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理想化規(guī)定之評析
本文選題:勞動合同法 切入點:理想化 出處:《江淮論壇》2010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勞動合同法》在企業(yè)內(nèi)部規(guī)章、勞動關系穩(wěn)定性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勞動合同解除中的工會監(jiān)督權、勞務派遣的規(guī)制、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等六個方面存在理想化規(guī)定問題,對這些問題涉及的條款應加以修改和完善。
[Abstract]:The Labor contract Law stipulates the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in the internal rules of the enterprise, the employer collects the deposit, the trade union supervision power i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the regulation of labor dispatch, There are some idealized problems in six aspects, such as part-time labor contract, which should be amended and perfected.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安徽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坤剛;關于企業(yè)內(nèi)部勞動規(guī)章立法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尚元;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制度比較與分析——兼談我國勞動爭議審判制度的改革走向[J];法律適用;2005年10期
2 劉福奇;;對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李小明,楊雅妮,郭莉;關于勞動合同期限的若干問題[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何小勇,王義華;對“勞務租賃”用工制度的法律探討[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伍奕;關于用人單位勞動規(guī)章制度的立法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黃雪蘭;工作時間制度若干問題之探討[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7 黃雪蘭;;我國勞動合同期限制度之探討[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8 安帆,羅亦凡,李宏圖;勞動終止制度中的幾個重要問題[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李坤剛;關于我國勞動合同制度兩個問題的探討[J];現(xiàn)代法學;2000年05期
10 劉福奇;“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0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焱白;勞動關系穩(wěn)定之法律調整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胡玉浪;勞動報酬權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坤;論我國勞動監(jiān)察和勞動仲裁的制度設計關系[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2 劉海燕;解雇權限制制度之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3 魏麗;論工資優(yōu)先權[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4 王皎皎;勞動合同條款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閆麗;我國集體勞動權保護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唐菁;論我國勞動爭議救濟機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李陽梅;勞動合同單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支學偉;我國國際工程承包法律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9 陸慧;集體談判制度中的主體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06年
10 田亞強;我國勞動合同單方解除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連儒;;要歷史地評價杜詩“三吏”“三別”[J];前線;1981年02期
2 孫立;漫評《喜盈門》和《咱們的牛百歲》[J];理論學刊;1984年02期
3 杜翰波;;莫把窮人理想化[J];科學社會主義;1984年11期
4 朱仲南;;未婚大青年擇偶心理簡析[J];青年探索;1985年02期
5 李蘭萍;;青年學者孫中山學術討論會論點簡介[J];學術研究;1986年05期
6 徐耀中;;引導職工正確把握改革形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7年11期
7 嚴家其;;中國不再是龍[J];黨政論壇;1988年06期
8 羅明星;;試論主體的客體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9 吳林根;陳鋼心;;談校園文化[J];理論建設;1988年03期
10 丁益潮;;關于初級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8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彬;黃良軍;;完善勞動合同立法 建立穩(wěn)定和諧的勞動關系[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 陳詩達;;完善勞動(集體)合同制度,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wěn)定[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勞動關系問題研討會暨2006浙江就業(yè)報告[C];2006年
3 王中本;;構建物理模型的幾種基本方法及其例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4 郭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立法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A];2006中國管理學家論壇暨第八屆中國管理創(chuàng)新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程延園;;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勞動合同法律問題[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6 郭鐵民;黎元生;;中國構建新型勞資關系的實踐[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jīng)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陳小恩;;序[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8 錢祥福;;試論工會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建設的途徑與方法[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9 ;貫徹《勞動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第六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會議材料[C];2008年
10 何小勇;;勞動權益保護的堅持或妥協(xié)——論對勞動派遣用工的法律規(guī)制[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谷桑;八大錯誤你犯沒有?[N];重慶商報;2000年
2 高小康;自我偏見中的中國文化形象[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徐景春;網(wǎng)絡公司能贏利嗎?[N];工人日報;2000年
4 李富金;錯案追究:效果不如期望[N];檢察日報;2000年
5 ;品牌的意義在于價值承諾[N];江蘇經(jīng)濟報;2000年
6 趙爾平;如何確定和處理無效勞動合同[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7 潘慶瑜;勞動權呼喚勞動合同立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8 陳曉輝;關于勞動合同訂立中的立法問題[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9 董繼斌 薛書田;立足結構調整 振興山西經(jīng)濟[N];山西日報;2000年
10 王麗;永遠的凡高[N];安徽經(jīng)濟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郜風濤;中國經(jīng)濟轉型期就業(yè)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吳君槐;利益分享視角下的和諧勞資關系構建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超;勞動合同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陸胤;論實際履行原則[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3 張伊娜;完善我國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4 吳海濤;勞動合同立法若干問題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王臣;走出崇高:新中國影視藝術中的崇高美[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陽梅;勞動合同單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周昭茹;勞動合同期限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王瑛;論雇傭合同[D];山西大學;2006年
9 劉松珍;我國勞動合同違約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苗增竹;經(jīng)濟補償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84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58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