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SA8000對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
[Abstract]:SA8000 is a quasi-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aims to improve labo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rotect labor rights through ethical purchasing activities.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nd controversies on SA8000,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A8000 on China is beginning to emerg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ocial reality of our country, SA8000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the current pattern of labor relations between strong capital and weak labo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vigorously propagating and promoting SA8000,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hu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作者單位】: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SA8000與民營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研究”(批準號:05SJB630014)
【分類號】:F249.2;D92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羅志榮;對SA8000的多重視角[J];企業(yè)文明;2004年03期
2 鄭啟福;;和諧社會視野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標準SA8000[J];溫州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申鳳巖;;從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看汽車召回制度[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李燕君;;政府在企業(yè)社會責任履行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博弈論的視角[J];北方經濟;2008年16期
3 黃芳;;實現(xiàn)企業(yè)社會責任若干問題解析[J];北方論叢;2010年05期
4 鄭啟福;;推行社會責任標準SA8000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韓蕓;;流動人口的權益缺失及其犯罪的社會學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田祖海;蘇曼;;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基礎及其對我國的影響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6年16期
7 王飛鵬,曹秀華;談企業(yè)社會責任運動[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王飛鵬;;SA8000標準在我國的推行現(xiàn)狀與促進措施[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侯巍林;;群體勞動爭議案件典型模型的評析與應對——以珠三角某人民法院A法庭受理群體勞動爭議案件為視角[J];晟典律師評論;2009年01期
10 尹廣文;楊敏;;深圳勞工與深圳勞工非政府組織[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聞效儀;;人力資源管理對勞動關系的影響以及對中國的啟示[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黃如良;企業(yè)與居民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林軍;公司控制權的經濟學與社會學分析[D];暨南大學;2004年
4 佘云霞;國際勞工標準:演變與爭議[D];外交學院;2005年
5 王艷梅;公司社會責任的法理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董軍;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7 黎友煥;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8 王林萍;農藥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之構建[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9 張明;入世后中國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劉建華;美國跨國公司與“民主輸出”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軍;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的關系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龍;跨國公司社會責任制度建構探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戴靜;SA8000標準對湖南外貿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4 張揚;公司在突發(fā)事件中的社會責任研究[D];四川社會科學院;2010年
5 魯青青;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法律分析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09年
6 劉澤惠;煤炭企業(yè)社會責任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0年
7 李立清;在中國企業(yè)實施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之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張慧杰;跨國公司社會責任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5年
9 巨麗麗;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管理對我國投資環(huán)境的影響[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10 張丹;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提出對中國企業(yè)人本管理理念的影響分析[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柏華,劉軍;從WTO和人權國際保護角度評在中國推展SA8000標準[J];比較法研究;2005年01期
2 羅建南;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簡介[J];湖南造紙;2003年02期
3 郭圓媛;勞工標準與貿易[J];法學雜志;2004年02期
4 周永坤;全球性時代的人權[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5 仲大軍;中國也需要“SA8000”[J];開放導報;2004年01期
6 李立新;SA8000:勞工權利背后的貿易壁壘[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4年04期
7 唐蟬鳳;從“耐克案”看“企業(yè)社會責任”運動的興起[J];上海企業(yè);2004年05期
8 楊立勛;SA8000成訂單附加條件,道德認證危及出口[J];特區(qū)經濟;2004年09期
9 黎友煥;SA8000新貿易壁壘浮出水面[J];WTO經濟導刊;2004年05期
10 楊杰如,孫國平;學習勞工標準,應對買家新要求——從WTO中“社會條款”問題談起[J];皖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靜;;和諧社會背景下企業(yè)社會資本與社會責任關系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2 晏玉霞;;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工會的建家工作[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3 張文娟;;試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啟示[J];經濟師;2011年08期
4 鄭言石;;發(fā)展和諧勞動關系 促進和諧遼寧建設[J];共產黨員;2011年15期
5 張傳泉;;和諧社會視域下的社會公平[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張傳泉;;和諧社會出場中的社會公平[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孫全勝;;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李美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義觀[J];商品與質量;2011年S6期
9 亓捚;;論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哲學意蘊[J];才智;2011年20期
10 何瑾;;發(fā)揮工會職能,創(chuàng)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yè)[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鳳華;;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勞動關系探析[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郭軍;;企業(yè)社會責任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理念[A];2008中國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社會責任紅皮書[C];2009年
3 梁星;張雅軍;;基于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煤炭企業(y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研究[A];2010內蒙古煤炭工業(yè)科學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關于頒發(fā)“2009中國醫(yī)藥企業(yè)社會責任孺子牛獎”的決定[A];中國醫(yī)藥行業(yè)社會責任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甘培忠;吳元元;;轉型中國語境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內涵探究[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早川勝;;我們已經放棄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對日本公司法的一點看法[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弘揚企業(yè)社會責任,深化企業(yè)社會價值——仁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A];2008中國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社會責任紅皮書[C];2009年
8 ;諾華企業(yè)社會責任概況[A];2008中國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社會責任紅皮書[C];2009年
9 徐傳諶;;國有經濟功能與國有企業(yè)社會責任[A];2009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危機與變局中的國有經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喬木;杜軍;;國有經濟角色定位視角下的國有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A];2009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危機與變局中的國有經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鄂明科;和諧社會與和諧勞動關系[N];撫順日報;2007年
2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陳詩達;勞動關系和諧:現(xiàn)代社會和諧的基礎[N];浙江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于宛尼;和諧社會呼喚和諧勞動關系[N];工人日報;2006年
4 記者 高柱;抓住勞動關系主題服務構建和諧社會[N];工人日報;2006年
5 記者 顧春陽;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N];長春日報;2011年
6 記者 蘇黎原;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N];運城日報;2005年
7 記者 叢民;山東啟動創(chuàng)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yè)”活動[N];工人日報;2006年
8 周良斌(作者系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淺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N];孝感日報;2006年
9 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主席 賈艷敏;和諧勞動關系是和諧商業(yè)基礎[N];中國商報;2007年
10 薛冷艷;構筑和諧勞動關系,,工會當有為[N];黑龍江經濟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琦;現(xiàn)代性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保彥;主體意識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德佳;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我國企業(yè)社會責任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娜;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中企業(yè)社會責任融入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盧東;消費者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反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6 張亞楠;國有企業(yè)社會責任形成機制與實現(xiàn)路徑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何勤;北京中小企業(yè)勞動關系評價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8 馮電波;國有企業(yè)社會責任影響力和制度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洪利;企業(yè)社會責任感知對消費者購買意向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麥影;企業(yè)社會責任對競爭優(yōu)勢影響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欣宇;和諧社會背景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李玫;以人為本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陳旦鋒;和諧社會的構建:企業(yè)的使命及其達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呂鑫;論基于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勞動關系與政府管理對策[D];中南大學;2007年
5 郭秋娟;構建和諧社會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6 張博;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7 于洋;論我國企業(yè)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構建[D];燕山大學;2008年
8 劉世慧;論我國當代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擔當與履行[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吳波;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10 王慧靜;電信運營企業(yè)員工視角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22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42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