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華北農村婚姻制度的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1-08-25 13: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 ,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在華北農村占主導地位 ,嚴重阻礙了社會進步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已成當務之急。 1 95 0年 5月我國頒布并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后 ,在華北農村開展了一場廣泛深入的婚姻制度改革 ,經過大力宣傳貫徹《婚姻法》和建立婚姻登記制度 ,最終實現了從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向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的嬗變。
【文章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
第一, 封建婚姻制度普遍存在。
第二, 家庭不和睦, 婚姻案件劇增。
第三, 婦女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第四, 婦女自殺、被殺事件層出不窮。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南省貫徹婚姻法運動考察[J]. 張海.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9(03)
[2]當代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議題與邊界[J]. 宋學勤,李晉珩.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9(02)
[3]一九五三年上海市婚姻法運動月研究——以上海工業(yè)局檔案為中心的考察[J]. 滿永,孫靜. 黨史研究與教學. 2019(01)
[4]“解放”的歷程——20世紀50年代華南農村婦女的生產與社會再生產[J]. 劉亞. 開放時代. 2018 (04)
[5]新中國成立初期《婚姻法》的宣傳和貫徹實施——以福建省惠安縣惠東地區(qū)為例[J]. 王冬梅. 婦女研究論叢. 2017(01)
[6]試論建國初期知識分子在改造陋俗文化中的作用[J]. 肖地楚,廖義軍. 湖湘論壇. 2014(06)
[7]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改造陋俗文化的路徑探析[J]. 楊松菊,劉圖其.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10)
[8]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婚姻法》鄉(xiāng)村執(zhí)行問題再審視——以冀北赤城縣若干村莊為中心的考察[J]. 張海榮. 中共黨史研究. 2012(12)
[9]新中國婚姻文化的變革(19491966)[J]. 姚立迎. 婚姻·家庭·性別研究. 2011(00)
[10]新中國首部婚姻法的歷史價值再評價[J]. 徐安琪. 中國研究. 2010(Z1)
博士論文
[1]國家、性別與生活[D]. 袁博.山東大學 2020
[2]父輩因素對子輩夫妻離婚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D]. 張波.華東師范大學 2019
[3]社區(qū)文化建設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 陳曉梅.揚州大學 2015
[4]1949-1956年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 廖義軍.武漢大學 2013
[5]新中國政治運動研究(1949-1956年)[D]. 朱雄.武漢大學 2013
[6]新中國宣傳畫創(chuàng)作研究[D]. 費文明.南京藝術學院 2012
[7]山西省永濟縣家事審判實踐變遷及啟示[D]. 穆紅琴.華東政法大學 2012
[8]建國初期三農問題與鄉(xiāng)村社會變遷(1949-1956)[D]. 范連生.福建師范大學 2009
[9]華北人民政府研究[D]. 劉建民.首都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1949-1952年贛南原蘇區(qū)鄉(xiāng)村社會變革研究[D]. 靳靖.江西理工大學 2020
[2]上海市工業(yè)系統(tǒng)《婚姻法》“運動月”及社會影響研究[D]. 孫靜.華東政法大學 2019
[3]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南地區(qū)貫徹婚姻法運動研究[D]. 田甜.西南政法大學 2019
[4]陜甘寧邊區(qū)婦女婚姻權利觀念的興起[D]. 杜娥.西南政法大學 2019
[5]建國初期安徽宣傳貫徹《婚姻法》運動研究[D]. 李琰容.安徽大學 2017
[6]當代農村社會價值觀變化研究[D]. 蔣懿.江蘇大學 2016
[7]建國初期重慶地區(qū)《婚姻法》實施研究(1950-1956)[D]. 康琳.西南大學 2016
[8]婦救會在兩性婚姻變革中的角色[D]. 王斐.山西大學 2015
[9]變革中的沖突與較量[D]. 閆麗云.西北大學 2015
[10]農村社會變遷背景下的婚姻問題研究[D]. 曾凡超.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62206
【文章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
第一, 封建婚姻制度普遍存在。
第二, 家庭不和睦, 婚姻案件劇增。
第三, 婦女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第四, 婦女自殺、被殺事件層出不窮。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南省貫徹婚姻法運動考察[J]. 張海.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9(03)
[2]當代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議題與邊界[J]. 宋學勤,李晉珩.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9(02)
[3]一九五三年上海市婚姻法運動月研究——以上海工業(yè)局檔案為中心的考察[J]. 滿永,孫靜. 黨史研究與教學. 2019(01)
[4]“解放”的歷程——20世紀50年代華南農村婦女的生產與社會再生產[J]. 劉亞. 開放時代. 2018 (04)
[5]新中國成立初期《婚姻法》的宣傳和貫徹實施——以福建省惠安縣惠東地區(qū)為例[J]. 王冬梅. 婦女研究論叢. 2017(01)
[6]試論建國初期知識分子在改造陋俗文化中的作用[J]. 肖地楚,廖義軍. 湖湘論壇. 2014(06)
[7]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改造陋俗文化的路徑探析[J]. 楊松菊,劉圖其.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10)
[8]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婚姻法》鄉(xiāng)村執(zhí)行問題再審視——以冀北赤城縣若干村莊為中心的考察[J]. 張海榮. 中共黨史研究. 2012(12)
[9]新中國婚姻文化的變革(19491966)[J]. 姚立迎. 婚姻·家庭·性別研究. 2011(00)
[10]新中國首部婚姻法的歷史價值再評價[J]. 徐安琪. 中國研究. 2010(Z1)
博士論文
[1]國家、性別與生活[D]. 袁博.山東大學 2020
[2]父輩因素對子輩夫妻離婚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D]. 張波.華東師范大學 2019
[3]社區(qū)文化建設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 陳曉梅.揚州大學 2015
[4]1949-1956年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 廖義軍.武漢大學 2013
[5]新中國政治運動研究(1949-1956年)[D]. 朱雄.武漢大學 2013
[6]新中國宣傳畫創(chuàng)作研究[D]. 費文明.南京藝術學院 2012
[7]山西省永濟縣家事審判實踐變遷及啟示[D]. 穆紅琴.華東政法大學 2012
[8]建國初期三農問題與鄉(xiāng)村社會變遷(1949-1956)[D]. 范連生.福建師范大學 2009
[9]華北人民政府研究[D]. 劉建民.首都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1949-1952年贛南原蘇區(qū)鄉(xiāng)村社會變革研究[D]. 靳靖.江西理工大學 2020
[2]上海市工業(yè)系統(tǒng)《婚姻法》“運動月”及社會影響研究[D]. 孫靜.華東政法大學 2019
[3]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南地區(qū)貫徹婚姻法運動研究[D]. 田甜.西南政法大學 2019
[4]陜甘寧邊區(qū)婦女婚姻權利觀念的興起[D]. 杜娥.西南政法大學 2019
[5]建國初期安徽宣傳貫徹《婚姻法》運動研究[D]. 李琰容.安徽大學 2017
[6]當代農村社會價值觀變化研究[D]. 蔣懿.江蘇大學 2016
[7]建國初期重慶地區(qū)《婚姻法》實施研究(1950-1956)[D]. 康琳.西南大學 2016
[8]婦救會在兩性婚姻變革中的角色[D]. 王斐.山西大學 2015
[9]變革中的沖突與較量[D]. 閆麗云.西北大學 2015
[10]農村社會變遷背景下的婚姻問題研究[D]. 曾凡超.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62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336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