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撤銷我國政府對《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書面保留”問題的探討
本文選題: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切入點:書面保留 出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國政府加入1980年《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時作出的"書面保留",在當前新形勢下已經(jīng)變得不合時宜,與我國現(xiàn)行《合同法》相互沖突。我國政府應盡快撤銷該保留,以理順有關問題的關系。
[Abstract]:The "written reservation" made by our government when it joined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on 1980 has become anachronistic under the present new situation,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existing contract Law of China, and our Government should withdraw the reserv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ed problems.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分類號】:D996.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本;論承諾[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2 王存奎;略論中國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勢觀[J];安徽史學;2003年04期
3 黃世席;“約定必須遵守”與中日戰(zhàn)爭賠償問題[J];北方論叢;2001年02期
4 李濤,張瑩;從伊拉克戰(zhàn)爭看國際法上的預防性自衛(wèi)[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高國柱;;航空航天物體之概念與性質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李濱;趙海峰;;論外層空間活動爭端的解決機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張文彬;比較法與國際法[J];比較法研究;1994年Z1期
8 郭春明,郭興之;緊急狀態(tài)下人權保障的比較研究——國內法和國際人權法的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9 李巍;若干國際貨物銷售合同成立爭議案的討論——CISG與UCC·中國合同法的比較[J];比較法研究;2004年03期
10 林燦鈴;;工業(yè)事故跨界影響的國際法分析[J];比較法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育民;;清政府應對條約關系的羈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呈元;國際犯罪及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王天紅;與貿(mào)易有關的環(huán)境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張軍旗;世界貿(mào)易組織監(jiān)督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呂彩霞;論我國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5 肖冰;《SPS協(xié)定》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6 張東平;WTO爭端解決中的條約解釋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7 王玉瑋;歐共體與GATT/WTO的法律關系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趙建文;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劉志云;國際經(jīng)濟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10 張家棟;恐怖主義:后現(xiàn)代視角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明圓;華沙條約體制下的承運人責任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2 龐玉良;從科索沃戰(zhàn)爭看國際法上的人道主義干涉問題[D];外交學院;2001年
3 張素蓉;試論鄧小平的主權思想及其世紀挑戰(zhàn)[D];蘇州大學;2001年
4 吳群;論商標審查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5 張潔;論反壟斷法域外效力的沖突及解決[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6 侯焱;國家主權原則依然是國際法最基本的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柯玲娟;試論國際條約成立的實質要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常景龍;世貿(mào)組織爭端解決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9 吳昱;跨國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國際稅收協(xié)定常設機構概念適用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10 葉炳坤;國際產(chǎn)品責任訴訟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卡·G.卡斯提拉尼;龍威狄;;《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在中國統(tǒng)一解釋之考量[J];武大國際法評論;2008年02期
2 李彥榮;;違反《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補救方法[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8年12期
3 ;《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誕生30周年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J];國際商務研究;2011年02期
4 肖永平 ,胡學棟;《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我國涉外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的影響[J];國際貿(mào)易問題;1993年02期
5 漢內斯·勒斯勒爾;孫博;;私法在歐洲的超國家化——基于基礎和原理的分析[J];中德法學論壇;2007年00期
6 韓健;;CISG在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J];武大國際法評論;2008年02期
7 周九英;;淺論對《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1條保留的撤回[J];法制與社會;2009年20期
8 李伯軒;;《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5條評析[J];黑河學刊;2011年06期
9 劉星蘭;;中國對《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兩項保留[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6期
10 趙健;;《國際貨物銷售合同法律適用公約》評介——兼論中國批準該公約的可行性[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敖境;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附隨義務[D];蘇州大學;2009年
2 江文;CISG與中國合同法關于買賣合同規(guī)則之比較[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1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57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