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的改革與完善
本文選題:開庭審理 + 調(diào)查訊問審理��;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3年01期
【摘要】:新刑訴法對二審審理方式的規(guī)定進行了修改,為提高二審開庭率,增強二審程序的公正性提供了可能。但修改后的二審審理方式依然存在問題。從立法規(guī)定層面看,新刑訴法對二審審理方式選擇標準的確定,難以體現(xiàn)刑事訴訟規(guī)制職權(quán)與保障權(quán)利的基本精神。應著眼于以規(guī)范職權(quán)和保障權(quán)利為基本原則,通過司法解釋明確二審審理方式的選擇標準對其予以進一步完善。從司法實踐層面來看,現(xiàn)有的配套制度和措施與擴大二審開庭范圍的要求不相適應。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制度和機制改革,實現(xiàn)二審開庭的常態(tài)化和實質(zhì)化。
[Abstract]: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modifies the rules of the trial mode of the second instance, which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improving the hearing rate of the second instance and enhancing the fairness of the second instance proced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revised second instance trial. From the aspect of legislative provisions, it is difficult to embody the basic spirit of regulating power and safeguarding right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standard of trial mode of second instance. We should focus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andardizing power and safeguarding rights and perfect it through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clear selection criteria of trial mode of second instance. From the aspect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existing supporting system and measures are not suitable for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second trial. Further system and mechanism reform is needed to realize the normalization and materialization of the second trial session.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冀祥德;;構(gòu)建我國救濟程序中的控辯平等[J];中國司法;2008年06期
2 劉哲;;刑事二審程序問題研究——兼評《刑事訴訟法》修改相關(guān)內(nèi)容[J];法律適用;2012年07期
3 王敏遠;關(guān)于刑事案件第二審程序?qū)徖矸绞降臓幷摰氖鲈u(下)[J];政法論壇;1989年06期
4 陳瑞華;;制度變革中的立法推動主義——以律師法實施問題為范例的分析[J];政法論壇;2010年01期
5 李學寬;刑事二審審理方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法學;1999年01期
6 陳永生;刑事二審審理方式之改革[J];政治與法律;2004年01期
7 王敏遠;;現(xiàn)代刑事證據(jù)法的兩個基本問題——兼評我國刑事證據(jù)法的新發(fā)展[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敏遠;[N];檢察日報;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小妹,項紅;刑事再審程序的效益分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顧彬;;我國法院能否直接變更指控問題探析——實然與應然的雙維度辨析[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彭海青;;英國獨立羈押巡視制度的確立及實踐新發(fā)展[J];比較法研究;2012年01期
4 侯永寬;;論刑事被告人有權(quán)撤回上訴——兼論刑事訴訟法修改所應持有的基本立場[J];研究生法學;2010年01期
5 高詠;;程序性辯護的困境——以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適用為切入點[J];當代法學;2012年01期
6 林喜芬;;我國刑事審級制度功能考辯與變遷改良[J];東方法學;2009年05期
7 郭松;;中國刑事訴訟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一個分析框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8 陳楠;論刑事被害人訴訟參與權(quán)之完善[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彭海青;;論有效復審[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10 陳劍玲;;對當前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思考與建言[J];福建法學;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謝杰;;公訴環(huán)節(jié)非法證據(jù)參與性排除機制探索[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2 盧樂云;;刑事二審中檢察機關(guān)的應然和實然:價值·困惑·路徑[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審判程序的修改對公訴工作的挑戰(zhàn)[C];2012年
3 趙玉來;;轉(zhuǎn)型中國的法律制度變革之道——以法律監(jiān)督為樣本的觀察[A];2013·學術(shù)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zhì)提升(上)[C];2013年
