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爭議調解機制之程序保障
本文關鍵詞:我國勞動爭議調解機制之程序保障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調解機制存在諸多弊端的現狀,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導下,采取了中外比較的研究方法,從勞動爭議調解機制的模式選擇、組織保障、期限保障、方式保障、效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我國勞動爭議調解機制的初步構想和完善措施。
【作者單位】: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關鍵詞】: 勞動爭議 調解 程序保障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從20世紀30年代勞動爭議逐漸顯露時,調解便是處理勞動爭議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個科學的勞動爭議調解機制,可以為建立安定的勞動環(huán)境提供制度和程序上的保障。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調解,狹義上僅指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廣義上還包括在勞動爭議的仲裁和審判程序中,辦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民強;構建區(qū)域性勞動爭議調解機制的探索[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黃教珍,劉冬京;我國勞動爭議仲裁機制之程序保障[J];企業(yè)經濟;2004年09期
3 王華;宜林;;姜堰市搭建勞動爭議調處“一站式”服務中心[J];中國勞動;2010年06期
4 ;依法處理好勞動爭議[J];中國工運;1994年11期
5 彭躍華;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立法及對案件的處理[J];東岳論叢;1997年02期
6 ;學徒期內結婚引起的勞動爭議[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5年07期
7 ;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規(guī)定[J];山東政報;1950年11期
8 宋敏生;;淺議預防勞動爭議的對策[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9 ;因工傷處理發(fā)生爭議如何處理[J];中國勞動;1996年06期
10 ;勞動爭議篇(續(xù))[J];中國工運;199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玉華;;勞動爭議及其預防[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章群;鄧君韜;;區(qū)域合作下內地與香港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探析[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3 關勇;;從勞動爭議談勞動者權益保障[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潘旦;;金融危機背景下私營企業(yè)勞動爭議研究——以溫州市為例[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管唯;黃富銀;湯濤;吳家聲;汪建君;;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鑒定156例分析[A];中國法醫(yī)學會司法精神病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6 林磊;;我國現行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缺陷分析與重構[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訥建宏;;職工跳槽引發(fā)的侵犯商業(yè)秘密案件的若干法律問題探討[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8 張兆國;;是勞動合同關系還是借用關系——從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談起[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秦衛(wèi)東;任海新;;試論檢察調解機制及構建[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高秦偉;;公私合作與正當程序的“民營化”[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峰山 程遙;市勞動爭議“五位一體”調解機制成效明顯[N];今日信息報;2011年
2 記者 董小軍 通訊員 張水萍;三部門聯(lián)手共解勞動爭議之結[N];寧波日報;2010年
3 通訊員 李寧;江橋鎮(zhèn)建立勞動爭議快捷調解機制[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8年
4 記者 姜明;天津勞動爭議案件去年減少近20%[N];工人日報;2010年
5 浦清;上海市青浦區(qū) 構建多元勞動爭議化解機制[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9年
6 記者 劉冠南 通訊員 穗法宣 實習生 夏靜;廣州“勞動爭議白皮書”首發(fā)[N];南方日報;2011年
7 江蘇宜興經濟開發(fā)區(qū)總工會主席 邵瑞新;積極調處勞動爭議 加快建設和諧園區(qū)[N];宜興日報;2010年
8 盧仲元;加強勞動爭議預防 促進勞動關系和諧[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1年
9 本報通訊員 沈宇 本報記者 顧雯;化解勞動爭議,雨花臺區(qū)新招迭出[N];南京日報;2008年
10 記者 俞艷婷 通訊員 吳軍;勞動爭議最快的當天就能解決[N];嘉興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琳;日本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及其最新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林祈福;民事訴訟程序保障理論發(fā)展與釋明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林瑞成;民事判決既判力與程序保障原則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4 張友好;書證收集與程序保障[D];四川大學;2007年
5 劉友華;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6 王福華;民事保全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蔡宗翰;民事程序公正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韓紅俊;釋明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9 吳宏洛;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勞資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宋明;人民調解糾紛解決機制的法社會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亮;構建勞動爭議多元調解機制探索[D];復旦大學;2010年
2 崔月云;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流變與現狀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3 王麗娜;論我國勞動爭議分類處理機制[D];青島大學;2010年
4 聶正康;我國勞動爭議的影響因素和處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李華武;我國勞動爭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6 初征;吉林中央儲備糧企業(yè)勞動爭議的內部預防與處理[D];吉林大學;2011年
7 韋鳳泉;勞動爭議裁審模式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宋軍發(fā);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9 楊超;勞動爭議糾紛處理制度完善[D];河北大學;2011年
10 徐麗麗;勞動爭議非訴訟解決機制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70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870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