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系與制度:刑事犯罪中的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
本文關(guān)鍵詞: 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公共利益 個人利益 出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guān)系決定了刑事責任的承擔和履行,不能成為減輕或免除民事責任的依據(jù);民事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則可以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刑事責任。以民事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影響刑事責任的承擔,有利于調(diào)動犯罪行為人及其家屬賠償?shù)姆e極性,充分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quán)益;有利于兼顧國家與社會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全面實現(xiàn)社會正義;有利于實現(xiàn)刑法的目的和任務(wù),維護法律的權(quán)威與尊嚴;有利于貫徹輕緩的刑事政策,符合司法改革的趨勢。在立法和司法上應(yīng)該進行相應(yīng)的制度建構(gòu),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社會正義。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interest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determine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cannot be the basis for reducing or exemption of civil liability . The burden of civil liability and the fulfilment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an help to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victims .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im and task of criminal law , to safeguard the authority and dignity of the law .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criminal policy and the trend of judicial reform .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法學院;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分類號】:D914;D91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石磊;;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實體法根據(jù)[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2 胡立新;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之間的吸收——兼論附帶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J];法學;1994年06期
3 程紅;刑罰與損害賠償之關(guān)系新探[J];法學;2005年03期
4 周海;;刑事訴訟中多元利益的平衡[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梁成國;;公共利益與個人權(quán)利的平衡[J];經(jīng)營與管理;2008年10期
6 楊忠民;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不可轉(zhuǎn)換——對一項司法解釋的質(zhì)疑[J];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7 李云平;;民事賠償與刑事責任[J];人民檢察;2008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wù)侵權(quán)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尤佳;;《侵權(quán)責任法》第24條的性質(zhì)及適用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3 郭瑋;;論侵權(quán)責任歸責原則體系——以我國的立法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張文英;;網(wǎng)絡(luò)名譽侵權(quán)行為及其責任[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王洪亮;;論侵權(quán)法中的防御請求權(quán)[J];北方法學;2010年01期
6 姜敏;;理性詰問:刑事和解是否是“以錢買刑”[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7 王竹;;論風險責任概念的確立[J];北方法學;2011年02期
8 王志祥;張偉珂;;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當性探究[J];北方法學;2011年04期
9 張帆;;勞務(wù)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模式、理念與規(guī)則——基于《侵權(quán)責任法》對勞務(wù)派遣雇主責任規(guī)定的考量[J];北方法學;2011年05期
10 劉彥輝;張莉;;刑事責任歸責解構(gòu)[J];北方論叢;2010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光駿;;關(guān)于刑事和解的幾個法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孫世光;;生產(chǎn)者責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義性分析[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4 袁碧華;;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yè)中的職業(yè)保險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5 劉東根;;賠償影響刑事責任的平等性問題研究——恢復性司法的基礎(chǔ)理論問題之一[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6 王姍妮;;交強險需“正本清源”——以公平為視角談我國交強險賠償限額的合理性設(shè)置[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wù)撐募ㄏ拢C];2011年
7 姚毅奇;蔣凌申;;交通犯罪的罪過轉(zhuǎn)換與交強險理賠公平——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第17條評析[A];建設(shè)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wù)撐募ㄏ聝裕C];2012年
8 汪飛;高騰;;共同危險行為淺析[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1輯)[C];2007年
9 馬望;張更全;;論公證機構(gòu)的民事賠償責任[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4輯)[C];2007年
10 王大波;;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訴訟主體之地位及責任淺析[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2輯)[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田園;侵權(quán)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shù)氖聦嵓跋嚓P(guān)基礎(chǔ)[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王錦;環(huán)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6 段榮芳;體育運動傷害侵權(quán)責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李云波;相鄰不可量物排放關(guān)系的私法調(diào)整[D];復旦大學;2011年
8 齊曉霞;藥害事故防范與救濟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于林洋;廣告薦證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陽露昭;環(huán)境污染責任保險基本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quán)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玉英;商業(yè)廣告虛假薦證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葉傳祿;著作權(quán)侵權(quán)賠償責任及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馬錦毅;論雇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夏路;論醫(y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趙莉穎;論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之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許力濤;勞務(wù)派遣中的雇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錢松;我國司法鑒定人民事責任法律屬性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吳松恩;雇主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李智淵;船舶管理公司破產(chǎn)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麗華;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當代法學;2004年04期
2 馬靜華;刑事和解的理論基礎(chǔ)及其在我國的制度構(gòu)想[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張明楷;論刑法的謙抑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4 侯國云;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缺陷分析[J];法學;2002年07期
5 程紅;刑罰與損害賠償之關(guān)系新探[J];法學;2005年03期
6 楊興培;論刑事法律關(guān)系[J];法學;1998年02期
7 周洪波;;公訴權(quán)下的刑事和解[J];中國檢察官;2006年05期
8 楊忠民;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不可轉(zhuǎn)換——對一項司法解釋的質(zhì)疑[J];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9 張旭;關(guān)于刑事責任的若干追問[J];法學研究;2005年01期
10 陳曉明;;論修復性司法[J];法學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亞輝;;從法律的角度探析公共利益[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5期
2 任立民,紀高峰;論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的公共利益條款[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王新艷;;公共利益詮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05期
4 周義程;;公共利益、公共事務(wù)和公共事業(yè)的概念界說[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5 劉仁春;;公民權(quán)利:公共利益的根源和歸宿[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年05期
6 李成言;肖俊奇;;論領(lǐng)導創(chuàng)新[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田銘釗;;公共利益的界定與標準[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guān)黨校學報;2011年01期
8 劉雪華;于乃書;;政府改革與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沈橋林;;公共利益的界定與識別[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汪輝勇;;也論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兼與陳慶云等人商榷[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公共性與服務(wù)型政府的建設(shè)[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琳;論公共利益與私有財產(chǎn)保護的協(xié)調(diào)[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09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50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