4 任高潮;杜豫蘇;阿尼沙;;刑事二審開庭審理方式的現(xiàn)實困境與制度規(guī)范——以某中級法院二審開庭審理為樣本的實證分析[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鳳超;現(xiàn)代刑事司法正義理念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顧永忠;刑事上訴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魏健;刑事訴訟之憲政視角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尹麗華;刑事上訴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5 韓紅興;刑事公訴案件庭前程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6 孫淼;刑事裁判中法律錯誤的救濟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杜寶慶;刑事審判價值論[D];重慶大學;2008年
8 宋志軍;刑事證據(jù)契約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王守安;檢察裁量權(quán)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10 韓紅;我國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厲雷;論檢察機關(guān)對死刑二審案件的法律監(jiān)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馬云雪;論刑事訴訟二審發(fā)回重審制度[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3 張惟雅;我國刑事上訴審程序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鐘惠松;論我國現(xiàn)行民事二審制度中發(fā)回與改判存在的問題與解決[D];暨南大學;2010年
5 趙瑞敏;對刑事二審發(fā)回重審的反思[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朱鵬偉;刑事公訴案件被害人上訴權(quán)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陳吉莉;刑事訴訟中的程序倒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陳東三;論上訴不加刑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虞磊浩;刑事自由心證規(guī)制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張登銀;關(guān)于辯護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幾個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敏遠;;設置刑事程序法律后果的原則[J];法學家;2007年04期
2 陳瑞華;;論量刑程序的獨立性——一種以量刑控制為中心的程序理論[J];中國法學;2009年01期
3 陳衛(wèi)東,李奮飛;刑事二審“全面審查原則”的理性反思[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高俊玲;[N];檢察日報;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永生;刑事二審審理方式之改革[J];政治與法律;2004年01期
2 王桂芳;;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修正淺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馮俊輝;;淺談我國二審審理方式的問題和對策[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7期
4 宛國君;李新偉;;漯河:創(chuàng)新審理方式 提高案件質(zhì)量[J];中國監(jiān)察;2009年22期
5 易玲;石磊;;論我國民事上訴案件的審理方式及其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1年27期
6 楊德文;;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J];蘭州學刊;2011年08期
7 閔宇;;美、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審理方式比較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8 陳衛(wèi)東,賀小電;第二審審理方式新探[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04期
9 金飚,華儉學;刑事二審審理方式探究[J];法律適用;1998年01期
10 陳波翠;;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的司法現(xiàn)狀及對策初探[J];青春歲月;201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余希;李承運;;沖突與融合:民事二審審理方式實踐運行與規(guī)則預設的檢視和改造[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2 任高潮;杜豫蘇;阿尼沙;;刑事二審開庭審理方式的現(xiàn)實困境與制度規(guī)范——以某中級法院二審開庭審理為樣本的實證分析[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3 王克生;;刑事二審不開庭審理方式的弊端及對策[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4 袁小剛;;論刑事二審程序?qū)徖矸绞街貥?gòu)[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信芳;傳統(tǒng)審理方式的有益補充[N];人民法院報;2008年
2 南京市紀委、監(jiān)察局;探索證據(jù)公開制度 深化審理方式改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8年
3 周洪生邋鄭菊;賈汪法院改進涉農(nóng)貸款案件審理方式[N];江蘇經(jīng)濟報;2007年
4 劉京華 孫曉芳;北京海淀法院召開刑事普通程序簡便審理方式改革研討會[N];人民法院報;2001年
5 張亞靜邋陳其生;簡化絕非“走過場”[N];江蘇法制報;2008年
6 黃昌龍;“簡化審”:仍有可簡化空間[N];檢察日報;2003年
7 記者 劉嵐 通訊員 莊亦正 趙正輝;無錫中院審委會改革審理方式[N];人民法院報;2006年
8 湖北省紀委案件審理室 艾軍;創(chuàng)新審理方式 引導辦案抓早抓小、快查快結(ji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9 丁國鋒邋本報通訊員 陳其生;被告人認罪 庭審程序就簡化[N];法制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衛(wèi)建萍 本報實習生 吳玲;上海遠程審理 有技術(shù)更有規(guī)則[N];人民法院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旭嵩;刑事二審審理方式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2 李文軍;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張琦;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趙s鷗,
本文編號:2097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09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