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視角下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勞動仲裁視角下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農民工 勞動仲裁 勞動權益保障 臨河區(qū)
【摘要】:農民工是我國二元戶籍制度下產物,戶籍上是農民,職業(yè)上是工人,他們辛勤的在城市付出勞動,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近幾年農民工討薪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尤其每逢春節(jié)臨近農民工就會成為各大媒體爭相追逐的焦點。農民工無論從數(shù)量和年齡階段來說都不能被看成弱勢群體,但從其勞動權益屢遭侵犯的程度來看,農民工成為一種新興弱勢群體,如何保障農民工勞動權益不僅是一個值得社會警醒的問題,也關系到我國的城鎮(zhèn)化進程。本文主要從勞動仲裁的視角下分四個部分來研究我國農民工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第一部分主要是相關概念和理論闡釋,重點介紹農民工、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以及勞動仲裁的概念,并對文中所需的公平正義理論、政府職能理論、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理論予以闡釋;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現(xiàn)狀,及勞動仲裁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成績;第三部分研究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先從基本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維權渠道等方面分析了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保障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從農民工個人、政府、企業(yè)、社會的角度分析造成勞動權益問題遭到侵害的原因;第四部分針對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保障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第三部分問題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全方位的具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及對策,從而來完善保障我國農民工勞動保障問題,進而促進我國的城鎮(zhèn)化進程。
【關鍵詞】:農民工 勞動仲裁 勞動權益保障 臨河區(qū)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2.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一) 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9-10
- 1. 選題緣由9
- 2. 研究意義9-10
- (二)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0-13
- 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0-11
- 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1-13
- (三) 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13-14
- 1. 研究框架13
- 2. 研究方法13-14
- (四) 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之處14-15
- 1.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14
- 2. 論文的不足14-15
- 一、相關概念和理論闡釋15-22
- (一) 相關概念15-17
- 1. 農民工15-16
- 2. 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16
- 3. 勞動仲裁16-17
- (二)理論闡釋17-22
- 1. 公平正義理論17-19
- 2. 政府職能理論19-20
- 3. 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理論20-22
- 二、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保障現(xiàn)狀分析22-31
- (一)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現(xiàn)狀22-23
- 1.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概況22-23
- 2.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情況23
- (二)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勞動仲裁體制機制23-26
- 1. 臨河區(qū)勞動仲裁組織結構23-24
- 2. 臨河區(qū)勞動仲裁審理制度24-25
- 3. 臨河區(qū)勞動仲裁人員管理機制25-26
- 4. 臨河區(qū)仲裁院實體化建設26
- (三)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工作成就26-31
- 1. 加大了仲裁案件的處理力度26-29
- 2. 強化了勞動權益保障法規(guī)宣傳29-30
- 3. 加強了勞動權益保障監(jiān)督檢查30-31
- 三、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31-43
- (一)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存在的問題31-37
- 1. 基本勞動權益受到侵害31-33
- 2. 社會保障不能覆蓋33-34
- 3. 維權渠道不暢34-37
- (二)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存在問題的原因37-43
- 1. 政策缺陷與法律缺位37-39
- 2. 基層執(zhí)法部門投入不足,機構之間溝通不暢39-40
- 3. 企業(yè)責任意識淡薄40
- 4. 農民工個人素質有待提高40-41
- 5. 社會維權組織缺乏41-43
- 四、完善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的對策建議43-53
- (一) 落實現(xiàn)有政策法規(guī),完善法律法規(guī)不足43-44
