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合同立法的發(fā)展趨勢
本文關鍵詞:典型合同立法的發(fā)展趨勢
【摘要】:典型合同歷來是各國民事立法的重要內容。近幾十年來,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進,有力地促進了合同法的發(fā)展。就典型合同立法而言,其具有如下發(fā)展趨勢:在價值上注重人文關懷,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發(fā)展新的典型合同類型,承認混合合同制度,合同規(guī)則日益復雜化和技術化,合同法的發(fā)展出現(xiàn)國際化與趨同化趨勢,示范法功能日趨重要。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典型合同 混合合同 示范法 立法
【分類號】:D913
【正文快照】: “法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少是永久不變的!盵1]314有關典型合同的立法就深刻體現(xiàn)了這一點。所謂典型合同,又稱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對其類型、內容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的合同。[2]20典型合同歷來是各國民事立法的重要內容,從形式上看,有關典型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可;類型思維及其法學方法論意義——以傳統(tǒng)抽象思維作為參照[J];金陵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登華;;試論可仲裁范圍的限與擴[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4 鐘凱;;關聯(lián)交易相關概念比較與學說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5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6 申惠文;;駁民法憲法新同位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8 張目強;;UCP600對跟單信用證項下銀行審單規(guī)則的新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9 李飛;;邁入漸進之路的中國商法學——王保樹教授的《商法總論》評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10 吳沈括;;論博客刑事責任之歸致——以刑法解釋為進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輝;;侵權法的中國化理論與實踐——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條款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溫輝;;我國檢察機關性質分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錢翠華;;知識產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王榮平;;對德國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鑒與反思[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廖建求;姜孝賢;;法經(jīng)濟學語境下的環(huán)境侵權歸責原則重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石先鈺;;加強法官道德建設是法官職業(yè)化的必然要求[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舒國瀅;;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fā)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翔;當代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適用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徐子良;經(jīng)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小偉;我國農業(yè)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趙世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競爭法制建設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佳俊;重復保險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楊臻;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獨立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愛軍;行政行為的目的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玉鴻;韋伯的“理想類型”及其法學方法論意義——兼論法學中“類型”的建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李可;原則和規(guī)則的若干問題[J];法學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德生;遺產稅立法若干問題探討[J];學術交流;1999年06期
2 孫淑云,霍艷梅,王曉華;新《合同法》中無效經(jīng)濟合同的認定及處理[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胡宏梅,楊思斌;論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Z1期
4 徐國棟;對鄭成思教授的論戰(zhàn)論文的觀察[J];法學;2002年04期
5 朱一抒;物權行為理論再認識[J];法學雜志;2003年03期
6 袁小農;消費者的知情權及其法律保護[J];企業(yè)經(jīng)濟;2004年03期
7 唐向陽;;關于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思考[J];網(wǎng)絡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8 王和平;改革開放二十年我國版權保護述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9 梁冬梅;我國網(wǎng)絡著作侵權的立法現(xiàn)狀及立法構想[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10 孫晶巖;電子商務立法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耀明;;完善知識產權立法 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劉勝利;;聯(lián)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典通則概述[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C];2000年
3 關景新;張軍江;;聯(lián)合國貿法會《電子簽名示范法》(2001)評介[A];中華全國律協(xié)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知識產權論壇暨2001年年會集[C];2001年
4 宋宏;;特許經(jīng)營信息披露問題研究[A];入世后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xié)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2002年年會論文匯編[C];2002年
5 關景新;張軍江;;立法中的電子簽名問題[A];中華全國律協(xié)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知識產權論壇暨2001年年會集[C];2001年
6 關景欣;張軍江;;立法中的電子簽名問題[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7 崔明太;;淺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8 田芙蓉;;地理標志相關法律術語辨析[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實習記者 張茂州;專家談電子商務示范法的出臺[N];通信信息報;2001年
2 陸金保 鞠慶豐;對一起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的解析[N];人民法院報;2006年
3 王群;涉外民事法律不宜納入民法草案[N];法制日報;2003年
4 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屈茂輝;論無名合同及其法律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陳斌;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N];國際經(jīng)貿消息;2000年
6 鄭成思;國外信息網(wǎng)絡安全立法現(xiàn)狀及實踐[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1年
7 侯登華;格式電子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N];人民法院報;2004年
8 傅春榮;《反不正當競爭法》應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9 鄭成思;民法草案與知識產權[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3年
10 逄楊;法律規(guī)避制度之獨立性思考[N];中國貿易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強昌文;契約倫理與權利[D];吉林大學;2005年
2 張彤;歐洲私法趨同背景下的歐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莉莎;大額電子資金劃撥中的利益分析及其立法貫徹[D];暨南大學;2006年
2 楊德祥;商業(yè)秘密法律保護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王木春;論性騷擾的立法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7年
4 郭巖;優(yōu)先權制度立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胡艷;野生動物資源物權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6 趙東鵬;電子商務中有關簽名法律問題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7 李方向;論夫妻約定財產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楊俊龍;商業(yè)秘密法律救濟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9 竇雅萍;商業(yè)秘密法律保護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10 耿華;論商標淡化及反淡化保護[D];延邊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479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84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