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同法上的自由裁量權
[Abstract]:The adoption of flexible clauses in the contract Law not only expands the scope of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but also expands the discretion of the judicial adjudicators, which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ntract legis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discretion in contract Law,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 of leading to jad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艷梅;;論“代孕”引發(fā)的問題及其法律規(guī)制[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8期
2 段小兵;李旭東;;論我國民法典編纂中合同解釋規(guī)則的完善——以借鑒歐洲統(tǒng)一私法運動研究成果為視角[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李曉瑩;;淺論我國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算定[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4期
4 李書珍;;淺析合同傳真件的證明效力[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5 曹靜;桂瑩;;避風港原則適用條件的再認識[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6 萬楊;;論我國商事登記制度的完善[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7 袁俊明;;《產(chǎn)品質(zhì)量法》系列講座之五——產(chǎn)品質(zhì)量的行政責任[J];中國標準導報;1994年03期
8 羅佳意;;試論我國房屋登記賠償責任的分擔機制——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J];中國房地產(chǎn);2011年11期
9 韓佑;劉坤;;婚前協(xié)議中過錯懲罰條款的法經(jīng)濟學思考[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曹博;;淺析誠實信用原則[J];法制與社會;2011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侯海薏;俞翰政;;合理規(guī)范專利審批中的自由裁量[A];專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2 呂甲木;;知識產(chǎn)權法中的利益平衡機制——以知識產(chǎn)權法定賠償制度為視角[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下)[C];2009年
3 盧津津;;立法的“承諾”與“兌現(xiàn)”——試論國家侵權精神損害撫慰金量化標準的構建[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4 鄧宏光;;構建我國專利權不侵權確認之訴制度——以美國確認之訴為借鑒對象[A];專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5 戴文良;王旭東;;解析商品房銷售廣告構成合同內(nèi)容的條件[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李建忠;;修改超范圍的判斷應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A];全面實施國家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加快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能力-2011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暨第二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陳正軍;鄧學欣;張琛;劉旭蘭;劉淵;呂戰(zhàn)竹;李博;;關于適當擴大“依職權修改”的范圍和操作方式的探討[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紅雨;對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思考[N];中國工商報;2010年
2 杜燕霞;商標申請中商品審查的自由裁量權[N];國際商報;2008年
3 鄲宣 侯良清;法官應慎重行使自由裁量權[N];人民法院報;2001年
4 胡騰云;審理贍養(yǎng)探視案件應考慮的因素[N];江蘇法制報;2009年
5 記者 晉雅芬;業(yè)界呼吁將媒體侵權寫入《侵權責任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6 宋薇薇;精神損害賠償不能“明碼標價”[N];北京日報;2001年
7 陳軍朝;“愿者上鉤”騙術下的銀行責任[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9年
8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馬偉陽;法院審查商標是否近似的有關問題[N];中國工商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高峰;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應防止濫用“合理使用”[N];中國藝術報;2010年
10 廣東省中山市第一市區(qū)人民檢察院 陳俊濤;消費侵權損失不能簡單以倍數(shù)計算[N];檢察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婷婷;論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數(shù)額確定[D];吉林大學;2007年
2 宋慧青;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3 劉玉榮;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適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唐玉厚;民法原則的司法功能[D];吉林大學;2009年
5 邢娜;法官在民法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6 張豪;論我國民法法源[D];山西大學;2006年
7 林美;論附隨義務的法律適用問題[D];延邊大學;2006年
8 潘家軒;論誠實信用原則[D];山東大學;2006年
9 王慧瑩;船舶融資租購合同中若干問題探討[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10 李軍梅;論合同解除的條件[D];清華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46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44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