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次貸”的金融監(jiān)管及其經濟法學思考
[Abstract]:......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D912.29;D97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引萍;中國文學中叛逆女性形象的演進[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王先林;論反壟斷法的基本價值[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張守文;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張慧峰;論法人的本質[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王欣新;論破產立法中的經濟法理念[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張奎;;試論經濟法的價值[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7 黃麗娟;經濟法規(guī)范政府經濟行為的本土化分析[J];財經科學;2003年04期
8 鄭翔;論建立經濟公益訴訟的必要性[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04期
9 楊仕兵;論政府失靈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J];財貿研究;2003年01期
10 薛文,熊俊峰;BOT協(xié)議的法律性質探討[J];財貿研究;200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昀;反壟斷法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邱本;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閆小龍;公司治理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D];中南大學;2003年
4 張廉;民國時代經濟法律發(fā)展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喻磊;中國(大陸)社會轉型時期的民法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李永成;經濟法人本主義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7 齊建輝;經濟法運行的正當程序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8 汪海;論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權的公法保障[D];蘇州大學;2006年
9 楊忠孝;破產法上的利益平衡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10 鄢夢萱;中小企業(yè)間接融資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彥山;經濟法基本原則及其功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2 張英;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溫;論經濟法的本質[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盧克建;國有企業(yè)市場主體及其市場環(huán)境重構的法律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5 王秀衛(wèi);經濟法公平論[D];湘潭大學;2002年
6 郭秋霖;論合同的解釋[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秦鵬;我國再生資源利用管理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8 王波;政策性銀行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艾超;公司董事民事責任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10 黃賢福;銀行控制股東關聯(lián)貸款法律規(guī)范的資本范式及利益沖突[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硯;;美國壟斷資本兼并趨勢的新發(fā)展——剖析美國大公司的一次兼并惡戰(zhàn)[J];國際問題研究;1982年04期
2 ;臺灣銀行防止弊端的新規(guī)定[J];南方金融;1986年05期
3 章嘉琳;;美國正在被拍賣[J];國際展望;1987年21期
4 莫志成;;制定證券交易法構想[J];現(xiàn)代法學;1987年02期
5 程信和;;第六講 經濟特區(qū)金融法律制度[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6 史云;;美國有價證卷流通市場的法律管制[J];南方金融;1989年07期
7 甄炳禧;;外資涌入美國及其影響[J];國際問題研究;1989年04期
8 周隆鏡;21世紀美國銀行的經營策略[J];理論前沿;1990年11期
9 偉雄;;歐洲重建與發(fā)展銀行成立[J];世界知識;1990年15期
10 陳鴻斌;;德雷克塞爾證券公司倒閉的風波[J];國際展望;199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益民;;投資銀行在企業(yè)改制中的風險規(guī)避作用[A];21世紀股份制與證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暨股份制與證券研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論文專輯[C];1999年
2 陳云賢;;論投資銀行風險收益對應管理[A];21世紀股份制與證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暨股份制與證券研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論文專輯[C];1999年
3 劉杰;沈榮芳;;投資銀行職能在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4 李巖;丁俊麗;;淺議我國投資銀行業(yè)的市場定位及發(fā)展模式[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鄧偉利;;強化銀行改革 搞活國有企業(yè)[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6 張良才;;開辦汽車投資銀行 發(fā)行汽車股票債券[A];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一屆二次年會論文集[C];1991年
7 丁建明;;試論我國投資銀行當前業(yè)務的重點[A];新世紀優(yōu)秀學術成果評選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8 于培民;;核準制下投資銀行IPO評估系統(tǒng)研究[A];決策科學理論與方法——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9 宋光興;鄒平;;一種基于組合賦權思想和理想點法的多屬性決策方法[A];2001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10 ;澳華黃金有限公司總裁Mr.John Adams[A];2003’國際黃金投資大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洲偉;透視樂百氏合資事件[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法國巴黎百富勤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 梁伯韜;對中國金融企業(yè)境外融資上市的建議[N];中國保險報;2000年
3 ;非美公司在美發(fā)行債券程序[N];中國財經報;2000年
4 ;在美融資需專業(yè)人士(下)[N];中國財經報;2000年
5 特約記者 汲邊;投資銀行業(yè)面臨新機遇[N];財經時報;2000年
6 記者 林木;沈南鵬從投行經理到網站總裁[N];財經時報;2000年
7 金城;創(chuàng)業(yè)板能否成功關鍵在選好企業(yè)[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8 王一鳴;淺議我國風險投資面臨的問題和對策[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朱長征;中銀國際:經歷就是財富[N];中國證券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童第軼;強強聯(lián)合打造金融超市[N];中國證券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東;投資銀行在中國的功能定位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俞海;現(xiàn)代投資銀行的理論分析及其應用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3 李柏洲;我國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方秀麗;投資銀行國際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張云峰;投資銀行并購業(yè)務及其競爭力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余紅濤;論中國經濟轉型中的企業(yè)并購[D];復旦大學;2004年
7 秦軍;我國企業(yè)并購的動因、效應及途徑[D];河海大學;2004年
8 江建華;投資銀行業(yè)創(chuàng)新與中國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9 安紅軍;我國投資銀行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5年
10 袁成;中國券商的發(fā)展模式與競爭戰(zhàn)略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煒;對我國投資銀行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2 李瑩;全能銀行制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0年
3 鐘曉君;關于拓展我國券商融資方式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4 彭正新;我國投資銀行體系構建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0年
5 關斌;試論我國投資銀行的建設與發(fā)展[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6 方雪梅;審計與我國投資銀行業(yè)風險的防范[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7 韓藝;企業(yè)兼并中的若干財務問題[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8 于淼;投資銀行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9 李元喜;我國投資銀行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1年
10 何敏;美國證券法上的中國墻制度[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361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36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