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芻議
本文選題:離婚 切入點:損害賠償 出處:《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我國新婚姻法中 ,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作為一種權利救濟制度 ,旨在保護婚姻關系中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因夫妻一方的過錯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而引起離婚 ,過錯方應向無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shù)拿袷仑熑。文章對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的提出、責任的構成要件、適用范圍及現(xiàn)實意義進行了探討。
[Abstract]:In the new marriage law of our country, as a kind of right relief system,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ivorce fault damages is aimed at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non-fault party in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The fault party should bear the civil liability for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to the no-fault par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the divorce fault damage compensation,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the liability,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13.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田嵐,何俊萍;論離婚有過錯方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析因配偶一方婚外戀導致離婚的現(xiàn)狀及其民事責任[J];東南學術;2001年02期
2 王利明;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問題[J];法學;2001年03期
3 阿計;解讀新《婚姻法》[J];政府法制;2001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2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張宗高;我國證券民事責任制度不足與完善[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高鵬;論共同危險行為之歸責基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5 崔明伍;新聞侵權行為的特殊性[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杜穎;人格權保護中的保全請求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王俊波;論我國涉外產品責任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馮桂艷;網絡時代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9 郭明;;淺析學生管理中的突發(fā)事件及處理[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1期
10 蔣連舟;;隱私權崛起原因及民事立法之完善[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岳彩申;符勇;唐澤兵;;論中國董事及高級管理者責任保險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徑[A];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保險與社會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4[C];2004年
2 林國榮;;侵犯著作權的構成要件——侵犯著作權的法律問題研究之一[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姚兵兵;;銷售商在專利侵權中賠償責任的確定——過錯侵權理論的運用[A];專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4 孫海龍;姚建軍;;完善專利侵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以中美兩國專利侵害賠償制度及其司法實踐比較為研究視角[A];專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5 劉茹;;試論我國環(huán)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的立法與完善[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6 朱慧芬;湯嘯天;陳冬滬;夏春琴;王健;金黎鋼;管麗娟;;公共場所監(jiān)控圖像采集利用與隱私權保護研究報告[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7 陳婉玲;梁開斌;;論商業(yè)信用權的法律保護[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郭會麗;;論鐵路旅客人身傷亡限額賠償制度[A];擴大鐵路對外開放、確保重點物資運輸——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暨中國鐵道學會學術年會和粵海通道運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楊運福;林翠珠;;我國沿海運輸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研究[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丁利明;國際產品責任法律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3 鐘淑健;民事抗辯權及其基本規(guī)則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段榮芳;體育運動傷害侵權責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齊曉霞;藥害事故防范與救濟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于林洋;廣告薦證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 黃登笑;藥品不良反應補償體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周雪梅;刑事犯罪與民事侵權比較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9 張雅萍;期待權導論[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潘牧天;民事訴權濫用的侵權責任[D];黑龍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海寧;環(huán)境侵權損害賠償社會化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穎;公司控制權配置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玉英;商業(yè)廣告虛假薦證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尚曉璐;缺陷服務行為致第三人損害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徐媛斐;視頻分享網站的侵權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曹康明;論第三人侵害債權及其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高錆;“信息定位服務”提供者網絡侵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王小明;船員人身傷亡工傷保險賠償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劉悅丹;論侵占不法原因給付行為的定性[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張紹治;論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平衡保護[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曉峰;;關于完善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建議[J];網絡財富;2009年20期
2 張恩龍;陳敬濱;;對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一點認識[J];新西部;2007年02期
3 劉丹,黃錫生;論離婚過錯賠償[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李莉莎;離婚過錯賠償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孟德花;淺析離婚過錯損害賠償[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6 陳葦;離婚損害賠償法律適用若干問題探討[J];法商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法學版);2002年02期
7 姬新江;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法律適用[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王杰;李漫天;徐占五;;淺析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之完善[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9 許彩云;論離婚過錯賠償責任[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龍春松;評婚姻法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程小麗;;掃描“80后”離婚狀況[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過保錄;;淺談地方媒體對性問題報道的導向與誤區(qū)[A];江蘇省性學會第六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李惠;褚琰;;試析重婚罪的構成[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浩;;關于同性伴侶關系[A];全國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經驗交流暨《朋友》項目十周年慶典與貝利—馬丁獎頒獎大會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新兵;誰先提出離婚就吃虧嗎[N];農民日報;2002年
2 陳默;單位以離婚“違約”為由 將職工除名是否合法[N];法制日報;2000年
3 柏榮;法律能規(guī)范感情嗎?[N];檢察日報;2001年
4 張玉魯 張振卿;怎么遏制利用離婚逃債[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離婚后發(fā)現(xiàn)轉移財產能否要求重新分割[N];檢察日報;2002年
6 陳全興 佟吉清;離婚時,知識產權怎么分[N];經濟參考報;2000年
7 方俊;合資企業(yè)緣何熱衷“離婚”[N];國際經貿消息;2002年
8 本報記者 廖文燕 史彥;我們該如何結婚?[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9 沈莉波;離婚離出假幣案[N];江蘇經濟報;2000年
10 西安政治學院軍事法學系 曾火倫 吳凡;植物人離婚:一個兩難的選擇[N];人民法院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焦燕;婚姻沖突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姜茹嬌;國際私法中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劉海安;過錯對侵權法上無過錯責任賠償范圍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穎;婚姻法實施中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陳嵐;我國探望權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李明建;論實現(xiàn)離婚后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王梅霞;我國離婚損害賠償適用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5 錢震杰;論我國探望權制度及其完善[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6 徐珍君;論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立法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嚴力;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王艷;論意思自治原則在離婚法律適用中的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張慧超;唐代離婚及再婚的法律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張宇;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07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160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