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婚姻法》對夫妻家務勞動價值的保護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婚姻法》對夫妻家務勞動價值的保護
【摘要】:夫妻家務勞動因其為"私"的勞動,其價值往往為社會所忽略。在夫妻之間,承擔家務勞動的主要是女性。在目前家務勞動尚不可能全部社會化或現(xiàn)代化,家務勞動分工格局尚未發(fā)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承認夫妻家務勞動的價值無疑成為保護女性合法權益必要且可行的選擇。文章對夫妻家務勞動范疇中存在爭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借鑒經濟學評估方法,提出完善我國《婚姻法》的立法建議,以更好地體現(xiàn)夫妻家務勞動的價值。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關鍵詞】: 夫妻家務勞動 價值 完善建議
【基金】:西南政法大學校級青年項目(項目編號:09XZ-QN-01)“夫妻家務勞動價值研究——以我國《婚姻法》的完善為中心”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3.9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夫妻家務勞動的范疇如何確定,其是否有價值,如何體現(xiàn)其價值等,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就已經在國內外開始討論的話題,目前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夫妻之間,家務勞動主要由女性承擔,作為“私”的勞動,家務勞動價值并未得到社會的全面承認。多年來,在改變主要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蔡淑燕,徐慧清;女性與家務勞動研究初探——兼評《婚姻法》第40條的立法不足[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蔡淑燕,徐慧清;女性與家務勞動研究初探——兼評《婚姻法》第40條的立法不足[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蔡淑燕;女性未婚同居問題研究初探[J];德州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蔡淑燕;張慶華;;離異女性權益保護——基于法社會學的分析[J];德州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張文楚,何丹,戴晶;建立人力產權法律制度的構想[J];法學評論;2004年03期
5 王寧;消費勞動與消費發(fā)展——關于社會發(fā)展的另一種思路[J];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6 廖志江,李煥東;高新技術企業(yè)人力資本基于產權激勵的收益分配模型[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7 滕建華;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相關性分析[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4年04期
8 劉孫麗;;論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之完善[J];前沿;2006年12期
9 周麗琦;高新技術企業(yè)研發(fā)人員激勵機制研究[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年S2期
10 林永春;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與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陸慧;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民收入增長[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姜華平;道路交通事故社會經濟損失評價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張晨陽;從理想國到日常生活[D];復旦大學;2006年
4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張炳生;知識產權出資制度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6 何圣;上海勞動關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初f;人力資本價值理論及其測度方法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3年
2 夏鳴;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非農配置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安森東;論現(xiàn)代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職能[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4 趙鍇;積極失業(yè)政策效應分析[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任雷鳴;人力市場化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6 徐琳;人力資本投資與西部經濟開發(fā)的相關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劉國瑜;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村教育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黎健保;中國殘疾人就業(yè)保障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9 周長偉;中國公務員薪酬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10 李立清;在中國企業(yè)實施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之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朱妙寬;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范疇和發(fā)展思路——勞動價值論從狹義到廣義的發(fā)展[J];經濟評論;2003年05期
2 王梓;保證保險的法經濟學分析[J];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4年05期
3 夏吟蘭;離婚救濟制度之實證研究[J];政法論壇;2003年06期
4 顏燁;我國女性人口的社會成就分析[J];統(tǒng)計研究;2002年01期
5 莊平;全球化與不付酬勞動[J];文史哲;2000年03期
6 夏吟蘭;民法親屬編離婚制度之探討[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羅華;盧明威;;土家族婚姻家庭習慣法的現(xiàn)代變遷及其價值[J];銅仁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呂曉軒;鐘華;;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下的中國商事法律繼受問題初探[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舒真;;數(shù)字時代版權合理使用制度探析[J];情報雜志;2011年07期
4 李舒;;關于農村婦女家務勞動價值的法律考量[J];吉林農業(yè);2011年06期
5 付繼存;;形式主義視角下我國商標注冊制度價值研究[J];知識產權;2011年05期
6 趙旖旎;;關于商法獨立性特征的討論[J];經營管理者;2011年13期
7 仇曉光;田陽;胡楨;;重讀《現(xiàn)代合同理論的哲學起源》——兼評現(xiàn)代合同的實踐價值[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2期
8 李小群;;答讀者問[J];青蘋果;2009年Z1期
9 姚立斌;;口頭協(xié)議起風波司法鑒定止紛爭[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0年09期
10 朱軍華;;財物在旅館內被盜,誰承擔賠償責任?[J];現(xiàn)代營銷;199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楊紅軍;李慧;;論商標先用權——對完善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意義[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徐亮;論隱私權[D];武漢大學;2005年
2 可欣;論隱私權[D];吉林大學;2007年
3 葉若思;商業(yè)外觀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林建偉;股權質押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張穎;家事勞動價值之立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3 馬世利;論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4 吐火加;哈薩克族傳統(tǒng)醫(y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鐘文星;消費領域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6 安娜;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價值與完善[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沈瑩;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原素雨;論專利侵權判定之等同原則[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9 謝念利;論懲罰性賠償制度[D];湘潭大學;2008年
10 劉翠梅;論女性家務勞動價值在婚姻法中的保護[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68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56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