與改革——基于某省法院的運行現(xiàn)狀分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梁凱軍;;試論在現(xiàn)行民事訴訟程序框架基礎上實行簡便審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8 龐標;白光輝;;論《若干規(guī)定》中新證據(jù)的范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9 裴群;;略談審判委員會制度的改革[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祁冰;;打擊職務犯罪加強訴訟監(jiān)督[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敖水林 陳治美;民事抗訴書也應送達當事人[N];人民法院報;2000年

2 潘麒;原審缺席判決在再審中的兩種情形[N];江蘇法制報;2006年

3 張亦嶸邋黃潔;化解疑難案件有良方[N];法制日報;2007年

4 亓榮霞;再審程序若干概念的反思與定位[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萬靜;新民訴法實施后申請再審還難不難?[N];法制日報;2008年

6 鄭 瑩 董 衛(wèi);再審程序的價值重構[N];人民法院報;2003年

7 鄧思清;誰來行使再審啟動權[N];法制日報;2004年

8 曹平;我國刑事再審程序之不足[N];檢察日報;2005年

9 李作龍;對我國再審制度重構的思考[N];江蘇經(jīng)濟報;2005年

10 孫躍生 寇智宇;河南偃師:細處緊摳 方有規(guī)范[N];檢察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劉鵬;論俄羅斯民事訴訟法的變革[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唐力;民事訴訟構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4 鄧穎;刑事生效裁判申訴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張學武;民事訴訟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周孟炎;民事審判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藍冰;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9 王彥;行政訴訟當事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韓紅俊;釋明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焱;再審審理程序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2 黃河;論我國民事抗訴制度[D];太原科技大學;2009年

3 趙言榮;論我國民事再審程序之重構[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熊斌;論民事再審程序之重構[D];湘潭大學;2003年

5 王國春;論我國刑事訴訟再審程序的改革[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苑瑩焱;論我國民事再審程序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孫雪峰;論我國民事檢察監(jiān)督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8 王玉宏;民事再審程序提起主體制度之比較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9 呂珂;民事再審程序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10 曾健彬;民事再審程序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1338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1338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91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