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合同法論文 >

保險合同解除與拒絕理賠關系辨析——兼談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前半段的適用

發(fā)布時間:2019-02-24 19:42
【摘要】:對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前半段未解除保險合同不得直接拒賠的規(guī)定的理解,應體現(xiàn)保險法第十六條蘊含的最大誠信與利益平衡目的。認為解釋第八條前半段不解除不得拒賠的規(guī)定適用十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所有情形,將使《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后半段以及第四、五款保險人拒絕賠償權的規(guī)定成為具文。主張可以選擇適用保險合同解除權與撤銷權來解決超過二年不可抗辯的客觀期限問題,將使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限制保險人解除權的規(guī)定虛置。因保險受益人故意拖延不報保險事故超過二年解除不可抗辯期間的,保險人可以適用合同法第四十五條附解除條件合同的規(guī)定,主張對方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合同失效。
[Abstrac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vision that the insurance contract may not be directly ref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eighth paragraph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surance law should reflect the purpose of maximum integrity and benefit balance contained in the sixteenth article of the insurance law.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ll the circumstances stipulated in paragraph 3 of Article 16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first half of Article 8 which does not lift the non-repudiation of claims will make the provisions of the second half of paragraph 3 of Article 16 of the Insurance Law and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4 and paragraph 5 of the insurer's right to refuse compensation a written text. The claim that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and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of insurance contract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bjective time limit beyond two years which cannot be defended will make the provisions of the third paragraph of Article 16 of the Insurance Law restricting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of the insurer to be void. If the insurance beneficiary deliberately delays reporting the insurance accident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insurer may apply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45 of the contract Law with the conditions of dissolution, and claim that the other party unjustly prevents the conditional achievement for his own benefit. The contract is invalid.
【作者單位】: 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民行處;漳州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
【分類號】:D922.28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夏元軍;;論保險法上解除權與民法上撤銷權之競合[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2 劉竹梅;林海權;;保險合同糾紛審判實務疑難問題探討[J];法律適用;2013年02期

3 張怡超;;論我國《保險法》中的不可抗辯條款及其適用[J];河北法學;201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隋愿;;保險糾紛裁判中的近因原則及其反思[J];法律適用;2014年01期

2 呂洪濤;;論保險合同解除權與民法中撤銷權之競合[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3年06期

3 馬寧;;保險法因果關系論[J];中外法學;2013年04期

4 馬寧;;保險法如實告知義務的制度重構[J];政治與法律;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賽武;保險法告知義務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鳴;保險法上的不可爭條款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賈笛;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4 張弘;保險人法定解除權制定之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曹治靜;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法律后果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范會玲;保險利益及其界定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7 李一君;不可抗辯條款下的保險欺詐及其防范[D];西北大學;2013年

8 佟軼;保險法不可抗辯規(guī)則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年

9 王婉;我國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海純;;保險人說明義務程度標準研究[J];保險研究;2008年01期

2 梁鵬;;新《保險法》下說明義務之履行[J];保險研究;2009年07期

3 肖和保;;保險合同的信息不對稱及其法律調整——兼論我國保險法的不足及完善[J];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4 張雪is;;保險人說明義務若干問題探析[J];法律適用;2010年08期

5 溫世揚;保險人訂約說明義務之我見[J];法學雜志;2001年02期

6 董成惠;;保險人說明義務制度理論基礎的探討[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孫玉芝;保險利益的概念分析[J];河北法學;2004年01期

8 徐曉;梁君;;論保險人的訂約說明義務[J];金陵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9 溫世揚;略論保險人訂約說明義務[J];律師世界;2001年10期

10 梁鵬;;保險利益概念立法之檢討——以我國《保險法》第12條為中心的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維建;論破產(chǎn)法上的撤銷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6期

2 汪世虎;試論破產(chǎn)法上的撤銷權[J];現(xiàn)代法學;1998年03期

3 谷孝剛;;對稅收撤銷權有關規(guī)定的兩點異議[J];天津經(jīng)濟;2006年01期

4 李金澤;;銀行行使撤銷權的糾紛及啟示[J];銀行家;2009年08期

5 李麗鳳 ,范志宏;代位權和撤銷權[J];中國稅務;2002年09期

6 李桂英;試論稅務機關的撤銷權[J];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7 劉曉純;破產(chǎn)撤銷權相關期間的限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蔡立東;楊宗仁;;論股東會決議撤銷權的主體及其行使[J];當代法學;2008年05期

9 李亮;行使代位權與撤銷權應注意的問題[J];吉林財稅;2001年09期

10 周龍杰;;股東的股東會決議撤銷之訴提訴主體資格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于海純;;保險人違反說明義務法律效果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2 王洪平;房紹坤;;破產(chǎn)撤銷權行使的實體條件釋論——以《破產(chǎn)法》第31、32條的規(guī)定為分析對象[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3 夏益國;;應在我國保險法律中增加保險合同的撤銷[A];2007環(huán)渤海區(qū)域金融合作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付翠英;;論破產(chǎn)撤銷行為的認定[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5 李志強;;論《破產(chǎn)法》上的偏頗性清償[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6 符琪;;信托公司違反信托義務的民事責任及立法完善[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7 王磊;;論保險法上的如實告知義務——兼評我國《保險法》的進一步完善[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曙光;破產(chǎn)法中的撤銷權[N];法制日報;2007年

2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欣新;堅決打擊破產(chǎn)欺詐逃債行為[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潘愛國 顧培龍;行使代位權、撤銷權要講條件[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4 陳孝語;股東會決議瑕疵之法律救濟[N];江蘇經(jīng)濟報;2006年

5 CBN記者 匡志勇;浙江東方追討債權2700萬元[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6 葛文;股東撤銷訴訟中的股東資格[N];人民法院報;2006年

7 彭志華;建立和完善稅收司法保障體系[N];中國財經(jīng)報;2008年

8 馬守敏邋冀超良;股東怎么維權?[N];人民法院報;2007年

9 王躍明;籌劃應當遵守新《稅收征管法》[N];中國稅務報;2001年

10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王欣新 北京市人民警察學院副教授 趙芬萍;三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汪華志;公司欺詐性財產(chǎn)轉讓行為及其法律控制[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2 白玉璞;信托受益人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捚;中獎允諾的法律性質及撤銷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唐小香;“中國黃金第一案”評析[D];湖南大學;2013年

3 李玲;論破產(chǎn)法上的撤銷權[D];河南大學;2001年

4 黃綱;論債權保全制度[D];湖南大學;2003年

5 毛國;論信托受益人的撤銷權[D];吉林大學;2006年

6 邢丹;美國破產(chǎn)撤銷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趙珊;信托受益人救濟權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劉丹艷;論信托受益人的撤銷權[D];中南大學;2006年

9 孫小立;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理論的反思[D];廣西大學;2008年

10 楊釗;可撤銷的股東大會決議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24298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4298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b7b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