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損害賠償問題研究——兼論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適用與完善
【作者單位】: 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韓世遠;違約損害賠償序說[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8年05期
2 王愛琳;;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J];學術交流;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誠信;羅爾斯和諾齊克正義理論導讀——兼談現(xiàn)代哲學研究的理論困境與思維轉(zhuǎn)型[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3期
2 胡小紅;論私法的強行性規(guī)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孔東菊;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比較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宋漢林;略論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范圍[J];安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6 張安毅,鄭志軍;信賴利益及其保護價值分析[J];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7 李騰宇;論締約過失責任法律制度[J];安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8 李敬從;論不真正連帶債務[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9 羅光飛,陳偉;論違約與精神損害賠償[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龔賽紅;論醫(yī)療損害責任的競合[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雪樵;;獨家分銷權保護之研究[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2 施玉平;;辭職權法律研究[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3 單紅軍;趙陽;;無單放貨,狼乎?兔乎?[A];中國律師2001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郭小東;許先叢;;論合同法上的代位權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林鵬鳩;;中國無單放貨有關法律問題研究[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姜叢華;盧方舟;;論強制締約[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7 何紅鋒;楊麗;;工程建設招投標糾紛的民事責任及可裁性分析[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8 周勇峰;;商品房預售合同若干問題研究[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9 徐巍;;論保險人對責任免除條款的明確說明義務[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振中;美國證券法上的民事責任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2 邢穎;禁止證券欺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龔賽紅;醫(yī)療損害賠償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曉龍;大型機電工程項目索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6 周曉唯;經(jīng)濟主體及其權利: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法學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7 黃明耀;民法適用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8 冀誠;試論所有制概念對中國私法制度的影響[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李聲煒;契約自由研究——一種制度經(jīng)濟學的解釋[D];吉林大學;2004年
10 朱凡;人的擔;局贫妊芯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新華;小額電子資金劃撥中的消費者保護——英美法的借鑒與中國相關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學;2000年
2 柯敏;違約責任歸責原則之比較[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3 彭書清;支付終結(jié)法律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4 何應偉;信用證欺詐犯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聶毅;內(nèi)幕交易民事責任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傅立英;論票據(jù)無因性[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黃臺英;關于中國合同法的違約體系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黃玉清;行政追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梁毅翔;“約因”理論在全球電子商務中價值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10 婁正濤;債權人代位權制度之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賈培榮;探析合同解除的幾個問題[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耿明;論合同的解除[J];經(jīng)濟問題探索;1999年06期
3 蔡立東;論合同解除制度的重構[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1年05期
4 王愛琳;;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J];學術交流;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寧波;;兩大法系違約損害賠償可預見性規(guī)則的比較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年32期
2 黃瀚瑤;;我國旅游合同違約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探微[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8年11期
3 劉巧玉;;從期待利益到信賴利益——一個賠償視角的轉(zhuǎn)換[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10期
4 于彥麗;論懲罰性違約損害賠償?shù)谋匾约捌溥m用條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鄭昱;英美法違約損害賠償規(guī)則及其在涉外商務中的應用[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年02期
6 王曉平;;我國違約損害賠償立法之檢討及其完善[J];研究生法學;2003年02期
7 蔡新華;;我國違約損失賠償范圍研討[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09年12期
8 王曉平;完善我國違約賠償立法之我見[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齊瑞花;蘭建勇;;關于違約損害賠償?shù)慕?jīng)濟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09期
10 潘曙亮;;芻議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鶾J];法制與社會;2010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梁蘭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情勢變更原則的確立[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句容市人民法院 余利亞 秦婧;如何認定違約損害賠償[N];江蘇農(nóng)業(yè)科技報;2008年
2 干文建;違約損害賠償應遵循的原則[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3 樊明;履行合同行為違反強制性規(guī)范與合同本身效力無涉[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4 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 曾照旭 王鋒;學校收取的定位費能否退還[N];人民法院報;2009年
5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世遠;違約賠償?shù)亩ㄐ苑治雠c定量考察[N];人民法院報;2008年
6 孫洪林 (作者系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約定不明確 索賠難上難[N];建筑時報;2007年
7 江蘇省徐州市九里區(qū)人民法院 段緒朝;我國違約責任中可預見規(guī)則之不足及完善[N];人民法院報;2007年
8 宋崇宇;違約金與損害賠償責任不能并用[N];中國貿(mào)易報;2007年
9 新疆財經(jīng)學院法學系 王婧;淺議賠償損失[N];新疆科技報(漢);2001年
10 孫曉e,
本文編號:2533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53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