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訴訟法》背景下強化律師刑事辯護權研究
本文關鍵詞: 刑事辯護權 會見 調(diào)查取證 核實證據(jù) 出處:《法學雜志》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圍繞律師刑事辯護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深度回應了以往律師參與刑事辯護的種種難題。但是,由于執(zhí)法理念存在偏差、法律制度仍顯籠統(tǒng)等原因,律師進行刑事辯護過程中,依然存在會見難、取證難、閱卷難以及律師意見不被重視等問題。應從轉(zhuǎn)變理念開始,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切實保障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建立的辯護律師依法執(zhí)業(yè)的系列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實,同時,應加強研究與協(xié)商,切實厘清律師調(diào)查取證、核實證據(jù)、閱卷過程中的爭議問題。
[Abstract]:The revise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has made major changes around the criminal defense system of lawyers, which has responded in depth to the difficulties of lawyers'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defense in the past. However, there is a deviation in the concept of law enforcement. The legal system is still broad, lawyers in the process of criminal defense,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meeting, obtaining evidence, reading papers and lawyers' opinions are no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nd so on.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change of idea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practicing the defense lawy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established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consultation. Clarify the lawyer's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verify the evidence, the process of marking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作者單位】: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眾所周知,刑事辯護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 權利,是衡量一個國家民主法治發(fā)展水平的重 要尺度。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法》均規(guī)定 了公民享有刑事辯護的權利,但令人遺憾的是, 刑事辯護難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重大問題。為 改變現(xiàn)狀,增強刑事辯護的人權保障機能,全國 人大于 20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為青;論辯護律師的調(diào)查取證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5期
2 張普定;簡論刑事偵查階段辯護制度之完善[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關永宏;;打擊盜版軟件過程中的有效取證問題探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葉珍華;;民事督促起訴亟須厘清的幾個問題[J];人民檢察;2009年16期
5 張淑平;;當前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的重點——調(diào)查取證[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白曉黎;陳朝峰;;藥品監(jiān)督行政處罰案件調(diào)查取證期限問題淺析[J];中國藥房;2011年33期
7 呂朝昀,徐建新;關于“調(diào)查核實證據(jù)”的思考[J];現(xiàn)代法學;1997年01期
8 湯友洪,,揭萍;刑事審判庭審方式改革芻議[J];現(xiàn)代法學;1994年04期
9 劉芹玉,陳朝陽,王喜福;民事檢察舉證責任探析[J];人民檢察;1998年02期
10 劉紹杰,柳兵;論當事人舉證和法院調(diào)查取證的關系[J];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向和;;規(guī)范 完善民事訴訟舉證期限制度——《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有關舉證期限的解讀[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 李連生;;簡述律師執(zhí)業(yè)活動的動態(tài)監(jiān)控[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董立坤;董立坤;;加強中、港兩地民商事司法協(xié)助 促進香港與內(nèi)地經(jīng)濟的共同繁榮[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羅坷;梁臘梅;;我談“兩個證據(jù)規(guī)定”的背景和意義[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王河;;中國律師改善執(zhí)業(yè)環(huán)境的運作機制[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6 湯火箭;;中國律師的地位:現(xiàn)狀、反思與前瞻[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7 李仁廳;林志清;;律師權利的界定和保障[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8 周敦扣;王親生;彭焱生;;證券市場公司律師制度初探——兼談湖南省公司律師試點工作的調(diào)查與思考[A];2005湖南省證券法制研究資本市場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鄭在義;劉輝;;民事行政檢察調(diào)查權研究[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楊曙光;;試論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在“釣魚執(zhí)法”中的適用[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宋明亮;襄樊制定《當事人會見法官須知》[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劉仁文 博士;律師取證可以會見哪些在押人[N];檢察日報;2002年
3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如何理解法院依當事人申請調(diào)查取證[N];人民法院報;2003年
4 杜開顏;法官遭遇取證難[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王湛 羅雪燕 實習生 李世卓;依法解疑釋惑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6 劉偉音;調(diào)查取證中的談話藝術[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2年
7 甘肅省甘南州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 王武 趙明井;證人證言的審查和排除[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8 興榮;我市律師參與化解跨國巨額索賠案[N];無錫日報;2011年
9 記者 李飛;肖揚會見澳門終審法院院長[N];人民法院報;2000年
10 廣西貴港市藥監(jiān)局陳勝光;講究談話藝術 做好調(diào)查取證[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友好;書證收集與程序保障[D];四川大學;2007年
2 陳暉;中國區(qū)際刑事司法協(xié)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舒;法社會學視野中的刑事辯護權[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劉楊;論我國律師刑事辯護權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陳燕妮;行政調(diào)查取證的證據(jù)效力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敏;論律師的刑事辯護權及其保障[D];安徽大學;2011年
5 姜洪濤;我國辯護律師調(diào)查取證權的救濟、保障與規(guī)范[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葉紅;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原則[D];安徽大學;2006年
7 沈樹鳳;民事訴訟當事人取證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8 范學靜;辯護律師調(diào)查取證權刑法保護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9 薄海燕;刑事質(zhì)證程序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張利祥;民事抗訴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1485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48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