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批判與重構
本文關鍵詞: 勞動法 爭議解決 批判 重構 出處:《河北法學》200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是社會和諧進步的表現。我國《勞動法》從頒布實行至今,已經走過十余年的風風雨雨,但現在看來,一調一裁兩審的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對于保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已經顯露出很多弊端與不足。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必須對現行勞動爭議解決機制進行深入的反思與批判,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重構一個更加合理的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才能真正體現《勞動法》的價值取向,確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Abstract]:The concern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 Since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Law, China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a decade of ups and downs, but now it seems, The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one adjustment, one cut and two trials has already revealed many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to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Under the new social background, we must deeply reflect on and criticize the existing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nly by carrying out drastic reform and reconstructing a more reasonable mechanism for resolving labor disputes can we truly embod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Labor Law and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borers.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后流動站/華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2.59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園園;;論農民工勞動權現狀及實現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王艷梅,郭欣;勞動關系契約化的法哲學探析[J];當代法學;2005年01期
3 杜波,方仲炳;略論勞動法中經濟補償[J];當代法學;2005年02期
4 王秀芬,朱玉柱;論船員勞動的特點[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張照東;;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批判與重構[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6 張庭芬;黃小丹;;論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孫建;法官選任制度的構建[J];法學雜志;2004年02期
8 董保華;社會基準法與相對強制性規(guī)范──對第三法域的探索[J];法學;2001年04期
9 陳步雷;;類型化與開放性:勞動權利體系若干理論問題[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張冬梅;;《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協(xié)議書》的法律性質及其完善[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黃良友;民事再審之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2 黎曉武;司法救濟權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3 蔡毅芬;勞動爭議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王明新;現代社會中的法官[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吉達珠;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實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劉焱白;勞動關系穩(wěn)定之法律調整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鄧瑋;法律場域的行動邏輯[D];上海大學;2006年
8 胡玉浪;勞動報酬權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濤;論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吉林大學;2006年
2 王德明;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岳增鵬;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缺陷與重構[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張怡超;勞動合同單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5 洪秀麗;勞動合同若干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尤壘;論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D];蘇州大學;2003年
7 劉f ;個案監(jiān)督的憲法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金明信;中韓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比較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9 陶然;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評價及其完善[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10 王楠;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反思與重構[D];吉林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燕艷;;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完善之路探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香港法律服務——環(huán)球視野”論壇資訊[J];中國法律;2010年03期
3 戴軍章;;完善調解組織工作體系的探索[J];中國勞動;2011年08期
4 劉焱白;;從實體到程序:勞動者實體權利的程序救濟[J];社會科學家;2011年07期
5 劉源;;勞動爭議調解制度的完善[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山文岑;;政府信息公開視角下《保密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7 許晉;;淺議我國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7期
8 李志強;;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訴訟程序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中;陳曦;劉顯中;侯繼山;;我國勞動爭議解決制度的反思與重整[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2 田信橋;吳昌東;;林權爭議的非訴解決方法問題論析[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姚彬;黃良軍;;對處理勞動爭議效率的思考[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董保華;裘國梁;張憲民;戴建平;屠可風;宋志宏;周開暢;陸胤;關馨;徐穎;宋靖;朱懂理;薛孝東;朱雯雯;呂崗;;勞動關系多方協(xié)調機制研究(總報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5 胡肖華;徐靖;;論行政權限爭議的憲法解決[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周伯煌;湯元翰;;林權爭議司法裁決方法的初步研究[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關勇;;從勞動爭議談勞動者權益保障[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深圳商報記者 崔霞;深圳擬設勞動法庭[N];深圳商報;2003年
2 王曉映;設立勞動法庭 爭取快審快結[N];新華日報;2009年
3 記者 王嬌萍 鄭莉;政協(xié)委員呼吁設立勞動法庭[N];工人日報;2010年
4 記者 薛惠娟;設立快捷有效的勞動法庭[N];河北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偉杰;案件數量激增催生勞動法庭[N];工人日報;2010年
6 北京市豐臺區(qū)法院 王萍;勞動法庭“管”哪些案件[N];工人日報;2010年
7 高劍;“雙告案”折射勞動案件處置困境[N];東莞日報;2008年
8 于o,
本文編號:1502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50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