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民間借貸糾紛當中當事人實際借款金額的認定
[Abstract]:Folk lend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 as early a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Zhou Li has been recorded,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social financing. Strictly speaking, private lending is not a legal concept, bu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cope of the concept of "private lending". In August 2015,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certain legal issues applicable to private lending cases has given a definition of private lending, that is,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The act of financing between and among other organiza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the private lending market is extremely active, and the scale of credit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As a resul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ivate loan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legal consciousness, due to the closeness of the loan and loan, and so on, The parties often have only one debit, receipt or IOU. In the case of folk loan dispute, the actual amount of loan principal is always the focal point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the difficulty for the people's court to determine the fact. It is understood that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folk lending behavior, the situation of early deduction of interest has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 parties in order to circumvent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increasingly covert means, divers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lending cases, combing the reasons for the hard to identify the amount of principal in the loan cases, combined with the typical cas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urt, to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ial of this kind of cases.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學2015年研究生創(chuàng)新性科研項目
【分類號】:D923.6;F8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茅于軾;;民間借貸愈演愈烈令人擔憂[J];今日中國論壇;2011年10期
2 周淑娟;祁彬;;關于我國民間借貸的現狀分析及立法思考[J];前沿;2011年17期
3 劉興成;;吳英案與民間借貸的公共利益[J];法人;2011年12期
4 趙楚楚;;試論我國民間借貸市場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4期
5 王漢玨;;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產生原因及應對策略[J];當代社科視野;2011年12期
6 劉興成;;民間借貸路在何方[J];法人;2012年04期
7 張裕輝;;民間借貸問題探析[J];中國老區(qū)建設;2012年05期
8 蔡嬋嬋;;民間借貸的法律解決機制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2年12期
9 殷澤;;民間借貸立法尋求突圍[J];企業(yè)觀察家;2012年04期
10 黎志剛;;宋代民間借貸與災荒救濟[J];思想戰(zhàn)線;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彬;;關于民間借貸發(fā)展現狀及強化監(jiān)管制約的思考[A];財會工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第五輯)[C];2013年
2 游海華;;債權變革與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秩序——以中央蘇區(qū)革命前后的民間借貸為中心[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3 李春;;關于民間借貸緩解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對策建議[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3年
4 賽娜;杜靜然;;鄂爾多斯中小企業(yè)民間借貸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李艮喜;;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危機調查報告[A];金融法學家(第三輯)[C];2011年
6 岳彩申;;民間借貸規(guī)制的重點及立法建議[A];金融法學家(第三輯)[C];2011年
7 席月民;;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規(guī)制[A];金融法學家(第三輯)[C];2011年
8 劉中杰;;民間借貸、法律規(guī)制與社會轉型——兼論我國金融現代化之惑[A];金融法學家(第四輯)[C];2012年
9 劉志偉;;民間借貸風險的法律規(guī)制——以風險的類型化為視角[A];金融法學家(第五輯)[C];2013年
10 岳彩申;;民間借貸的激勵性法律規(guī)制[A];金融法學家(第五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牛蘊邋通訊員 岳改枝;民間借貸的“堵”與“疏”[N];金融時報;2007年
2 謝文軍;欠發(fā)達地區(qū)民間借貸問題初探[N];農民日報;2009年
3 龔 震;民間借貸亟須步入正途[N];中國工商報;2004年
4 梁艷芬 張秋旺;民間借貸日趨活躍[N];證券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衛(wèi)建萍 本報通訊員 管弦 方遴 黃懿清;民間借貸:對簿公堂何其多[N];人民法院報;2009年
6 何三!√K華楠;民間借貸迅速興起 存在問題亟需關注[N];臨汾日報;2010年
7 李堅;民間借貸何以正名[N];東莞日報;2011年
8 記者 胡萍;規(guī)范民間借貸應疏堵并舉[N];金融時報;2011年
9 周德文 劉興成;吳英案考驗民間借貸的前途[N];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
10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席月民;民間借貸的困境緣于立法滯后[N];經濟參考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春宇;我國民間借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道永;民國時期民間借貸習慣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俞如先;清至民國閩西鄉(xiāng)村民間借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蒙蒙;中國西部地區(qū)農村牧區(qū)民間借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馮劍;近代天津民間借貸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6 王靜;涉農經濟組織融資信用與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昆;當前中國民間借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王治軼;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陳皓;民間借貸的意思自由和國家強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4 李聚偉;對我國民間借貸相關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韋熙;中國民間借貸的現狀和出路[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6 車泓;民間借貸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7 孫瑩;關于我國民間借貸發(fā)展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8 徐燕青;我國民間借貸法律規(guī)范的完善[D];湖南大學;2010年
9 李淑貞;論我國民間借貸的規(guī)范化[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鐵坤;民間借貸的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65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36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