- 1. 加快推進城鄉(xiāng)二元結構調整和戶籍制度改革43
- 2. 完善特殊群體立法,加強地方法規(guī)建設43-44
- (二) 經濟發(fā)展與促進就業(yè)同步,注重農民工就業(yè)培訓44-46
- 1. 發(fā)展地區(qū)經濟,扶持農村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44-45
- 2. 健全農民工就業(yè)培訓制度45
- 3. 加強失地農民就業(yè)指導45-46
- (三) 加大對基層勞動部門的投入支持,多管齊下提高執(zhí)法能力46-47
- 1. 加大人、財、物的投入46
- 2. 提升工作人員素質46-47
- 3. 賦予更加有力的執(zhí)法權47
- 4. 加強法院與勞動仲裁部門的溝通47
- (四) 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47-49
- 1. 推行靈活的社會保險繳納方式48
- 2. 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48-49
- (五) 完善司法制度,充分發(fā)揮行政監(jiān)督作用49-50
- 1. 完善法律援助,優(yōu)化司法程序49-50
- 2. 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檢查,杜絕權力濫用50
- (六) 加強企業(yè)社會責任意識,健全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價制度50-51
- 1. 加強企業(yè)社會責任意識50-51
- 2. 健全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價制度51
- (七) 發(fā)揮企業(yè)工會作用,組建第三方維權組織51-53
- 1. 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工會組織作用51-52
- 2. 注重農民工第三方維權組織建設52-53
- 結論53-55
- 參考文獻55-57
- 致謝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震煜;;從60天到一年——解讀勞動仲裁申訴時效的改變[J];成才與就業(yè);2008年24期
2 ;勞動仲裁無限期拖延,我該怎么辦?[J];時代風采;2010年07期
3 本刊編輯部;;勞動仲裁要多長時間[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3年05期
4 李陳;;勞動仲裁“裁”些啥[J];農民文摘;2010年05期
5 陳洪喜;申請勞動仲裁應注意的問題[J];黨員之友;2000年02期
6 楊鴻雁;論勞動仲裁與仲裁制度的統(tǒng)一[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7 何立慧;關于勞動仲裁的立法完善[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勞動仲裁為五名臨時工討回公道[J];中國工運;2001年06期
9 ;讓員工交納風險金合法嗎?[J];現(xiàn)代營銷;2001年08期
10 賓雪花 ,蔣學雷;淺析新時期勞動仲裁機構的建設[J];兵團工運;200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世敏;;勞動仲裁若干熱點問題淺析[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精選(第二輯)[C];2002年
2 陸敬波;;律師在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中的作用亟待增強[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龔和艷;;勞動仲裁受案范圍爭議問題的法理分析[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劍;勞動仲裁免費需防止使用者擁擠[N];東莞日報;2012年
2 湯碧琴;勞動仲裁優(yōu)化維權環(huán)境[N];寧波日報;2005年
3 通訊員 靳彥麗 記者 碩強;省勞動仲裁學會成立[N];河北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我省推出勞動仲裁便民措施[N];河南科技報;2006年
5 記者 尚新民 實習生 毛翠;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勞動仲裁院[N];開封日報;2007年
6 尚新民;去年我市勞動仲裁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290萬元[N];開封日報;2008年
7 記者 陳羚邋通訊員 李琴;勞動仲裁推出十項便民服務[N];泰州日報;2008年
8 記者 陳茹冰;本市勞動仲裁案件翻番[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8年
9 楊霞;廣東率先推行“勞動仲裁建議書”制度[N];民營經濟報;2008年
10 記者 朱海斌;提高勞動仲裁質量[N];吐魯番報(漢);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倫剛;法治進程中當代中國農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爭[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榮魁;巴州人社局勞動仲裁辦案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冬青;工傷認定與勞動仲裁對勞動關系確認的沖突分析[D];西北大學;2015年
3 周洋;勞動仲裁視角下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4 吳曉萍;我國勞動仲裁制度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張曉坤;論我國勞動監(jiān)察和勞動仲裁的制度設計關系[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6 郭梅;我國勞動仲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吉林大學;2006年
7 宋登科;試論我國勞動仲裁制度的內在缺陷與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8 張敏;論我國勞動仲裁制度的完善[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9 李迎穎;我國勞動仲裁與訴訟關系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尹玉鵬;勞動仲裁實務中涉勞務派遣案件的法律思考[D];復旦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27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92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