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立場與法律技術——中德情婦遺囑案的比較和評析
本文關鍵詞:道德立場與法律技術——中德情婦遺囑案的比較和評析
【摘要】:中德判例表明,如何評判情婦遺囑,充滿著道德立場的對立,法律技術不過是論證道德立場的工具。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法院應根據(jù)具體案情,尋求法外標準,依據(jù)多數(shù)原則,進行價值評價,采用地方性觀念和據(jù)以個人經(jīng)驗,分五步對善良風俗或社會公德具體化。在存有明顯爭議且無法判定誰全對誰全錯時,必須反對非此即彼的態(tài)度,應當兼顧當事人雙方和社會對立的道德立場。由于遺產(chǎn)的可分割性,可以讓道德騎墻并變成兼容的判決。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情婦遺囑 道德立場 法律技術
【分類號】:D923.9
【正文快照】: 曾引得公眾和學界廣泛討論的2001年瀘州情婦遺囑案,舊稱“二奶案”或“遺囑(贈)案”終判已過去6年,為何舊案重提一般而言,激辯過后沉寂下來的思考也許更為合理。更為要緊的是,舊案中蘊含著一個重大問題需要回答:在涉及道德立場對立的案件中,法律技術與道德立場的關系如何,即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來梵;張卓明;;論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從規(guī)范性法學方法論角度的一個分析[J];中國法學;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玲伶;;章程對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影響[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李曉新;;憲法經(jīng)濟制度的規(guī)范化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范婷婷;;略論代位權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4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5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chǎn)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蔣輝宇;;論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與社員的責任形式——對當前學界有關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馬特;;人格權與憲法基本權關系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魯忠江;吳向陽;;論保險合同中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許翠霞;;動物真的能夠成為法律主體嗎?——關于法律主體的前提性說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陸丹;;論醫(yī)療機構在“錯誤出生”中的法律責任[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楊朝霞;;論動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視角[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思遠;黃明健;;林權的物權請求權探析[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吳一博;;論我國野生動物資源的物權法保護[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鄒碧華;王建平;陳婷婷;;審視與探索——要件審判九步法的提出和運用[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玄玉寶;;論能動司法在個案裁判中的實現(xiàn)——從一則公報案例切入[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李杰;;法官機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郭哲;車璐;;刑事辯護的思維技巧——以阿拉巴馬州訴內(nèi)斯謀殺案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9 胡志堅;;運用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問題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林來梵;鄭磊;;關于“法律學方法論”——為了一個概念的辯說[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張純輝;司法判決書可接受性的修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方興順;TRIPS協(xié)定下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9 崔聰聰;日本電子記錄債權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曉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耿如昕;反思與重構:我國行政訴訟被告認定規(guī)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唐琳;非典型股東查閱權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f,
本文編號:1016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101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