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工作的能享受離休待遇嗎
本文關鍵詞:1949年3月工作的能享受離休待遇嗎
更多相關文章: 待遇 建國前 主持人 沈陽鐵路局 鐵路工作 不平衡 享受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退休 老干部
【摘要】:正 主持人:我單位一干部,1949年3月在東北參加鐵路工作。1978年按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對待,1985年退休,按本人工資的100%支付退休待遇。此后,他發(fā)現他領導過的人有按離休對待的,還有其他待遇。他因此心理不平衡,我們如何解釋?沈陽鐵路局一讀者
【關鍵詞】: 待遇 建國前 主持人 沈陽鐵路局 鐵路工作 不平衡 享受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退休 老干部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主持人: 我單位一千部.1 949年3月在東北參加鐵路工作。1978年按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對待.I 985年退休.按本人工資的1 00%支付退休待遇。此后.他發(fā)現他領導過的人有按離休對待的,還有其他待遇。他因此心理不平衡.我們如何解釋? 沈陽鐵路局一讀者沈陽鐵路局一讀者: 他心理不平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問題解答[J];中國勞動;1980年07期
2 李士騎;合理安排探親假[J];中國勞動;1981年10期
3 ;改善人民生活的又一喜訊[J];中國勞動;1981年05期
4 ;國務院關于公布《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guī)定》的通知[J];中國勞動;1981年05期
5 康永和;;對《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guī)定》的說明[J];中國勞動;1981年05期
6 ;國家勞動總局關于制定《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guī)定》實施細則的若干問題的意見[J];中國勞動;1981年05期
7 朱州;;從絕食事件看北愛爾蘭問題[J];世界知識;1981年15期
8 ;中國代表團團長謝邦治談中國的犯罪趨勢和預防犯罪的戰(zhàn)略問題[J];法學雜志;1981年01期
9 ;出國、去港澳定居的退休、退職歸僑、僑眷的待遇是怎樣規(guī)定的?[J];今日中國(中文版);1982年12期
10 吳澤;貫徹《決議》精神,加強歷史研究[J];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成林;;中國農業(yè)機械學科發(fā)展與展望[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天門全民抗戰(zhàn)[A];湖北抗戰(zhàn)——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3 李信;;建國前中共在香港的主要活動[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4 王興亞;;明太祖罷而復行科舉的得與失[A];第六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5 嚴家棟;;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眾,一刻也不脫離人民群眾[A];風正帆懸——黨的作風問題研討論文集[C];2001年
6 石奕龍;;從考古資料看閩越族建國前的社會生產經濟[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頭的閩越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石奕龍;;從考古資料看閩越族建國前的社會生產經濟[A];閩越文化研究——閩越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馬一虹;;6、7世紀梲棬部族與高句麗關系考述[A];三條絲綢之路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9 王虎華;;實現文史資料工作的歷史性轉變[A];中國近現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張君炎;;我國性病流行現狀、流行因素與控制策略[A];江蘇省性學會第四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劉揚采寫;國企招聘中的兒婿現象[N];北京日報;2000年
2 ;技術工人也是人才[N];中國船舶報;2000年
3 席淑君;四川省級機關女干部對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提意見[N];中國婦女報;2000年
4 于同階;職工為何要上訪?[N];中國婦女報;2000年
5 丁娟;性別中立還是性別盲點[N];中國婦女報;2000年
6 風入松;企業(yè)文化留人才[N];中國航天報;2000年
7 記者 陳曉軍;應對歐盟反傾銷 歐洲律師提建議[N];財經時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李建平;城市教師超編日趨嚴重 師范畢業(yè)生不愿下基層 農村缺教師,,怎么辦?[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記者 孫軍;優(yōu)秀輔導員享受優(yōu)秀教師待遇[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女性退休年齡討論引起強烈反響[N];中國老年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高斌;東北地區(qū)產業(yè)集群及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管延春;當代中國農村合作金融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章池;中國現代悲劇觀念的生成流變[D];蘇州大學;2005年
4 朱福平;百會穴縱觀與干預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及機理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王彩霞;二十世紀中國學校校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學森;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體育思想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于雪艷;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歌曲的分期及其藝術特色[D];河南大學;2002年
3 王福梅;莆田基督教會(新教)之研究(1863~1949年)[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4 陳莉莉;復調技法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海峰;我國國家賠償制度的現狀及完善[D];延邊大學;2002年
6 張璇;論中國古曲鋼琴改編曲的藝術特色[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姜娜;關于美國聯(lián)邦政府基礎教育職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偉;我國高師教育實習政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3年
9 楊道龍;汪曾祺小說傳統(tǒng)意蘊和現代意識的闡釋[D];揚州大學;2002年
10 韓莉;“三種唱法”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929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92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