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支付令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本文關鍵詞:我國支付令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更多相關文章: 支付令 財產(chǎn)保全 有限審查 完善
【摘要】: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0條第2款規(guī)定的支付令制度一度被認為是《勞動合同法》的一大亮點,但在實踐中卻遭到冷遇。在分析現(xiàn)有支付令制度概念和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支付令制度在實務中的種種缺陷,并提出從法律宣傳、增加財產(chǎn)保全措施、支付令異議有限審查、訴訟程序銜接等方面完善支付令制度,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以更好保護。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法學院;重慶市北碚區(qū)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支付令 財產(chǎn)保全 有限審查 完善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0條第2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shù)厝嗣穹ㄔ荷暾堉Ц读?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由于直接賦予了勞動者依法申請支付令的權利,使得勞動者能夠繞開冗長的仲裁、訴訟程序,達到一步到位拿到被拖欠的勞動報酬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匡和平;;關于當代中國農(nóng)民“公民地位”的人學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李旭東;段小兵;;試論我國合同信賴利益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登華;;試論可仲裁范圍的限與擴[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2 顏良偉;;沖突與協(xié)調(diào):民事抗訴中檢法關系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3 李漢昌,陳金玲;督促程序中債權人的程序障礙——兼論督促程序的發(fā)展完善[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董新凱;俞佳;;論反壟斷法中的民事責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董新凱;郁尊科;;論反壟斷法實施中的專家參與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何艷芳,余茂玉;執(zhí)行競合問題之構想[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王丹;公益訴權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蔣冬冬;;對我國法院調(diào)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郭志遠;;“以人為本”與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完善[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高光亮;;論民事訴訟審前程序的完善[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橋生;;讓調(diào)解走進“禁區(qū)”——民事訴訟調(diào)解范圍與限度之擴張[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尚洪立;邱新華;;嫁接與耦合:法院調(diào)解正當性的現(xiàn)實出路——以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為切入點[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吉萌;;民政部門“代訴”現(xiàn)象的反思與法律應對——兼論我國原告資格制度的瓶頸與突破[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4 肖剛;;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運行失范之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廣軍;;緊張、沖突與和諧——從法院調(diào)解協(xié)議的角度看法院調(diào)解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郭寶生;張彩霞;劉新;;也談民事發(fā)回重審制度的重構——以規(guī)制二審法院濫用終審權為視角[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姚兵兵;;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制度的設立及糾紛解決機制[A];專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8 閆文軍;;我國職務發(fā)明獎勵報酬糾紛分析研究[A];專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9 王顯波;;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調(diào)解制度[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10 張敏;;試論我國訴訟代理問題的完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瑞;民事審級制約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4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5 張雪樵;經(jīng)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莎;國際電子商務中公證應用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崔斌斌;論“法庭之友”制度之引入[D];煙臺大學;2010年
3 馮曾珍;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楊晟;論法官的民事證據(jù)司法裁量權[D];湘潭大學;2009年
5 李軼;舉證責任及其分配在審判實踐中的應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朱奇;虛假訴訟的特征和識別[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王春艷;我國民事執(zhí)行救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偉;西藏法院民事調(diào)解現(xiàn)狀、成因及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梁振彪;“繁簡分流”與民事訴訟程序簡化[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楊麗;論民事抗訴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哈欽斯;力;;論民主[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8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桑一帆;締約中的信賴利益及其賠償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淑惠;;多維度治理惡意欠薪[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1年07期
2 孫德強;;關于完善勞動爭議協(xié)商和調(diào)解制度的調(diào)查報告[J];法律適用;2011年07期
3 張樹興;趙嫻;;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廊建設法律問題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丹;上海法院首次對欠薪企業(yè)下達“支付令”[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本報記者 陳曉薇 通訊員 李宇東 李秦川;勞動者可申請“支付令”討回欠薪[N];深圳商報;2008年
3 吳春明 山東省章丘市勞動保障局;怎樣向人民法院申請欠薪支付令[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4 河南省滑縣人民法院 程永杰;單位欠薪能直接申請支付令嗎?[N];人民法院報;2008年
5 記者 劉丹;上海:“支付令”為農(nóng)民工討薪[N];檢察日報;2008年
6 李洪波邋通訊員 曾旋;31份支付令一天討回10萬欠薪[N];麗水日報;2008年
7 陳茹冰;被拖欠工資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9年
8 志靈;討薪:別高估支付令條款的作用[N];檢察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趙華瓊;追欠薪 義烏市發(fā)出首個“支付令”[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9年
10 邱春波 徐華;不給工會撥經(jīng)費 法院下達支付令[N];工人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燕艷;論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D];山西大學;2007年
2 王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3 呂春寶;行政復議制度的缺陷和完善探析[D];吉林大學;2007年
4 劉權;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義德;房屋拆遷糾紛的行政裁決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趙麗靜;海洋環(huán)境行政指導制度困境及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7 宋廣奇;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曹麗娜;論行政應急處理權的法律規(guī)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書筍;行政緊急處置權的法律控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熊松濤;治安管理處罰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47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64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