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的民事責任
本文關鍵詞: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的民事責任
【摘要】:在目前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中,對于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所承擔民事責任的性質及相關問題,缺乏足夠關注。因我國社會保險法律關系的發(fā)生采行政確認主義,故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不僅要承擔行政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失時也要承擔民事責任。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責任的請求權基礎,可以基于勞動合同約定,也可以基于侵權行為。在責任構成上,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須以無法補辦社會保險為前提。除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外,賠償數額應當扣除勞動者自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社會保險 民事責任 損害賠償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制度銜接與規(guī)則協(xié)調”(項目編號08BFX07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2.5;D923
【正文快照】: 現代社會,損害之填補,除侵權行為法外,尚有社會安全制度。①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年老、疾病、工傷、死亡、失業(yè)、生育等情況發(fā)生時給予必要補償和救助的社會保障制度。②2011年7月1日我國《社會保險法》的實施以及《工傷保險條例》、《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顯勇;;養(yǎng)老保險法律問題研究——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養(yǎng)老保險糾紛為視角[J];東方法學;2011年06期
2 秦國榮;;勞動合同的法定條款研究[J];西部法學評論;2009年02期
3 朱巖;;風險社會與現代侵權責任法體系[J];法學研究;2009年05期
4 林嘉;;社會保險對侵權救濟的影響及其發(fā)展[J];中國法學;2005年03期
5 楊思斌;;社會保險權的法律屬性與社會保險立法[J];中州學刊;2010年03期
6 李敏;;新《職業(yè)病防治法》多面觀 訪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保障法教授黎建飛[J];中國審判;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兆柱;許占魯;;我國行政補償程序的現狀及其完善[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楊海坤;;中國走向憲政之路——兼論“三個代表”理論和我國憲法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陳彤;;管制抑或競爭:選擇權應該交給誰?——探析“州政府行為豁免原則”背后的問題意識[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4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5 萬志鵬;;沒收財產刑廢止論——從歷史考察到現實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胡瑾;我國精神損失賠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李青;;家政服務機構責任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黃子耘;;從法律視角看農村土地的流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9期
9 唐玉青;;水資源區(qū)域生態(tài)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10 呂昊;;對商標侵權行為的抗辯制度[J];中華商標;2006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穹;;論司法語境下的新聞媒體監(jiān)督權[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和育東;;專利漁翁現象引發(fā)的思考[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李秀娟;;專利侵權訴訟中實際損失之確定標準——美國的經驗[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梁華;;后現代主義文化視角——風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理論綜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楊志利;;強制履行、期待賠償與最優(yōu)違約救濟[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郭小平;;“風險傳播”研究的范式轉換[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8 劉松濤;李建會;;斷裂、不確定性與風險——試析科技風險及其倫理規(guī)避[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張U,
本文編號:731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73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