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工會貫徹《勞動法》履行維護職能的思考
[Abstract]:Reflections on the Trade Union's carrying out the maintenance function of "Labor Law" with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enterprises' autonomy, it is inevitable to reform in the fields of employment and distribution. In particular,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the labor force entering the market,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forms of ownership, workers in labor compensation, working hours, medical care and insurance must be the same work order.
【作者單位】: 伊春市總工會
【分類號】:D41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丁華;在貫徹實施《勞動法》中充分發(fā)揮工會的作用[J];中國工運;1995年03期
2 馬天純;關(guān)于工會貫徹《勞動法》履行維護職能的思考[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3 張國祥;把工會法律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J];中國工運;1995年06期
4 谷春華;工會貫徹《勞動法》的有效途徑[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5 ;全國總工會一九九五年工作要點[J];中國工運;1995年02期
6 王曉義;談工會在貫徹落實《勞動法》中的作用[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1995年02期
7 ;困難企業(yè)更需要工會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J];中國工運;1995年09期
8 龍瑞林;在貫徹《勞動法》中強化工會維護職能[J];中國職工教育;1998年11期
9 翟忠泰;理直氣壯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quán)益[J];中國工運;1995年09期
10 ;工運信息與動態(tài)[J];中國工運;1995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財;;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 強化工會自身的改革和建設(shè)[A];實踐 理論 創(chuàng)新[C];2001年
2 張平;;淺談工會在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shè)中的作用[A];發(fā)展篇——上海科技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十輯[C];2004年
3 呂國珍;;論現(xiàn)代企業(yè)工會如何實現(xiàn)自身價值[A];山西省科學技術(shù)情報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呂伯溫;;淺論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領(lǐng)導應遵循的原則[A];在黨的旗幟下——青海省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邵平;;工會如何履行好維護職能[A];思想政治工作論文集[C];2001年
6 鄭長興;許華芬;楊建萍;王偉光;吳平;;研究所推行所務(wù)公開若干問題的思考[A];上?萍枷到y(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九輯[C];2002年
7 吳菁菁;付曉林;龔雪華;;《工會法》在基層落實難[A];江西省撫州市社科聯(lián)論文集(2002-2003)政治類[C];2003年
8 邵紅英;;與時俱進,努力開拓工會工作新局面[A];發(fā)展篇——上海科技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十輯[C];2004年
9 陳靜;;以溫馨職工之家 促和諧團隊建設(sh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10 于培堅;胡海翔;陳景耀;方小萍;;工會工作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突出維護職工合法權(quán)益[A];上?萍枷到y(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九輯[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嬌萍;山西 工會打造現(xiàn)代化管理機制[N];工人日報;2001年
2 丁秀胤 杜學軍 胡克林;泰光工會送維權(quán)“自助傘”[N];工人日報;2002年
3 ;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N];工人日報;2003年
4 陳曉英;如何看待職代會和工會[N];法制日報;2004年
5 關(guān)懷;進一步提高工會的維權(quán)水平[N];法制日報;2004年
6 吳亞平;工會是怎樣的組織?[N];工人日報;2004年
7 孫立忠;讓工會發(fā)揮出名副其實的作用[N];常州日報;2006年
8 楊靖;魚與熊掌如何兼得?[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9 丁文亞 葛志玉;跨國公司不建工會將上“黑名單”[N];國際商報;2004年
10 特約記者 薛培英;安徽省局工會受全國總工會表彰[N];中國檔案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媛媛;英國工黨地方性組織嬗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孫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形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蘇燕平;農(nóng)民工權(quán)益保護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懷志;日本企業(yè)內(nèi)部工會產(chǎn)生原因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2 陸璐;新時期強化工會維護職能問題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3 喬士華;從社會動員到意義建構(gòu)[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軍寶;構(gòu)建工會與企業(yè)社會責任良性互動機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5 裴志軍;轉(zhuǎn)型期我國工會的維權(quán)困境與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6 劉博;我國私營企業(yè)工會角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賈龍飛;工會維護農(nóng)民工權(quán)益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8 于萍;工會與社會主義和諧勞資關(guān)系的構(gòu)建[D];山東大學;2006年
9 楊丹;戰(zhàn)后日本工會[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曹婧妤;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領(lǐng)導上海工人運動的歷史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33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23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