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權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14 23:21
本文關鍵詞: 代位權 權利行使要件 入庫原則 權利客體 權利歸屬 出處:《吉林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1992年,我國為清理“三角債”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規(guī)定了“向第三人申請執(zhí)行”作為一項執(zhí)行手段。在債務人無償還能力時,債權人可以越過債務人,直接向債務人有償債能力的次債務人申請執(zhí)行。該項權利只存在于執(zhí)行階段,若第三人提出執(zhí)行異議,則執(zhí)行法院不需進行實質(zhì)審查,直接裁定終止執(zhí)行。所以這項制度只是代位制度的雛形,但在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有了很重要的積極作用。1999年,債權人的代位權制度作為債的保全,出現(xiàn)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同年的《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中,對于代位權行使規(guī)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即若債權人要行使代位權,必須具備四個要件:(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二)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對于這四個權利行使要件,學者有不同觀點。有學者認為,債權人的代位權是一項突破了債的相對性的權利,應對其行使條件進行嚴格限制,避免損害債務人、以及債權債務關系以外的第三人的權益;也有學者認為,《合同法解釋(一)》對于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條件做了過于嚴格的限制,增加了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難度,應適當擴大代位權客體的范圍、放寬代位權的行使條件,為債權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提供便利。筆者支持后一種觀點。根據(jù)數(shù)據(jù)收集,筆者發(fā)現(xiàn),自債權人的代位權制度建立以來,司法實踐中,進行代位權訴訟的案件數(shù)量僅有267件,作為一項民法權利來講,這個訴訟案件的數(shù)量說明,代位權制度在實踐中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沒能更好的維護債權人的權利。并且實踐中,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案件中,存在大量被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案件,原因都是債權人沒能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明自己具備行使代位權的全部四項要件。在這四項要件中,尤其以第二項“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證明難度最大。若債務人聲稱私下曾向次債務人主張了權利,例如債務人向次債務人催收等行為,作為債權人是很難證明債務人是否還具有怠于行使權利的消極行為的!逗贤ń忉專ㄒ唬返13條規(guī)定,將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理解為:“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nèi)容的到期債權!钡13條的規(guī)定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債權人的證明難度,在司法實踐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債權人的代位權客體的規(guī)定也引起過廣泛爭論。《合同法解釋(一)》第13條規(guī)定債權人的代位權的客體為“具有金錢給付內(nèi)容的到期債權”,該項規(guī)定將代位權的客體限定在“債權”,,從比較法的角度分析,其他國家的代位權規(guī)定的權利客體較之我國都寬泛得多,代位權客體范圍的擴大,相當于擴大債權人的權利保護范圍,但客體范圍的規(guī)定最終是利益衡量的結果。 結合債權人的代位權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情況,筆者對于代位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完善規(guī)定代位權行使要件的確認標準;其次,協(xié)調(diào)實體法和執(zhí)行程序中關于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規(guī)定,使之相輔相成;最后,將代位權制度與我國“企業(yè)清算”制度相結合,發(fā)揮其固有的債權保全之功能。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5.1;D92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立新;論債權人代位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2 曹守曄;代位權的解釋與適用[J];法律適用;2000年03期
3 賈玉平;論債權人代位權[J];法學評論;2001年04期
4 徐瀾波;;合同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效力歸屬及相關規(guī)則辨析——兼論我國合同代位債權司法解釋的完善[J];法學;2011年07期
5 崔建遠;;債權人代位權的新解說[J];法學;2011年07期
6 張桂明;;關于現(xiàn)行清理“三角債”辦法的思考[J];廣東金融;1991年11期
7 曹守曄,張進先,尹魯先,杜萬華,侯建軍,劉凱湘,陳現(xiàn)杰,曹士兵,惷中林;《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理解和適用[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8 王利明;論代位權的行使要件[J];法學論壇;2001年01期
9 茅院生;;論債權人代位權的成立要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10 申衛(wèi)星;合同保全制度三論[J];中國法學;2000年02期
本文編號:1511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51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