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保障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保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離婚率逐年增加,針對離婚中的出現的問題較多的反映在離婚時的財產分配上,本文的寫作視角聚焦于農村婦女離婚時的財產權益保護。本文選題的原因在于婦女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處于弱勢地位,農村婦女更是弱勢中的弱勢群體,其中既有婦女自身自然生理機能的原因,也有農村鄉(xiāng)俗民約與國家法律博弈的客觀事實現狀。農村婦女的財產獨立性不高,對家庭共同財產依賴較強,雖然《婚姻法》等法律對女性的財產權益做出了保護,但是在宗族文化影響較為嚴重的農村地區(qū),打破男女財產權益的表面平等做到實質平等,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農村婦女離婚時的財產分配對于改善農村婦女離婚后的生活水平,以及促使農村婦女敢于擺脫不幸婚姻都有重要意義。從這種情況來說,完善農村婦女離婚時的財產權益對于保障婦女權益、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和和諧社會的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論述的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共同債務的分配和家事勞動價值補償四個方面。土地是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資料,是維持農民最根本生活的基本保證。在農村,婦女離婚時失地問題屢見不鮮,除了土地外的其他財產權益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較強,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實現非農轉移,首先解除土地對人身的束縛是男性農民,男性農民進城務工人數增多,但大多數農村婦女依然沒有脫離土地的束縛!澳兄魍,女主內”的傳統(tǒng)男女家事分工,使女性的主要勞動付諸給了農活和家事勞動,同時使農村婦女財產失去獨立性,給予男性隱瞞、藏匿共同財產的空間。針對離婚時婦女財產權益受侵害的實際案例分析,以及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數據,列舉出財產權益受侵害的現狀和原因分析,從法律視角來切入,并以客觀實際情況和相關的法律政策的規(guī)定為出發(fā)點,旨在于挖掘出問題存在的根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希望對維護農村離婚婦女的財產權益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離婚婦女 財產權益 土地承包經營權 宅基地 共同債務 家事勞動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3.9;D923.8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緒論13-17
- 一、論文選題的意義13-14
- 二、文獻綜述14-17
- 第一章 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概述17-24
- 第一節(jié) 農村離婚婦女在財產權益方面的地位17-19
- 第二節(jié) 保障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的意義19-20
- 第三節(jié) 我國農村婦女離婚財產權益保障的立法現狀20-24
- 一、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20-22
- 二、國家與地方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規(guī)定22-24
- 第二章 農村離婚婦女財產權益的現狀及障礙分析24-36
- 第一節(jié) 農村婦女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問題24-28
-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性質24-25
- 二、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受侵害的現狀分析25-28
- 第二節(jié) 農村婦女離婚時宅基地使用權及所附房屋的問題28-31
- 一、宅基地使用權及其所屬房屋的法律性質28-29
- 二、離婚時宅基地使用權及所附房屋權益受侵害的現狀分析29-31
- 第三節(jié) 農村婦女離婚時在家庭共同債務分擔的問題31-33
- 一、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31-32
- 二、農村婦女離婚時共同債務承擔的現狀分析32-33
- 第四節(jié) 農村婦女離婚時家事勞動價值保護的現狀分析33-36
- 一、家事勞動價值概述33-34
- 二、農村婦女離婚時家事勞動補償的缺陷34-36
- 第三章 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36-42
- 第一節(jié) 農村傳統(tǒng)風俗習慣的影響36-37
- 第二節(jié) 法律法規(guī)制度不健全37-39
- 一、法律形式上平等而實質上不平等37-38
- 二、法律政策缺乏可操作性38-39
- 第三節(jié) 村規(guī)民約缺乏監(jiān)管39-40
- 第四節(jié) 司法救濟渠道不通暢40-42
- 第四章 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保障的對策42-49
- 第一節(jié) 保護農村離婚婦女土地權利的對策42-44
- 一、設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標準42-43
- 二、改革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43
- 三、完善土地承包的相關規(guī)定43-44
- 第二節(jié) 完善其他相關制度44-46
- 一、夫妻共同債務設立共同簽字制度44-45
- 二、擴大家事勞動補償的適用前提45
- 三、協(xié)調法律和村規(guī)民約的沖突45-46
- 第三節(jié) 暢通司法救濟渠道與當事人維權意識46-49
- 一、暢通司法救濟渠道46-47
- 二、加強普法宣傳力度,提高法律意識47-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永杰;;我國被害人財產權益保護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南都學壇;2009年01期
2 王琪;;構建和諧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我國離婚婦女財產權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王琪;;經濟學視閾的離婚婦女財產權益[J];求索;2006年07期
4 殷積松;;財產權益弱化之下女性人格權的考量[J];人民論壇;2010年17期
5 郭婭麗;;特定群體人格權益與財產權益沖突的解決思路——“娃娃股東”事件評判的另一個視角[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6期
6 溫銳;李永安;;十六大以來農民土地財產權益保障改革的進程與展望[J];中共黨史研究;2012年07期
7 李林章;劉愛武;;六個字挽回37萬財產權益[J];中國審判;2014年04期
8 何瀟;土地征用改革——保護農民土地財產權益的積極探索[J];中國監(jiān)察;2005年09期
9 王元麟;;論農民財產權益的保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法制與社會;2007年05期
10 王從容;;論我國民營企業(yè)財產權益的法律保護[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曹鳳國;田強;;對非財產權益執(zhí)行的正當性研究[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馬揚 蔡敏 姚遠;保障農民財產權益首次寫入報告[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2 本報記者 徐錦庚 卞民德 潘俊強;充分保障農民財產權益[N];人民日報;2014年
3 徐恒杰;維護農民土地財產權益需要銳意改革[N];農民日報;2013年
4 張洪松 市農委;探索落實農民的財產權益[N];重慶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王海平;推進土地確權,保障農民財產權益[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6 侯雪松;公司注銷后其享有的財產權益如何處理?[N];江蘇法制報;2007年
7 張一然;離婚時,如何保障婦女的財產權益[N];中國婦女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史玉根;財產權益應該未雨綢繆[N];中國婦女報;2009年
9 金勇;村民自治成為侵害婦女權益的擋箭牌[N];中國婦女報;2007年
10 謝云挺;“農嫁女”財產權益受保護[N];溫州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書波;美術作品作者財產權益保護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璇;離婚女性財產權益保護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馬素德;論穆斯林婦女離婚中的財產權益保護[D];蘭州大學;2016年
3 鄔文婷;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4 孫卉;論人格標識上財產權益的民法調整[D];吉林大學;2011年
5 段榮芳;論我國離婚婦女財產權益的法律保護[D];山東大學;2007年
6 唐年華;我國婦女財產權益法律保護問題探析[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7 馬瑋艷;論我國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法律保護[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8 施瓊;離婚訴訟中女性財產權益的法律救濟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張朝華;刑事訴訟中被害人財產權益保障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學;2009年
10 劉璐;論婦女離婚時財產性權益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財產權益保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0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28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