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完善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06:22
作為知識產權損害賠償量化的推定方法和裁量規(guī)范,侵權獲利賠償制度日益受到學界重視。但是,由于傳統(tǒng)理論的束縛和制度建構的缺失,侵權獲利賠償制度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學說與規(guī)范體系,實際運行效果欠佳。這一立法技術的運用在克服傳統(tǒng)侵權損害賠償局限性的同時,衍生出諸多結構性缺陷和適用困境。由于侵權獲利賠償制度面向的是獲利,其功能導向存有疑義,亟需回歸并強化補償性這一功能旨趣。知識產權的特殊權利屬性及其損害認知論是形塑侵權獲利賠償制度體系的邏輯基點。在此基礎上,應秉持正義觀與激勵觀的二元價值論。進而遵循利益平衡的規(guī)范原理,尋求實體和程序的雙重優(yōu)化。通過制度剖析與實踐考察,侵權獲利賠償制度宜以立法論與解釋論作為完善路徑,構筑證明責任分配、市場利潤計算、侵權獲利析出等規(guī)則體系,推進司法定價機制的科學化展開與規(guī)范化適用。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法學.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立法動因及運行困境
(一)侵權獲利賠償與傳統(tǒng)損害賠償方法之間的功能落差
(二)證明對象的轉移與舉證難題的凸顯
(三)法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定價成本解析
二、侵權獲利賠償功能的應然邏輯及內涵闡明
(一)侵權獲利賠償應以損害填補功能作為基本遵循
(二)侵權獲利賠償兼具遏制侵權的預防功能
(三)侵權獲利賠償不具備懲罰功能
三、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理論反思與價值重塑
(一)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理論基設
(二)侵權獲利賠償制度宗旨的協(xié)調與融合
(三)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平衡精神及其總體思路
四、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立法安排與司法適用
(一)證明責任規(guī)則
(二)利潤計算規(guī)則
1.計算基準的層次化。
2.計算方法的類型化。
(三)獲利析出規(guī)則
1.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程序。
2.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標準。
3.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方式。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知識產權損害賠償?shù)氖袌鰞r值基礎與司法裁判規(guī)則[J]. 吳漢東. 中外法學. 2016(06)
[2]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問題探討——以實證分析為視角[J]. 宋健. 知識產權. 2016(05)
[3]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效果分析及完善路徑(上)——以北京法院判決書為考察對象[J]. 萬迪,路聰. 中華商標. 2016(04)
[4]我國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判例實證研究——以維權成本和侵權代價為中心[J]. 詹映,張弘. 科研管理. 2015(07)
[5]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效果分析——以北京法院判決書為考察對象[J]. 謝惠加. 中國出版. 2014(14)
[6]歐洲《共同參考框架草案》及其第六編“合同外責任”——作為歐洲私法的“工具箱”[J]. 克里斯蒂安·馮巴爾,朱巖. 法學家. 2009(04)
[7]損害賠償法的重新構建:歐洲經(jīng)驗與歐洲趨勢[J]. 海爾穆特·庫奇奧,朱巖. 法學家. 2009(03)
[8]論推定概念的界定標準[J]. 何家弘. 法學. 2008(10)
[9]侵權法上損害證明的確定性[J]. 王軍,王秀轉. 政法論壇. 2008(05)
[10]上海法院確定侵犯知識產權賠償數(shù)額的司法實踐[J]. 人民司法. 2006(01)
本文編號:3279390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法學.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立法動因及運行困境
(一)侵權獲利賠償與傳統(tǒng)損害賠償方法之間的功能落差
(二)證明對象的轉移與舉證難題的凸顯
(三)法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定價成本解析
二、侵權獲利賠償功能的應然邏輯及內涵闡明
(一)侵權獲利賠償應以損害填補功能作為基本遵循
(二)侵權獲利賠償兼具遏制侵權的預防功能
(三)侵權獲利賠償不具備懲罰功能
三、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理論反思與價值重塑
(一)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理論基設
(二)侵權獲利賠償制度宗旨的協(xié)調與融合
(三)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平衡精神及其總體思路
四、侵權獲利賠償制度的立法安排與司法適用
(一)證明責任規(guī)則
(二)利潤計算規(guī)則
1.計算基準的層次化。
2.計算方法的類型化。
(三)獲利析出規(guī)則
1.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程序。
2.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標準。
3.獲利析出的司法評價方式。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知識產權損害賠償?shù)氖袌鰞r值基礎與司法裁判規(guī)則[J]. 吳漢東. 中外法學. 2016(06)
[2]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問題探討——以實證分析為視角[J]. 宋健. 知識產權. 2016(05)
[3]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效果分析及完善路徑(上)——以北京法院判決書為考察對象[J]. 萬迪,路聰. 中華商標. 2016(04)
[4]我國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判例實證研究——以維權成本和侵權代價為中心[J]. 詹映,張弘. 科研管理. 2015(07)
[5]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效果分析——以北京法院判決書為考察對象[J]. 謝惠加. 中國出版. 2014(14)
[6]歐洲《共同參考框架草案》及其第六編“合同外責任”——作為歐洲私法的“工具箱”[J]. 克里斯蒂安·馮巴爾,朱巖. 法學家. 2009(04)
[7]損害賠償法的重新構建:歐洲經(jīng)驗與歐洲趨勢[J]. 海爾穆特·庫奇奧,朱巖. 法學家. 2009(03)
[8]論推定概念的界定標準[J]. 何家弘. 法學. 2008(10)
[9]侵權法上損害證明的確定性[J]. 王軍,王秀轉. 政法論壇. 2008(05)
[10]上海法院確定侵犯知識產權賠償數(shù)額的司法實踐[J]. 人民司法. 2006(01)
本文編號:3279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27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