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11:05
違約損害賠償是合同法領(lǐng)域的重要內(nèi)容,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立法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堵�(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74條確立的違約損害賠償?shù)幕驹瓌t平衡了兩大法系之間的沖突,在制度安排上公平合理,沒有偏袒賣方或買方,為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理解和接受,促進了國際貿(mào)易的發(fā)展。同時,《公約》的違約損害賠償基本原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本文立足于《公約》的第74條,從該條文的歷史演變出發(fā),對《公約》中的違約損害賠償基本原則進行了研究。本文重點分析了《公約》第74條確立的兩大基本原則——完全賠償原則與可預見性原則。此外,本文把《公約》中的違約損害賠償基本原則與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基本原則進行比較,從而分析該原則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 《公約》第74條的沿革與適用范圍
1.1 基本概念解讀
1.1.1 違約損害賠償
1.1.2 違約損害賠償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地位
1.2 《公約》第74條的歷史演變
1.2.1 1964 年《國際貨物買賣同一法公約》第82條
1.2.2 《公約》1977年草案第55條
1.2.3 《公約》1978年草案第70條
1.3 《公約》第74條的適用范圍及與其他條款的關(guān)系
1.3.1 《公約》第74條的適用范圍
1.3.2 《公約》第74條與其他條款的關(guān)系
1.4 《公約》第74條涉及的幾個問題
1.4.1 《公約》關(guān)于損害的分類
1.4.2 《公約》第74條中損害責任產(chǎn)生的情形
1.4.3 《公約》確定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原則
2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
2.1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
2.2 《公約》完全賠償原則的范圍
2.2.1 期待利益
2.2.2 信賴利益
2.2.3 信賴利益保護與期待利益保護之間的關(guān)系
2.3 與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較
2.3.1 大陸法的完全賠償原則
2.3.2 英美法的完全賠償原則
2.3.3 與《公約》相比較
2.4 完全賠償原則與價格差額規(guī)則的關(guān)系
3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可預見性原則
3.1 可預見性原則的基本含義
3.1.1 可預見原則概述
3.1.2 可預見原則的理論基礎(chǔ)
3.2 可預見原則的內(nèi)容
3.2.1 預見主體
3.2.2 預見的時間因素
3.2.3 預見對象
3.2.4 《公約》第74條的"理應(yīng)預見"
3.3 幾種可預見的典型情形
3.3.1 貨物的價值
3.3.2 再出售的盈利
3.3.3 企業(yè)停產(chǎn)的損失
3.3.4 其他隨之發(fā)生的損失
3.4 可預見性原則的適用
3.5 與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較
4 對《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評價
4.1 《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優(yōu)點
4.2 《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不足之處
4.2.1 損害賠償?shù)挠嬎銜r間和地點
4.2.2 損益相抵原則
4.2.3 人身傷害賠償
4.2.4 未來損失賠償
4.2.5 機會損失賠償
4.2.6 非金錢損失賠償
4.2.7 損害賠償?shù)呢泿?br>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違約損害賠償制度的比較法研究[J]. 李良才. 湖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 2009(03)
[2]CISG違約損害賠償研究[J]. 姚葉. 法制與社會. 2008(33)
[3]兩大法系違約損害賠償可預見性規(guī)則的比較研究[J]. 劉寧波. 法制與社會. 2008(32)
[4]CISG中損害賠償制度評析[J]. 莫萬友.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0)
[5]違約損害賠償研究[J]. 包琳. 法制與社會. 2008(18)
[6]論《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違約損害賠償基本原則[J]. 虞汪日.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05(07)
[7]《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免責規(guī)定之研究[J]. 孫美蘭. 法學. 2004(12)
[8]淺談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鶾J]. 周兆志,張鴻.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S1)
[9]完善我國違約賠償立法之我見[J]. 王曉平.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5)
[10]《合同法》與《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制度之比較[J]. 勞琳琳. 湖北社會科學. 2003(04)
碩士論文
[1]違約損害賠償問題研究[D]. 謝國成.四川大學 2007
[2]CISG與中國合同法關(guān)于買賣合同規(guī)則之比較[D]. 江文.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92754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 《公約》第74條的沿革與適用范圍
1.1 基本概念解讀
1.1.1 違約損害賠償
1.1.2 違約損害賠償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地位
1.2 《公約》第74條的歷史演變
1.2.1 1964 年《國際貨物買賣同一法公約》第82條
1.2.2 《公約》1977年草案第55條
1.2.3 《公約》1978年草案第70條
1.3 《公約》第74條的適用范圍及與其他條款的關(guān)系
1.3.1 《公約》第74條的適用范圍
1.3.2 《公約》第74條與其他條款的關(guān)系
1.4 《公約》第74條涉及的幾個問題
1.4.1 《公約》關(guān)于損害的分類
1.4.2 《公約》第74條中損害責任產(chǎn)生的情形
1.4.3 《公約》確定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原則
2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
2.1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
2.2 《公約》完全賠償原則的范圍
2.2.1 期待利益
2.2.2 信賴利益
2.2.3 信賴利益保護與期待利益保護之間的關(guān)系
2.3 與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較
2.3.1 大陸法的完全賠償原則
2.3.2 英美法的完全賠償原則
2.3.3 與《公約》相比較
2.4 完全賠償原則與價格差額規(guī)則的關(guān)系
3 《公約》第74條確立的可預見性原則
3.1 可預見性原則的基本含義
3.1.1 可預見原則概述
3.1.2 可預見原則的理論基礎(chǔ)
3.2 可預見原則的內(nèi)容
3.2.1 預見主體
3.2.2 預見的時間因素
3.2.3 預見對象
3.2.4 《公約》第74條的"理應(yīng)預見"
3.3 幾種可預見的典型情形
3.3.1 貨物的價值
3.3.2 再出售的盈利
3.3.3 企業(yè)停產(chǎn)的損失
3.3.4 其他隨之發(fā)生的損失
3.4 可預見性原則的適用
3.5 與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較
4 對《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評價
4.1 《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優(yōu)點
4.2 《公約》中損害賠償基本原則的不足之處
4.2.1 損害賠償?shù)挠嬎銜r間和地點
4.2.2 損益相抵原則
4.2.3 人身傷害賠償
4.2.4 未來損失賠償
4.2.5 機會損失賠償
4.2.6 非金錢損失賠償
4.2.7 損害賠償?shù)呢泿?br>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違約損害賠償制度的比較法研究[J]. 李良才. 湖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 2009(03)
[2]CISG違約損害賠償研究[J]. 姚葉. 法制與社會. 2008(33)
[3]兩大法系違約損害賠償可預見性規(guī)則的比較研究[J]. 劉寧波. 法制與社會. 2008(32)
[4]CISG中損害賠償制度評析[J]. 莫萬友.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0)
[5]違約損害賠償研究[J]. 包琳. 法制與社會. 2008(18)
[6]論《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違約損害賠償基本原則[J]. 虞汪日.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05(07)
[7]《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免責規(guī)定之研究[J]. 孫美蘭. 法學. 2004(12)
[8]淺談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鶾J]. 周兆志,張鴻.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S1)
[9]完善我國違約賠償立法之我見[J]. 王曉平.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5)
[10]《合同法》與《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制度之比較[J]. 勞琳琳. 湖北社會科學. 2003(04)
碩士論文
[1]違約損害賠償問題研究[D]. 謝國成.四川大學 2007
[2]CISG與中國合同法關(guān)于買賣合同規(guī)則之比較[D]. 江文.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92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30927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