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伊斯蘭習慣法研究
本文選題:維吾爾族 切入點:伊斯蘭法 出處:《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習慣法之所以能產生作用,人們之所以尊奉民俗習慣,顯然習慣法能有效地應付社會生活,習慣法根植于當?shù)厣畹暮侠硇?是建立在人們對它有著基本的認同和認可,能為人們帶來好處,如果習慣法無法保障這一點,其自然淘汰是必然的。顯然,習慣法所建構的這種簡單而又有效的規(guī)范秩序構成了少數(shù)民族社會的基礎,國家法和習慣法之間存在的“差異”和“斷裂”成為我們必須面臨的實際情況和現(xiàn)實國情。①習慣法需要國家法作為后盾的支持以顯示其權威性,而國家法又需要借助習慣法幫助其規(guī)范秩序。過分倚重于國家法的控制手段,輕視習慣法的作用,社會控制機制就有可能失衡不利于圓滿解決問題。② 本論文除了第一章緒論部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析習慣法和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以及維吾爾族習慣法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論析維吾爾族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談論維吾爾族習慣法的產生,發(fā)展過程。第三部分按照一般部門法的分類,對維吾爾族習慣法的內容進行梳理。第四部分論析維吾爾族習慣法的法源,主要談論維吾爾族人在歷史上所信仰的一些宗教對今天維吾爾族習慣法的影響等。第五部分分析維吾爾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沖突,并提出了如何促進維吾爾族習慣法與國家法融合的一些看法。
[Abstract]:The reason why customary law works, the reason people respect folk customs, it is obvious that customary law can effectively cope with social life, customary law is rooted in the reasonableness of local life, and it is based on people's basic recognition and recognition of it. If customary law does not guarantee this, its natural elimination is inevitable. It is clear that this simple and effective normative order constructed by customary law forms the basis of minority society, The "difference" and "break" between the National Law and the customary Law become the actual and realistic situation that we must face. 1 the customary Law needs the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Law to show its authority. And the national law needs to help it regulate the order with the help of the customary law. Depending too much on the control means of the national law and despising the function of the customary law, the social control mechanism may be out of balance and not conducive to the satisfactory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2. 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customary law, minority customary law and Uygur customary law.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ygur nationality. The third part is to sort out the content of Uygur customary law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general branch law. Part 4th discusses the legal source of Uygur customary law.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some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Uyghur people on the Uygur customary law today. Part 5th analy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ygur customary law and the state law. Some views on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yghur customary law and national law are put forward.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樓望皓;;}岫宓慕蒣J];新疆人大(漢文);1997年10期
2 李吟屏;;維吾爾族使用過的文字[J];新疆人大(漢文);1998年04期
3 ;小平同志與維吾爾族小花帽[J];中國穆斯林;2004年05期
4 ;一位鄉(xiāng)村女醫(yī)生的民族情懷——新疆十大杰出母親夏忠惠的事跡[J];中國婦運;2010年04期
5 呂志強;張應翔;;一腔摯愛獻給黨——記新疆軍區(qū)某部副營長克里木·吾守爾[J];今日新疆;2010年12期
6 本刊編輯部;龍曄生;馬善平;李立;;探訪維吾爾族第二故鄉(xiāng)的幸福生活[J];民族論壇;2011年03期
7 樓望皓;;民族風情——艾提尕爾廣場的薩瑪舞[J];新疆人大(漢文);1996年05期
8 ;自治區(qū)九屆人大三次會議常務主席名單[J];新疆人大(漢文);2000年02期
9 蘭其祥;;為民解難的檢察長[J];新疆人大(漢文);2003年07期
10 李春梅;;哥倆好[J];兵團工運;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北京“新疆村”課題組;;“新疆村”的現(xiàn)狀及其經營活動[A];城市中的少數(shù)民族[C];2001年
2 武麗君;滕玉芬;劉暉;劉芳;庫爾班江;龔瑤;;新疆地區(qū)維吾爾族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特點[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庫熱西江·托呼提;肉仙古麗;哈木拉提·吾甫爾;庫熱西·玉努斯;;新疆和田地區(qū)維吾爾族RhD陰性人群家系調查與系普分析[A];遺傳學進步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阿依克孜·卡德爾;吐爾根·依布拉音;;古代維吾爾文獻數(shù)字化淺談[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唐和年;杜宇奎;張總剛;李明;劉筠;郭永忠;阿不拉江;郭盛;馬中原;阿依別克;;漢族與維吾爾族機械瓣膜置換術后抗凝治療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6 李丹;王昕;王淑梅;樓雅卿;章國良;;中國人群CYP3A5與MDR1基因多態(tài)性對葡萄柚汁所致尿6β-OHF/C比值變化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徐臻榮;童秀珍;曾朝新;;和田棉紡廠維吾爾族職工營養(yǎng)調查報告[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84年
8 庫熱西江·托乎提;哈木拉提·吾甫爾;伊力哈木江·沙比提;;中國和田地區(qū)維吾爾族人群Rh血型研究[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9 魏蘭;洪切木;;維吾爾族和漢族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危險因素比較及健康指導[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專科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布艾加爾·哈斯木;馬依彤;湯寶鵬;鄭紅梅;;維漢民族住院患者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影響因素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文;新時期維吾爾族文學創(chuàng)作[N];文藝報;2008年
2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名單[N];人民日報;2009年
3 ;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名單[N];山西日報;2009年
4 記者 關劍書;吐市兩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N];吐魯番報(漢);2007年
5 羅青玲;四團職工與地方農民結對幫扶共同致富[N];兵團日報(漢);2007年
6 本報記者 初志英邋通訊員 王傳峰;為促進民族團結作貢獻[N];經濟日報;2008年
7 陸哲;維吾爾族的尿診[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8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委員會關于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名單的公告[N];克孜勒蘇報;2007年
9 記者 趙俊芬;維吾爾族鄉(xiāng)親勇救漢族兄弟[N];喀什日報(漢);2009年
10 記者 孫建兵;黨和人民感謝你![N];哈密報(漢);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卡麗比努爾·買買提;維吾爾族精神民俗審美文化研究[D];新疆大學;2004年
2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認同與社會交往[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毛穎;維吾爾族和漢族冠心病危險因素及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辛宏偉;3-6歲維吾爾族兒童漢語語言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魯曉擘;新疆維吾爾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準種特性及其生物學意義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李琳琳;膳食因素和Calpain-10基因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2型糖尿病[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瑪依拉·吾甫爾;ApoE、HLA-DRB及ACE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疆和田地區(qū)維吾爾族自然長壽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王海霞;農村維吾爾族女性的行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孫玉萍;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相關基因和環(huán)境因素及與代謝性疾病關系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林琳;新疆部分地區(qū)維吾爾族、漢族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阿衣努爾·吾斯?jié)M;維吾爾族伊斯蘭習慣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阿達力別克;維吾爾族男性不育癥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劉宣;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維吾爾族及漢族阿司匹林抵抗的臨床初探[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白黎軍;新疆維吾爾族英吉沙小刀工藝特質[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5 安尼瓦爾;新疆維吾爾族冠心病住院病人危險因素初步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1年
6 阿曼古麗·尤努斯;和田地毯文化及其變遷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7 宋偉偉;維吾爾族歌唱家熱比亞·買買提的聲樂藝術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建軍;維、漢族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對比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王莉莉;針刺維吾爾族單純性肥胖瘦素抵抗及相關因素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馬曉麗;PPAR-γ2基因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2型糖尿病的關聯(lián)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03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160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