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同法中連帶責任的確定及作用
本文關鍵詞:論合同法中連帶責任的確定及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法律所指連帶責任,即是相關人員必須為自己所參與的各種活動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既然是法律所指,當確定任一法定連帶責任時,自是需要相關法律加以協(xié)調。合同中的連帶責任是基于合同關系產生的,依據(jù)合同的相關規(guī)定,合同各方應承擔的連帶責任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探討合同法對連帶責任的解析對于當前法律體系的完善和社會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都有著相當重要的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合同法中的連帶責任分類及確認條款,并以此為基礎展開了對法定連帶責任的形成原因及功能作用的論述,并就多數(shù)人之債的處理方式提出了若干法律建議,以期與業(yè)界學者共同交流。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關鍵詞】: 合同法 連帶責任 責任界定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以現(xiàn)行法律實施與規(guī)制情況來看,合同法律關系中的連帶責任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明確,不少環(huán)節(jié)都存在紕漏,亟待引起法學界與社會傾注更多的關注與研究。筆者結合實踐經(jīng)驗,與之現(xiàn)行法律為準繩,就此展開論述,以期對明確合同連帶責任的法律界定有所理論與實踐意義。一、合同法中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關鳳榮;;《勞動合同法》連帶責任之規(guī)定與立法價值[J];長白學刊;2010年02期
2 侯玲玲;;我國勞動派遣連帶責任規(guī)定之法理分析——評《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guī)定[J];法學;2008年05期
3 劉川;;我國勞務派遣法定連帶責任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10期
4 楊會;;邏輯意義上的連帶責任和技術意義上的連帶責任:一對新概念的提出[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萬輝;;《勞動合同法》利益導向的定位與重塑[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2期
2 鄧旋;;淺析我國的勞務派遣制度[J];法學雜志;2010年S1期
3 李天霞;;勞動派遣制度之法學分析[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0年11期
4 劉川;;我國勞務派遣法定連帶責任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10期
5 鄭澤;;高校勞務派遣實踐中的問題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19期
6 董夢曄;;《勞動合同法》第92條連帶責任相關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4年09期
7 莊瑞銀;;試論我國的勞務派遣制度中的雇主責任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4年18期
8 李雄;;我國勞務派遣制度改革的誤區(qū)與矯正[J];法學家;2014年03期
9 潘悅;;無效的勞務派遣概述[J];華章;2011年15期
10 宋紹成;;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經(jīng)濟論壇;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躍利;桑家寧;;論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諧勞動關系論壇暨河北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亞琦;論勞務派遣用工中若干實踐問題及制度完善[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王艷軍;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3 沈巍靜;外企代表處勞動派遣的市場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麗穎;《勞動合同法》的價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孔凡武;論非標準勞動關系的法律保護[D];寧波大學;2011年
6 惠晶晶;對勞務派遣中雇主責任分配問題的思考[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劉士卿;A公司勞務派遣員工激勵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金煒;我國企業(yè)勞務派遣員工的激勵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潘悅;勞務派遣民事法律關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10 丁銀;《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勞動派遣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焦艷紅;;無意思聯(lián)絡的數(shù)人侵權——以類型化研究為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2 謝增毅;;美國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及對我國立法的啟示——兼評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J];比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張豐瑞;姜全中;;論《勞動法》中連帶責任制度的拓展與深化[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5期
4 韓世遠;試論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對我國《合同法》第64條的解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5 胡海容;;美國侵權法上連帶責任的新發(fā)展及其啟示[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6 李新;;數(shù)人侵權形態(tài)劃分及其責任承擔標準的法律探析——兼評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J];法學雜志;2010年01期
7 林嘉;;論社會保障法的社會法本質——兼論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J];法學家;2002年01期
8 侯玲玲;曹燕;;勞動派遣關系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J];法學評論;2006年06期
9 侯玲玲;;我國勞動派遣連帶責任規(guī)定之法理分析——評《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guī)定[J];法學;2008年05期
10 薛寧;;勞務派遣制度的終結——評《勞動合同法》第92條[J];經(jīng)濟論壇;2009年2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曉琳;論民商立法中連帶責任的膨脹[J];商業(yè)研究;2004年04期
2 李軍;民事連帶責任芻議[J];法律適用;2004年04期
3 邱文華;代理中的連帶責任[J];襄樊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邱文華;合伙連帶責任初探[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王靜波;;論連帶責任的歸責依據(jù)——兼談合同法第四百零九條[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唐戰(zhàn)立;;關于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制度的幾點思考[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jīng)濟;2006年10期
7 李明晉;;連帶責任制度成因探討[J];法制與社會;2008年06期
8 胡海容;;擴張與限制之間:我國連帶責任的新發(fā)展[J];社會科學家;2008年07期
9 郭曉霞;;連帶責任制度探微[J];法學雜志;2008年05期
10 孔鵬;李益明;;廣告表演者連帶責任之辨析[J];江南論壇;2009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省丹陽市人民法院 符向軍;代言虛假廣告應負“連帶責任”[N];人民法院報;2013年
2 湖南省雙峰縣人民法院 歐陽少林;連帶責任判決與執(zhí)行之間沖突的解決[N];人民法院報;2010年
3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 黃東海;興泰行“商欠”案揭示傳統(tǒng)連帶責任制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王發(fā)強;廣告商與無條件連帶責任[N];人民法院報;2000年
5 苑廣闊;“廣告連帶責任”給明星敲響了警鐘[N];中國商報;2014年
6 劉玲;析民事連帶責任的適用[N];今日信息報;2008年
7 浙江大公律師事務所 李旺榮;出租房屋須承擔 連帶責任于法無據(jù)[N];人民日報;2012年
8 王炳亮 黃崗;債務擔保已逾期連帶責任可免除[N];法治快報;2010年
9 彭箭;法院應尊重原告選擇被告的權利[N];人民法院報;2005年
10 駱勇;司法考試疑難問題解答(六)[N];人民法院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思思;民事連帶責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段曉鵬;民事連帶責任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3 王朝霞;論民事連帶責任的適用[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朱晶;連帶責任性質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元曉鵬;論連帶責任的根據(jù)[D];鄭州大學;2009年
6 胡寅雪;連帶責任制度研究[D];吉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7 逄穎穎;連帶責任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劉卓悅;論我國建設工程中總承包與分包的連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陶偉;民事連帶責任制度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彭虎;連帶責任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論合同法中連帶責任的確定及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8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50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