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METS管轄權的海洋擴張與限制及中國應對策略分析
本文關鍵詞:歐盟METS管轄權的海洋擴張與限制及中國應對策略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海運碳排放交易體系 海運減排 國際法 管轄權 域外效力
【摘要】:歐盟頒布《2008年航空碳排放交易指令》將國際航空納入其碳排放交易體系,隨后,歐盟一直積極籌劃將國際海運也納入到該體系中。但由于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性等特點,歐盟此舉將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域外效果。然而,無論從國際習慣法,還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角度看,其域外管轄的效力均應受到質(zhì)疑。中國作為歐盟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國和航運大國,也應未雨綢繆,積極從法律、政治、外交等途徑尋求應對之策,防范于未然。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關鍵詞】: 海運碳排放交易體系 海運減排 國際法 管轄權 域外效力
【分類號】:D99
【正文快照】: 隨著全球經(jīng)濟的增長以及全球化的影響,海運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簡稱GHG)的排放也在逐年增加。當前全球航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人為排放量的3.3%,其中,國際船舶運輸業(yè)的碳排放量為8.7億噸,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7%。[1]2011年,國際海事組織(簡稱IMO)修訂了《經(jīng)197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霞;;現(xiàn)代國際法對海上恐怖主義的界定[J];世界海運;2007年05期
2 杜啟新;韓陽;;跨國公司境外行賄管轄權之實現(xiàn)[J];中國檢察官;2007年03期
3 張穎軍;;外國法人在境外賄賂犯罪的管轄權問題研究——以徐放鳴受賄案為引線[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7年06期
4 孫春婷;;論國際法的禮讓規(guī)則[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08年08期
5 李玉;;歐盟企業(yè)合并控制法的域外效力[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8期
6 黃丹;;反壟斷國際執(zhí)法合作的理論基礎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03期
7 司平平;國際反壟斷法雙邊合作的基礎——積極禮讓原則[J];政治與法律;2005年03期
8 姜琪;簡論國際法上的管轄權制度[J];當代法學;2001年05期
9 程衛(wèi)東;論電子空間中的國家管轄權[J];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02期
10 李椿齡;;海洋污染和國際法[J];政治與法律;198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明;饒華;;論國際反壟斷中的域外適用原則[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鄭雷;;論海上恐怖主義對國際法的挑戰(zhàn)與應對[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3 黃文旭;;論國際刑事法院對恐怖主義犯罪的管轄權[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4 朱曉勤;;從GATT/WTO爭端解決實踐看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單邊措施的域外效力問題[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5 劉杰;;普遍管轄權:理論與實踐[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6 戈華清;;關于我國海域使用管理地域范圍的探討[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7 黃志瑾;;歐盟國際私法統(tǒng)一化新進程:歐共體加入海牙國際私法會議[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8 申進忠;李紅楠;;維護海洋生態(tài)安全的國際法檢視:以日本福島核泄漏為例[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11年
9 何娜;;國際法視野下的兒童人權考察[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10 漆彤;;2020年的國際法:國際金融軟法的效力及其趨勢展望[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沙平;中國公民趙燕被毆事件的國際法思考[N];法制日報;2004年
2 劉利民;國際法的傳播與晚清領海主權觀念的嬗變[N];光明日報;2007年
3 武漢大學法學院 余麗;貿(mào)易和人權的國際法協(xié)調(diào)[N];人民法院報;2006年
4 饒戈平;不斷發(fā)展的國際法[N];學習時報;2000年
5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教授 劉寧元;中美輪胎特保糾紛的國際法評析[N];法制日報;2009年
6 熊s,
本文編號:683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683358.html