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小說法學內涵的審美特征
本文關鍵詞: 張潔小說 審美特征 法律思想 司法機關 法學 審美心理距離 女作家小說 《愛 是不能忘記的》 作品 負面效應 出處:《當代文壇》1998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閱讀張潔的小說,有一個突出的感覺:她不僅經常注視生活中的法律現象,使相當一部分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律思想,而且遵循藝術的規(guī)律,把作品表現的法學內容上升到審美的高度,使其同時具有鮮明的審美特征,從而同新時期其他小說家的法律思想區(qū)別開來。因此,有必要從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段的結合上研究張潔小說的法律思想,強調其法學內涵的審美特征。如果只是簡單地搬用法學的理論和方法,單一地清理這位女作家小說的法律思想,將會干出削足適履的蠢事。
[Abstract]:Reading Zhang Jie's novels, there is a prominent feeling: she not only often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al phenomenon in life, so tha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works have a certain legal thinking, but also follow the law of art. The legal content of the works is raised to the aesthetic level, so that it has distinc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legal thoughts of other novelists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legal thought of Zhang Jie's novel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means, and emphasiz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legal connotation. To single out the legal ideas of the female writer's novel would be a folly.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囚讀張沽的小說,有一個實出的感黨:她不僅經常注視生活中的法律現象,使相當一郁分作品具有一定的法簿思想,而且迎循藝術的規(guī)律.把作品表現的法學內客上升到審獎的高度,使其同時具有鮮明的審美特征,從而同贏時朔其他小說茸的法律思想區(qū)別開來。因此,有必耍從思想內容和藝術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黎紅;;“編外園丁”的心歌[J];法學雜志;1980年02期
2 吳黛英;張潔小說藝術特色初探[J];求是學刊;1981年03期
3 陳淞;重抒發(fā)的小說藝術——評張潔的小說[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2年02期
4 張粵民;;認真的探索 出色的表現——論張潔小說散文的藝術成就和特色[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5 周慶基;;論張潔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6 顧柏林 ,王德孝;俄語詞法學新術語試譯[J];中國俄語教學;1984年02期
7 劉寧生;動詞的語義范疇:“動作”與“狀態(tài)”[J];漢語學習;1985年01期
8 商曉燕;;《法學詞典》的增訂工作[J];辭書研究;1985年02期
9 李陀;;張潔筆下的現代儒生[J];讀書;1985年12期
10 薛晨曦;張潔小說的道德感探討[J];文藝評論;198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庸;;《廣義模態(tài)邏輯》值得細讀[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2 張培智;;性病診療過程中的法學思維[A];江蘇省性學會第三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3 吳大華;;序[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4 ;后記[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程建平;;磁共振對外傷性脊髓損傷的法學鑒定[A];全國第六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6 戴先成;;法醫(yī)鑒定文書自動化管理[A];全國第六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7 汪吉發(fā);王天禹;;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法學角度談談我國內河船舶異地辦證和掛靠營運[A];中國航海學會內河港航監(jiān)督專業(yè)委員會2000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0年
8 吳大華;;序[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9 劉寶玉;;五年制外語與法學雙學士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法學教育:比較與省思——現代法學教育論壇文集[C];2001年
10 ;后記[A];中國律師產業(yè)化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社會科學新走向[N];北京日報;2000年
2 記者 孫愛民;電子商務立法,還是電子商務法[N];中國電子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張祺;侵犯名譽權:媒體的困惑與難題[N];中國婦女報;2000年
4 記者 賴紅英 通訊員 龍永筑;華南理工大雙學位生“暢銷”[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蔣安;法學教育專業(yè)設置需規(guī)范[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張寶敏 通訊員 丁峰;目標一流的——南開大學泰達學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鐘敏;“地方保護”該剎車[N];重慶商報;2000年
8 張碩;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本質區(qū)別[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9 唐紅祥;保險公司“送禮”真合理嗎[N];中國證券報;2000年
10 王爽;社區(qū)出現“心理減壓室”[N];中國質量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卓澤淵;法的價值總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陳東;論跨國公司治理中的責任承擔機制[D];廈門大學;2001年
3 劉家安;買賣的法律結構[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李鐘斌;反壟斷法的合理原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5 吳風云;證券市場監(jiān)管論[D];四川大學;2002年
6 朱慶育;意思表示解釋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葛洪義;法與實踐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孫霄兵;受教育權主體范式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愛年;環(huán)境法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沈鵬;證券監(jiān)管的限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建勛;法學判例教學方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振華;刑事訴訟現代化法學透視[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廖琴芳;論張潔小說中的女性形象[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朱玉;公司治理機制研究——法學和經濟學的角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延欣;農業(yè)合作社的法學定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付華輝;論人力資本出資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劉素娟;建立我國稅收基本法的思考[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8 韓亞峰;西學東漸[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趙偉偉;政策定向法學派淺議[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范明嫻;反思女性主義法學[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645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146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