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仲裁裁決的機構審查制
本文關鍵詞:體育仲裁裁決的機構審查制
更多相關文章: 體育仲裁 仲裁裁決 裁決審查 國際體育仲裁院
【摘要】:仲裁庭是裁決者,仲裁機構是服務者,這是仲裁的基本定律。CAS等仲裁機構對裁決的形式,以及不可避免地對裁決的實體執(zhí)行審查,涉嫌對自身法律地位的僭越。機構審查裁決得到司法機關的正面支持,并在實踐中有利于提升裁決品質(zhì),積極回應當事人的期望,堅持有節(jié)制的審查原則,特別有助于矯正體育仲裁個性所致的內(nèi)在問題。機構審查裁決不是危機,而是反思和變革仲裁機構法律地位的契機。應將仲裁機構從服務者的傳統(tǒng)定位調(diào)整為仲裁的消極擔保者,據(jù)此既能回應現(xiàn)實,又能為機構審查裁決的職能變遷提供正當依據(jù)。我國擬議中的體育仲裁機構也當如此定位,有理、有利、有節(jié)地實施裁決審查等機制。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關鍵詞】: 體育仲裁 仲裁裁決 裁決審查 國際體育仲裁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1YJC820161)
【分類號】:G80-05;D997.4
【正文快照】: 在國際仲裁中存在一條公認的權界線,即作為單純服務者的仲裁機構不得有礙作為裁決者的仲裁庭對案件的獨立和中立仲裁,裁決專屬于仲裁庭的權限,服務和服從于裁決才是仲裁機構的職責。隨著國際體育仲裁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CAS)、國際商會仲裁院(International Ch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昕宇;;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仲裁機制研究[J];河北法學;2010年06期
2 劉巖;趙東曉;;淺談國際經(jīng)濟合同仲裁[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3年02期
3 劉漢霞;;《承認與執(zhí)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內(nèi)容與實踐[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4 石慧;;論國際體育仲裁院仲裁裁決在中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鐘鼎文;;論國際商事仲裁中臨時性保全措施之執(zhí)行[J];仲裁研究;2011年02期
6 王小莉;;仲裁語境下域外證據(jù)之認定——以域外仲裁證據(jù)認定模式類型化為視角[J];仲裁研究;2009年02期
7 肖威;;“非國內(nèi)化”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zhí)行問題研究[J];北京仲裁;2004年03期
8 萬鄂湘;;《紐約公約》在中國的司法實踐[J];法律適用;2009年03期
9 克爾;李宗鈞;;國際商事爭議中的仲裁與訴訟(上)[J];法學評論;1985年04期
10 徐國建;論意大利國際仲裁法律制度[J];比較法研究;199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亮;;被撤銷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及其承認與執(zhí)行[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2 丁偉;;論國際商事仲裁中適用司法解釋的悖論性現(xiàn)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3 劉亮;;論CAS北京常設分院的設立[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4 管秀紅;吳呈禎;;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審查[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龔柏華;劉秀姣;;國際投融資糾紛仲裁裁決海外執(zhí)行中的主權豁免問題——兼評香港上訴法院涉及中國國有企業(yè)仲裁裁決執(zhí)行案[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陳力;;ICC在我國作成裁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兼論《紐約公約》視角下的“非內(nèi)國裁決”[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鋼;;論國際商事調(diào)解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8 朱偉東;Mohamed Abdel Raouf;;開羅地區(qū)國際商事仲裁中心主持下的仲裁及其他ADR程序[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劉亞軍;;論ICSID仲裁裁決的強制執(zhí)行[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楊恩乾;;論國際商事仲裁中平行程序的限制與調(diào)整[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媛;讓壞生意變出好結果[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2 王婧;中國切實履行了《紐約公約》義務[N];法制日報;2008年
3 中國國際商會法律部 曹晶;如何做好代理仲裁裁決境外承認和執(zhí)行業(yè)務[N];國際商報;2009年
4 王婧;涉外仲裁八大法律問題亟待研究[N];法制日報;2008年
5 王殊;通過案例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執(zhí)行(下)[N];國際商報;2008年
6 王殊;通過案例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執(zhí)行(上)[N];國際商報;2008年
7 王殊;通過案例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執(zhí)行[N];國際商報;2008年
8 李樹標;瑞典仲裁庭駁回達能對娃哈哈采取臨時措施請求[N];中國食品質(zhì)量報;2008年
9 胡建新;漢迪波克公司申請承認和執(zhí)行外國海事仲裁裁決案[N];中國水運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劉麗波;福建新加坡僑商因地稅糾紛申請國際裁決[N];消費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世席;國際體育仲裁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2 趙寧;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林愛民;國際投資協(xié)定爭議仲裁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石育斌;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5 劉京蓮;阿根廷國際投資仲裁危機的法理與實踐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張旗坤;論商品貿(mào)易協(xié)會仲裁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7 張圣翠;國際商事仲裁強行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8 孫得勝;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9 陳翔;當代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適用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范銘超;仲裁員責任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璐怡;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制度研究[D];外交學院;2007年
2 劉云甫;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撤銷[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3 李洪娟;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在我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D];青島大學;2006年
4 錢程;國際商事仲裁中的仲裁地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5 吳溪;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在中國的強制執(zhí)行[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6 黃靖;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司法監(jiān)督[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鄧勇;撤銷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鐘永康;海峽兩岸仲裁裁決相互認可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姚風華;試論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的理論與實踐[D];蘇州大學;2004年
10 林琳;撤銷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53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85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