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與反思:“海娜號”郵輪韓國被扣案之法律問題
本文選題:“海娜號”郵輪 + 扣押; 參考:《法學雜志》2013年12期
【摘要】:中國籍郵輪"海娜號"因經(jīng)濟糾紛被韓國濟州地方法院扣押案件在國內(nèi)引起了軒然大波。原本一起民事性質(zhì)的海事案件,險些被當事人和媒體炒作成政治事件。我們應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并進行反思。首先,應把對從事海洋經(jīng)濟的從業(yè)人員普及海事法律知識和實務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其次,為避免或減少因扣船殃及無辜的游客或旅客,應積極倡導修改國際公約和國內(nèi)法。最后,國家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建設海洋強國,必須提升海洋法治軟實力,走法治強國之路。
[Abstract]: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ruise ship Hana was detained by the Jeju District Court in Jeju over an economic dispute. Originally a civil nature of the maritime case, almost by the parties and media hype into political events. We should learn from it and reflect on it. First of all, it is the primary task to popularize maritime law knowledge and practice for those engaged in marine economy. Secondly,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damage to innocent tourists or tourists caused by arrest of ships, we should actively advocate the amend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domestic laws. Finally, to develop marine economy and build marine power, we must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ocean rule of law and follow the road of ruling by law.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基金】:遼寧省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WT2012002) 中央高;A科研業(yè)務費資助(3132013322)
【分類號】:D925.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儲育明;朱慶;;股份回購立法模式與適用范圍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2 鐘志勇;;論股份有限公司監(jiān)事規(guī)則之完善——日本立法規(guī)定及對我國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魏磊杰;;論美國公司法中的異議股東股份評估權(quán)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鐘凱;;關(guān)聯(lián)交易相關(guān)概念比較與學說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5 高永周;;從團體行為的邏輯透視公司法人格否認——兼評我國《公司法》第20條第3款[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潘艷紅;;國際貿(mào)易中電子合同法律問題探討[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王學士;;章程限定股東表決權(quán)代理人資格效力問題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8 梁燕婷;;公司成立前合同之責任承擔問題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郭靂;;交叉持股現(xiàn)象的分析框架與規(guī)范思路[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李建偉;;公司清算義務人基本問題研究[J];北方法學;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春雷;;論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實行——以企業(yè)社會責任性質(zhì)分析為視角[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8年
2 史際春;肖竹;;論公司社會責任:法律義務、道德責任及其他[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朱慈蘊;金明義;;國際經(jīng)驗的借鑒:評我國獨立董事制度之引進[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4 伍堅;;異議股東股份評估權(quán)制度之比較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5 王保樹;;股份公司資本制度的走向:從“資本維持原則”規(guī)制緩和中尋求真諦[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杜軍;;公司資本制度評判——以我國法定資本制為中心[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郭富青;;公司資本制度:設計理念與功能的變革——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立法觀念的轉(zhuǎn)變與路徑選擇[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劉文;;論回應公司法人治理結(jié)構(gòu)的公司資本制度[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朱慈蘊;;法定最低資本額制度與公司資本充實[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段威;;論資本維持原則——兼論我國有限責任公司相關(guān)立法及其缺陷[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雪;上市公司關(guān)聯(lián)交易法制演變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黃挽瀾;公司并購中的關(guān)聯(lián)交易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薇;國際投資中的社會責任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侯德斌;農(nóng)民集體成員權(quán)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胡宜奎;股東代表訴訟中的公司參加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胡偉;控股公司控制權(quán)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金玄武;我國公司現(xiàn)物出資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梁天;公司控制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曹如波;公司非訟程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進;關(guān)聯(lián)交易及其法津規(guī)制[D];河北大學;2007年
2 王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認定標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劍;我國公司高管信義義務的法律實證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雙;股東資格確認的法律實證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徐文s,
本文編號:2017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01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