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盜刷的法律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18:05
本文關鍵詞:銀行卡盜刷的法律問題研究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中國經(jīng)濟愈發(fā)欣欣向榮的同時,人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巨變,銀行卡逐漸取代存折成為人們生活必需品,自動取款機和銀聯(lián)刷卡機也代替銀行柜員和商場收銀員成為人們的首選。作為新型的信用支付工具,銀行卡的適用為銀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給金融消費者帶來了便利。隨著銀行卡交易的廣泛應用,影響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是風險的增加,與銀行卡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頻繁發(fā)生,其中就包括銀行卡盜刷,這不僅造成了銀行卡持卡人、金融機構(gòu)和特約商戶的損失,更是阻礙了銀行卡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破壞了金融秩序的穩(wěn)定。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缺乏相關明確而統(tǒng)一的法律規(guī)定和行業(yè)標準,在盜刷糾紛中,“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為此,論文針對銀行卡盜刷糾紛中存在較大爭議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論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了銀行卡盜刷問題的研究背景、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為后文的討論做鋪墊。第二部分是對銀行卡盜刷問題的概述,主要闡述了銀行卡盜刷的定義、表現(xiàn)形式等內(nèi)容,從總體出發(fā)對銀行卡盜刷涉及的理論進行介紹。第三部分是對銀行卡盜刷涉及的主體進行了明確,然后對持卡人、發(fā)卡行、特約商戶以及跨行交易代理行之間的法律關系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討論銀行卡盜刷糾紛涉及的相關訴訟問題,包括糾紛的立案管轄和訴訟管轄、訴訟性質(zhì)是違約之訴或是侵權(quán)之訴、糾紛的訴訟程序在刑事和民事程序之間應當如何選擇、舉證責任在各主體間應當如何分配等方面。第五部分從不同的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各主體在法律關系中應當履行的義務,對銀行卡被盜刷后的實體責任作出分析,明確了主體在各種情況下應當承擔的實體責任。第六部分針對銀行卡盜刷頻繁發(fā)生的原因,提議可以通過完善銀行卡立法、優(yōu)化銀行管理、加強風險控制、強化部門合作、加強宣傳教育等措施來預防和減少銀行卡盜刷行為。
【關鍵詞】:銀行卡 盜刷糾紛 法律責任 風險防范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2.28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緒論7-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7-8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8-10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8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8-10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0-12
- 1.3.1 研究思路10
- 1.3.2 研究方法10-12
- 2 銀行卡盜刷的界定12-15
- 2.1 銀行卡盜刷的定義12-13
- 2.2 盜刷的表現(xiàn)形式13-15
- 3 銀行卡盜刷涉及的法律關系問題15-18
- 3.1 持卡人與發(fā)卡行之間的法律關系15-16
- 3.2 特約商戶與發(fā)卡行或持卡人之間的法律關系16-17
- 3.3 代理行與發(fā)卡行或持卡人之間的法律關系17-18
- 4 銀行卡盜刷糾紛的訴訟問題18-27
- 4.1 銀行卡盜刷糾紛的管轄18-19
- 4.2 銀行卡盜刷糾紛的訴訟性質(zhì)19-20
- 4.3 銀行卡盜刷糾紛的訴訟程序選擇20-22
- 4.3.1 只進行刑事程序20-21
- 4.3.2 先刑事后民事程序21-22
- 4.3.3 直接進入民事程序22
- 4.4 銀行卡盜刷訴訟的舉證責任分配22-27
- 4.4.1 舉證責任分配原則22-23
- 4.4.2 真?zhèn)慰ㄊ褂玫呐e證責任分配23-25
- 4.4.3 銀行卡信息泄露的舉證責任分配25-27
- 5 銀行卡盜刷的法律責任問題27-33
- 5.1 持卡人和發(fā)卡行的法律責任認定27-30
- 5.1.1 利用真卡盜刷的責任27-28
- 5.1.2 利用偽卡盜刷的責任28-29
- 5.1.3 與盜刷者合謀的責任29
- 5.1.4 損失擴大的責任29-30
- 5.2 特約商戶的法律責任認定30-31
- 5.3 代理行的法律責任認定31-33
- 6 防范銀行卡盜刷風險的對策33-39
- 6.1 完善銀行卡立法33-34
- 6.2 規(guī)范銀行操作系統(tǒng)管理34-35
- 6.3 健全銀行風險控制機制35-36
- 6.4 強化打擊違法犯罪合作力度36-37
- 6.5 加強安全宣傳法制教育37-39
- 7 結(jié)論39-41
- 致謝41-42
- 參考文獻42-44
- 附錄44
- A.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林杉;;從銀行卡被“盜刷”看我國存款人保護的問題[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年10期
2 吳朝平;;偽卡盜刷的民事責任問題研究[J];金融電子化;2014年05期
3 李嬋媛;朱孜;;關于偽卡盜刷案件的民事法律關系解析[J];中國信用卡;2014年05期
4 宋榮奎;李煈;;發(fā)達國家金融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的經(jīng)驗及啟示[J];青海金融;2014年03期
5 郭晨曦;;中國金融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困境及國外相關經(jīng)驗研究[J];黑龍江金融;2014年01期
6 張韓;;銀行卡安全體系的法律保障研究——基于銀行卡盜刷案件的視角[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7 李春旭;;信用卡盜刷責任、對策探討[J];前沿;2013年08期
8 吳秋霞;;淺析商業(yè)銀行偽卡風險及防范措施[J];西部金融;2013年04期
9 汪春燕;;淺析銀行卡盜刷案件中的多方法律關系[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4期
10 江瀅;;銀行卡被盜刷案件中的法律問題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明楷;;程序上的刑民關系[N];人民法院報;2006年
,本文編號:1104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10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