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社團的社團理論——耶林論社會團體的功能與地位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10:05
本文關鍵詞:去社團的社團理論——耶林論社會團體的功能與地位
【摘要】:在耶林看來,就功能價值而言,社會組織雖然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正面功能,但由于其無限擴張的本性,使其內部關系和外部功能都產生了異化,從而在根本上具有負面價值;而從團體—國家關系上來說,團體遲早將被國家兼并,尚未兼并的團體則必須依賴國家的扶持方能正常運行。于是,耶林不僅從根本上否認了團體的正面價值,而且還從終極意義上否認了團體的獨立存在。這些觀念與耶林的"受益人主體說"及"法人否認說"不同,乃是一套政治學意義上的"社團否認說",與耶林全能國家的政治觀念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
【關鍵詞】: 耶林 社團理論 社團否認說 全能國家主義
【基金】:201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5FFX034) 司法部2014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14SFB50026) 中國法學會2015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CLS(2015)C81)
【分類號】:D923
【正文快照】: 當前,我國《民法典·總則》制定工作已經啟動,其中法人制度的完善與改革必將是這一立法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雖然從技術上來說,法人制度僅僅是個如何解決社會組織的法律主體資格問題,但從政治旨趣和社會意義上來說,其制度基礎卻是市民社會自治的深層問題[1],在當前國家社會治,
本文編號:7122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71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