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第三人合同之研究
本文關鍵詞:利益第三人合同之研究
【摘要】:合同相對性是合同法不言自明的規(guī)則。有學者視其為古典契約法理論的"第一塊基石",至今仍然是契約法的基本原則及各種制度的基礎。所謂的合同相對性是指合同原則上只在當事人之間發(fā)生效力,不及于第三人。但是隨著社會化大生產(chǎn)的發(fā)展,經(jīng)濟活動越來越復雜,第三人介入合同的情形不斷增加;加之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交易各方實力不平衡造成了合同之外第三人的權益無法脫離正常的合同關系。
【作者單位】: 甘肅政法學院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
【關鍵詞】: 合同相對性 利益第三人 法律解釋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236·Business在《合同法》的起草過程中,對第三人的利益有過討論和建議,并在合同草案專家建議稿中有相應的規(guī)定。但由于各方意見難以達成一致,專家的建議最終未被采納。取而代之的是《合同法》第64條和第65條。一、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與特征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名稱界定比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立新;中國合同責任研究(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唐先鋒;試論合同平等原則[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3 魏浩征;合同責任擴大化及其理論基礎[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焦富民;論我國合同責任制度的現(xiàn)代化[J];法學論壇;2003年03期
5 賀煥江;;論合同責任的效力根源[J];臺聲.新視角;2006年01期
6 阿迪力·阿尤甫;李建華;;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合同責任制度比較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張麗;;探析保險對合同責任的分擔作用[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3年01期
8 葉平;無效與有效經(jīng)濟合同責任之異同[J];安徽大學學報;1986年02期
9 阮贊林,金啟洲;略論我國合同責任體系的完善[J];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02期
10 張家勇;;論前合同責任的歸責標準[J];法學家;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春龍;;船舶掛靠經(jīng)營的合同責任辨析——兼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內(nèi)水路貨物運輸糾紛案件法律問題的指導意見》[A];改革創(chuàng)新不停步,,攻堅克難促發(fā)展——2013年“蘇浙閩粵桂滬”航海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伯松;公司老總審查合同的“十全大補貼”[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2 李純裕;合同一方未蓋章時如何處理[N];人民法院報;2002年
3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韓世遠;合同責任的爭點與反思(上)[N];人民法院報;2001年
4 羅天華;從房屋租賃案件看合同責任的相對性[N];建筑時報;2013年
5 浙江省旅游質監(jiān)所 黃恢月;包價旅游合同賠償糾紛及其處理[N];中國旅游報;2010年
6 周金龍;掃除“效力盲區(qū)”拓寬維權路徑[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0年
7 秦曉玲邋張兆利;單方違約造成爛瓜責任誰擔[N];農(nóng)民日報;2008年
8 閔杰 李佩;正確把握產(chǎn)品合同民事責任[N];中國質量報;2000年
9 陳圣勇;合伙人中途退伙應否承擔合同責任[N];人民法院報;2002年
10 毛劍平;不應把所有損失都推給受災者[N];法制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繼平;公司成立前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蘇詩銘;先合同責任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D];廣州大學;2013年
3 段婷婷;證券法中的合同責任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4 梁勇;論合同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問題[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5 張文勝;從合同觀念的嬗變看我國合同責任制度的創(chuàng)新[D];安徽大學;2003年
6 喬琪勤;關于合同責任的若干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7 韋貴蓮;合同責任賠償范圍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8 朱新天;期貨經(jīng)紀公司的民事責任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9 劉文力;強化約定違約金約束的思考[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81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68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